最近,家住方竹路680号馨悦名邸的小张发现,自己所在小区沿街的底商都开了,包子铺、水果店、生鲜超市甚至还有打印店、理发店,全都齐刷刷出现了,小区入住率尚不满两成,但生活配套设施就已经起来了,这让小张有点惊喜。
每天早上,小张在包子店买好早点在旁边的公交车站等公交,几分钟一班公交车,小张吃完早餐就上车去上班了。如果吃腻了包子,小张回去马路对面的便利店里买个面包咖啡,给早餐换换口味。
位于上海东南角的南汇新城作为尚在成长中的城市,这里仍在建设起步阶段,空间大、起步晚,这里的生活是否便利?这里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否完善?
小张每天早上的生活或许可以让我们得以一窥究竟,而生活在方竹路更加成熟西段的魏先生一家的生活或许可以给我们更多答案。
居住在滴水湖馨苑一期的魏先生一家是2017年搬到这里的。
与在家门口包子铺买早饭的小张不同,每天清早,魏先生的父母就会去逛菜市场顺便买好早饭。
“一开始,这边只有方竹路菜市场,其实已经很近了,但有时候老两口还要去更远的古棕路菜市场或者竹柏路菜市场逛逛。”2020年10月,方竹路上的大商超卜蜂莲花开了,老两口买菜有了新去处。“大型超市供应稳定,菜品反而更新鲜,价格也优惠,每周末还会打折。”魏先生说道。
申港社区是南汇新城的几大社区之一,在2021年的城市空间艺术季上,申港社区也是16个社区展场之一。负责申港社区展场策展与研究工作、同济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姚微微与团队展开科学调研后认为:“申港社区在2002年以后才迎来了发展,目前各种生活配套仍在完善,社区还处于生长阶段。”
临港新片区一直在生长,不同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社区状态,一方面主要任务在于空间建设,另一方面既有城区也面临着城市界面面向未来的更新与提升工作。
新与更新、建设与更新的兼容,这样的特质在方竹路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小张和魏先生一家的生活中得以印证。
姚微微介绍:“方竹路属于南汇新城内逐渐成熟的生活社区,空间尺度较为合适,行人驻留交往行为较多,正通过一些微更新提升为高品质的生活型街道。”
在方竹路,有新城特色的15分钟生活圈正在形成,这里万象更新、发展迅猛,但生活并没有被拉下。
吃完早饭,魏家老夫妻两送孙子上学。小小魏今年在建平临港小学读二年级,临港的教育资源也是魏先生决定举家搬到临港的重要原因。
在仅仅2公里的方竹路上,分布着方竹幼儿园沪城部校区、馨苑部两个校区,而在不远的茉莉路上还有明珠临港小学和建平临港小学。
“临港教育资源还是很丰富的,遍地学区房嘛,最近还有上师大、华师大很多非常厉害的教育集团来临港签约。”这里除了小学初高中,还有七所高校,魏先生开玩笑说,孩子可以在家门口一路读书读到头。
目前,南汇新城已建成7所幼儿园、5所小学、5所中学,全周期教育资源配备愈加完善,“家门口的好学校”正在落到实处。
老人的需求也没落下。在离方竹路一街之隔的竹柏路上坐落着申港社区为老服务中心,这里具备长者照护之家、日间照护中心、老年助餐、老年助浴等功能。这里的老年助餐区域可供100人就餐;“日托”的36个托位目前已经全部满员,每天都有观影、书法、国画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目前,南汇新城已有3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家长者照护之家、3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家镇级老年人助餐点,未来还将推进家门口提质增能养老服务工作,不断完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布局。
送完孙子上学后,老魏夫妻俩会去家附近的公园溜达溜达。老魏说,临港的生活靠近自然,这里的公园数量多、面积大、每个都有不同的特色、有湖也有海、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这是以前住在市区时没有过的体验。
的确,从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到星空之境、春花秋色这样的大公园,住在临港的居民永远不缺可以逛的公园。对于家住方竹路的居民来说,在东侧,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馨苑广场完成了改建;在西边,馨苑幼儿园西侧口袋公园也完成了建设。每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遛娃的、遛狗的,公园里其乐融融。
依湖傍海、面积广阔,这是临港生态空间特有的优势,也为临港15分钟生活圈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规资处于健指出,新城的15分钟生活圈规划将重点打造人与自然共生的绿色空间。“我们在组团内部完善社区配套设施,组团跟组团间有大片的绿地,是联系各个组团之间的纽带。”
一转眼,到了下班时间,小张最近在单位食堂解决晚饭,晚上6点半,小张准时来到了位于方竹路199号的青年中心,一场读书分享会将在这里举办。
临港青年中心2021年5月开放,是全市目前最大的单体青年中心,自开放以来,已经成为临港年轻人业余生活的重要一环。小张参加的读书会脱胎于花卉集团团委组织的读书会,在青年中心开放之前,读书会一直缺乏合适的场地开展活动,方竹路199号开放后,读书会立马被安排到了这里。如今,每周二晚上6点半,这里都会准时举办一场小小的读书会。
小张是在公众号上看到这场活动的,以前下班后,小张大多待在自己的出租屋内,“在屋子里刷刷剧做做家务,有点无聊”,看到这个活动后,爱看书的小张立马报了名,不仅收获了与人分享阅读的快乐,也结识了不少新朋友,活动9点结束后,小张步行十几分钟回到了家。除了每周二晚上的读书活动,每周三晚上这里还会举办免费的电影放映活动,小张也会时不时参加。
而就在2021年11月,199号B栋也对外开放了,这里是设有儿童接待区、儿童活动区、儿童阅览区、儿童权益区、儿童友好区等五个功能区域的儿童服务中心。
自5月开放以来,这里已经开展活动272场,线下直接服务10205人次,青年中心主任侯俊伟介绍道。“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专题培训、主题沙龙、文艺演出、党史学习教育、电影党课、青年读书会、交友活动等各类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
新的一年来临,临港又推出了“文化赋能、助推临港”2022软实力提升工程,作为提升工程的开门红、头道菜,2022年1月1日,“临港周末戏剧演出活动”将在青年中心拉开序幕。一周两次的文化演出包含脱口秀、魔术、喜剧LIVE SHOW、科学实验儿童互动剧在内的一系列演出,为期2个月的活动均为免费演出,“开心麻花”旗下即兴戏剧品牌“即兴者联盟TM”的即兴现场秀、脱口秀演出品牌“六六喜剧”的LIVE SHOW、多媒体互动儿童剧《2086科学实验大爆炸》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各异。
而老魏夫妻俩也有自己的休闲方式。
老魏和老伴每周会定期去家门口的服务站参加文艺活动。老魏小区所在的滴水湖馨苑一居委的社区文艺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至今已经发展出“馨苑之舞”舞蹈队、模特走秀队、拍打操队等多只文艺队伍,每周固定时间,各文艺团队的队员们都会来到家门口服务站练习。
作为方竹路上成立最早的居委,滴水湖馨苑一居委的家门口服务站如今已经非常完善,为小区1400户、4000多名居民服务。
而在滴水湖馨苑三居委(筹)辖区内的三个小区中,其中一个小区入住率达到了70%,其余两个小区大部分都在紧锣密鼓装修中,但家门口的服务站已经配齐,舞蹈室、乒乓室、老年活动室,亲子室,图书室,书法室等已经一应俱全。三居委社工王翠仙介绍,目前服务站里的各类活动已经先行开展起来了。小张就来这里参加过不少次活动,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便民睦邻点,这里还吸纳了一名会翻新修补潮鞋的能人。
王翠仙说道:“我们是新建的居委,虽然小区居民还在陆续地入驻中,但我们家门口的服务已经先行配置起来,使得居民一入驻小区就有更好的家门口便民服务体验。”
这样一座新城,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便利舒适的社区生活并没有被落下,配套设施适度超前布局、开门七件事清晰规划,成熟的15分钟生活圈已经形成,崭新的15分钟生活圈迅速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