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吸粉600万!全职妈妈带洋老公回国当主播 - 周到

三年吸粉600万!全职妈妈带洋老公回国当主播


作者:陈康依朵 杨晓凤
编辑:李红丽
时间:2021-12-31 11:10

“嗨,亲爱的!”刚一进门,我的视力都还没从室外的光线适应到室内来,就已经听到了一声响亮又亲切的打招呼声。声音来源就是我们此次要采访的主人公,澳洲杨姐,快手平台的食品头部主播。



曾经是京剧演员,11岁在北京戏校学习,24岁出演《武林外史》白静角色,然后进入战友文工团。30岁到澳洲留学,34岁毕业,完成经济学学士学位。36岁,大女儿出生,她成为了一名全职妈妈。

起初为了排解国外生活的孤独开始在快手发段子,迅速涨粉到2000。随后她认真研究粉丝的喜好并坚持每天发段子,不到半年就诞生了第一个爆款,《丈母娘把洋女婿种花的院子改种菜》在短时间内达到了近千万的播放量,让她在网络爆红。

 图说:杨姐在家接受采访
我们进门的时候已经下午一点了,但是杨姐和她的工作伙伴们才刚开始吃饭,她热情地问我们“吃了没?吃点儿吧,家里做了炸酱面! ”这个热情招呼的劲头根本感觉不出我们是第一次见,我觉得自己此刻就应该是个心安理得来蹭饭的邻居。

图说:杨姐家里的直播选品
杨姐的家里到处堆满了直播的商品,从吃的到穿的再到用的;她虽是住在家里,但更像是住在直播间里,感觉得出来她的生活已经无法和工作做出分割了。 

人生的最初梦想,其实是当警察

杨姐告诉我,其实她小时候的梦想是做警察,因为觉得特别酷!制服一穿,帽子一戴,那种为社会维护正义的感觉特别棒!这个答案和我心里预期的完全不一样,我本来以为可能是“演员”之类的文艺路线,毕竟杨姐在快手平台的“耍棍”视频是结结实实让大家看到了她的京剧功底。 

图说:杨姐学京剧时的照片
但是后来的杨姐没能实现儿时梦想成为一名警察,也没有继续在演艺圈发展,而是选择出国读学,并选择了当下热门的经济学,照她的原话说:“感觉经济学和什么都沾点边,方便找工作。”在学习之余为了生存,杨姐还拿到了三级厨师证,学习了咖啡制作等技能,在可口可乐、悉尼当地报社等地方的后厨都工作过。 

图说:杨姐当兵时的照片
正是这段留学经历让她认识了英国籍老公Peter,婚后两人在悉尼陆续迎来了新生命的诞生,混血的大女儿艾拉与小儿子艾瑞克。但是国外的生活远比想象中更艰难,孤苦无依是真实写照。 

图说:杨姐与儿女

两个孩子牵制住了杨姐的全部精力,远在异国他乡没有家人朋友可以帮把手,杨姐只能辞去工作全职带娃。当过妈妈的人都知道,带孩子是一分钟的喘息时间都没有的,吃不好睡不够,每天围绕着锅碗瓢盆与尿不湿。“再这样下去我就要抑郁了。”杨姐提起在国外无依无靠的生活,眼神都变得暗淡了。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沉浸式强势输出

母亲的到来可以说是杨姐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不仅让身处异国倍感苦闷的她感受到了温暖,同时也彻底逆转了她的困顿处境。

图说:杨姐快手平台的部分视频截图
在母亲抵达澳洲之前,杨姐已经开始在快手上发些段子记录混血宝宝与外籍老公的日常生活,然而姥姥的加入直接让她在快手引爆。距离玩快手不到半年时间,杨姐就产出了第一个爆款视频,《丈母娘把洋女婿种花的院子改种菜》在短时间内就达到了近千万的播放量,让她正式出圈。 “当时的粉丝量隔几分钟就以千计在上涨,我都傻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杨姐回忆到。
杨姐的母亲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一手包办了家里的所有事情,因为澳洲物价太高而决定自己动手种菜,“干嘛花那个冤枉钱”仿佛是中国长辈的通用心态。但就是单纯想为家庭节约开支的想法,反而意外成就了杨姐的爆款之路。

图说:杨姐发布的丈母娘视频
老太太的到来简直颠覆了这个澳洲家庭的日常,饮食从披萨、意面变成了大肠、炒饼、韭菜炒蛤蜊等等中式传统菜肴,在杨姐的视频中甚至能够看到Peter已经可以非常熟练地用筷子吃炸酱面了。
而隔壁的中东家庭也会来向老太太请教如何种菜,并且偷偷地把自家的后花园也改成菜园子。这种潜移默化的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让粉丝们有种沉浸式的参与感,在使人捧腹之余还带着欣慰与胜利感,仿佛成功宣扬中国文化的是自己一样。

图说:杨姐发布的丈母娘视频
杨姐在这方面继续深入,不断产出相关题材的段子,同时她还很会取标题,关键词“洋女婿、中国丈母娘、混血儿女、过节给老外吃粽子,想吃饭必须先学说中文”等等都深深切中了大家的猎奇心理,让人忍不住就想点进去看。

杨姐的魔力之一,是有股“人间烟火气”

杨姐尝试带货的时间很早,在平台刚开始有小黄车(购物车)时她便尝试着上架商品,唠家常似的就把货品介绍了,粉丝们也都乐意买单,并且催着杨姐开播。 

图说:快手颁发给杨姐的奖杯与证书
杨姐的直播风格非常直接,就像是邻居姐姐在跟你分享生活好物。同时她本身自带的标签:二胎妈妈,也让她稳稳圈住了宝妈圈层的粉丝。30-50岁生活标签的粉丝都是她的目标人群。
在亲自使用过商品之后,她会用最朴素的语言给大家介绍,或许正是这种“不功利”让她的粉丝对她特别信任。经常能在直播中听到杨姐劝大家谨慎购买,比如含糖零食,她就会说糖尿病人注意,这个别买;又比如坚果,她会说你们买了以后每天别多吃,这东西油大。听上去这分明是个在关心叮嘱你的家人,而不是正在带货的主播。

图说:杨姐日常直播
杨姐直播彷佛信手拈来,她已经完全掌握了直播技巧,不需要华丽的词藻与高声呼喝,有时候直播的时间赶上了饭点,她还会直接把饭菜端到镜头前来,即使边吃饭边直播也不担心直播间人气流失,粉丝还会和她讨论今天吃的什么,氛围全然不似其他直播间的快节奏,催着赶着下单。杨姐的踏实与接地气,让她与粉丝紧密结合在一起,既像朋友又像家人。  

图说:杨姐日常直播
现在在杨姐的直播平台上已经有了近600万粉丝,但是杨姐说,不管是6万还是600万粉丝,我都只是个普通的北京大妞而已。当初是网友治愈了她的孤独寂寞,隔着网络与她互动,给她的视频点赞,所以才有了生活类的头部主播杨姐。而现在能在继续和大家做朋友的基础上,给大家带来需要的东西,同时还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一切都已很完美。

直播事业步入正轨,举家回国全职带货

杨姐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Peter是英国人,所以澳洲并不是他们其中任何一方的故乡,举目无亲体现得淋漓尽致。
直播事业的成功让43岁的杨姐毅然决然举家回国创业。首当其冲的原因是她太渴望家人的关怀了,当初选择出国是迫不得已,国外给她留下的记忆都与美好相差甚远。最初的刻苦求学、打工经历都是窘迫与挣扎相伴。但是现在直播事业的红火让她有了可以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所以回国是她的第一念头。 

图说:小儿子在看妈妈年轻时的照片
对于事业来说,国内的市场也远比国外要大得多。国外商品匮乏,选品十分艰难,且需要承担高额的国际运费。但是国内电商环境却是蓬勃发展,给了她大展拳脚的空间,杨姐刚回国就搭建起了自己的专属团队,包含运营、选品、核价、售后整条线。

图说:杨姐与老公和女儿
采访结束前我问她生活有没有发生什么改变,杨姐说“回国实在太高兴了!”比起之前的迷茫,现在的杨姐已经完全找到了人生的奋斗方向。 

图说:杨姐一家人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