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邨的鲜肉月饼涨了1块钱,听听上海市民和专家哪能讲 - 周到

光明邨的鲜肉月饼涨了1块钱,听听上海市民和专家哪能讲


作者:严山山
编辑:严山山
时间:2022-01-12 11:31

近日,市民S女士告诉晨报记者,光明邨的鲜肉月饼价格调整了。S女士每个周末会去光明邨门店购买一些点心,其中就包括她和家人最欢喜吃的鲜肉月饼,之前门店的鲜肉月饼售价一直是五块钱,但她前几天结账时突然发现,鲜肉月饼每只涨了一块钱;另外,豆沙月饼每只也涨了一块钱。

那么,光明邨月饼价格有没有涨价呢?市民是否能接受?业内人士对此怎么看呢?请见晨报记者的最新报道。


晨报视频节目

三个月饼品种上涨了一块钱

为了核实市民所反映的情况,记者昨天(11月11日)前往位于淮海中路的光明邨大酒家(以下简称光明邨)一探究竟。记者乘坐地铁13号线前往光明邨,从淮海中路地铁站出站,还未走到光明邨,远远已经看到门口排着长队。

穿过人群,走进店内,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涨价的为鲜肉月饼、豆沙月饼、枣泥百果月饼三个品种(见下图),均在五块钱的原价基础上涨了一块钱变为六块钱,而其他月饼品种价格维持不变。

目前光明邨鲜肉月饼、豆沙月饼、枣泥百果月饼分别涨了1元

大多数市民表示能够接受

那么,对于光明邨这次部分月饼的涨价,上海市民是什么态度呢?

记者在光明邨采访了部分排队的顾客,大多数市民表示自己能够接受这一块钱的涨幅。市民包先生说:“无所谓,无所谓,因为现在涨一块钱无所谓的。”

市民周阿姨说:“侬欢喜吃这个物事(沪语:东西)的话,涨一块钱无所谓,前提是这肯定要本人欢喜的呀,相信这里的产品,相信这里的月饼。”也有市民表示,这次光明邨的月饼涨一块钱仍然在自己能力承受范围之内。

记者在现场也发现,不少排队的外地游客和年轻人对光明邨之前的月饼价格情况并不了解,所以对这次月饼涨价也没有比较和感触。

周边店家月饼价钿比光明邨贵

一位接近光明邨的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其实,光明邨的月饼老早就要调价了,淮海路周边店家的月饼都要比光明邨贵。作为老字号和国企,光明邨考虑到社会效应,调价其实已经拖了很长时间,本来是想在去年9月份就调价的,但是考虑到中秋节大家要吃月饼,担心市民会有意见,所以就一直拖着,想等到年底,然后这次在新年元旦才进行了调价。

这位内部人士也表示,对于调价方案,光明邨一直是很谨慎的,所以去年(月饼价格)迟迟未动;而且,价格方面企业有自主权的,集团不好去过多干预。

对于光明邨部分月饼的调价,沪上的同行表示理解,上海一家老字号负责人告诉记者:

我们的八宝饭和汤团在前几天都调价了,因为去年制作点心的食材成本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现在人工也比较贵。

记者对淮海路周边店家进行了一番调查,前后前往泰康食品、长春食品商店、老香斋、南区老大房等门店和专柜,发现除了长春食品商店自产的一款现烤鲜肉月饼为5元外,其他门店和专柜的鲜肉月饼和百果月饼价格区间在6元-7.5元之间,均高于光明邨同款月饼的原有价格5元。

淮海路周边店家鲜肉月饼和百果月饼价格区间在6元-7.5元之间

据悉,光明邨鲜肉月饼上一次的涨价是在2019年9月16日左右。2019年9月,在中秋节小长假结束之后,光明邨鲜肉月饼从4.5元上调为5元。对此,当时有网友还笑称:

光明邨制作的鲜肉月饼很厚道啊,周围(店家)都在涨价中,(它家)还保持中秋期间的原价,四块五一个,明天涨到五块,不像有些店家喜欢在节前拉涨一波。

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邀请到的嘉宾为资深媒体人何振华先生、上海文化出版社副总编辑罗英女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青年教师杜佳毅博士。三位嘉宾与我们分享了各自对鲜肉月饼的喜好以及对这次光明邨鲜肉月饼涨价的看法。

合理涨价,消费者自然愿意埋单

何振华:资深媒体人、上海作家、杂文家、评论家

光明邨的鲜肉月饼在新年里涨价了,从5元变成6元,我个人觉得很正常。就像大房东、二房东习惯了每年涨一趟房租一样,逢年涨一趟正常,但半年涨两趟就勿大正常了。我自己是记不清楚哪一年去过光明邨了,我也没觉着有多少好吃,因为个人喜好不一,鲜肉月饼我还是欢喜吃老大房的。我经常路过光明邨,见过那里天天排长队的盛况,我认为倒真是海派文化一大特色,九十年之前,严独鹤先生(著名上海报人、通俗文学家,自1914年起,在上海主持《新闻报》副刊笔政长达30余年,编著有《独鹤小说集》与《人海梦》,建国后曾担任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就慧眼独具,他在《新闻报》上写评论说过,大意是:

独独数上海人最欢喜轧闹猛,一样的东西,越是价钿便宜越是少人问津,要么价钿抬高个几倍甚至几十倍,要么打折头搞促销送赠品,不论贫富者皆趋之若鹜,人头簇拥。

2021年9月,市民在光明邨门口排队

光明邨当然是上海滩货真价实的老字号,尤其在不少上海老年人心目当中,有着“挥不去、抹不掉、解不脱、丢不得”的文化情结。老字号要生存先要立足,立足于这个嬗变的社会,老上海人指望它在真正的传承中推陈出新。老牌子重在品优质优,合理涨价,消费者自然愿意埋单。

喷香可口的阿大葱油饼,名不虚传,从最早的几块钱涨到十块钱,不照样还是天天排长队嘛,况且,老年人有的是“笃定排长队,相互嘎三胡”的辰光,只要花的不是冤枉钱,涨个块把洋钿,愿意出,也掏得起。

上海人应该不太会在意的

罗英,上海文化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女摄影家协会副会长,长期关注上海美食话题

在我个人看来,光明邨鲜肉月饼涨价并不让人惊奇,光明邨门口排的长队消失了才是新闻。光明邨门口一年四季都有顾客排队,这算上海滩的一道风景也好,算上海人熟视无睹的平常现象也好,总之,几乎365天,光明邨门口的排队是风雨无阻。即便是在九十月,太阳依旧还有点辣豁豁时尤甚。为啥?排队买鲜肉月饼呀,中秋节要到来了。

2021年中秋节之前,市民在光明邨门口排队

按照此前我所看到一些报道,买光明邨鲜肉月饼,市民排队时间最长的可能是11个小时,也许更长。有排队的地方就有“黄牛伯伯”,那些“打桩模子”都“出洞”了,躺椅、世博会时留下的小凳子,也一道上阵。这个场面,谈不上壮观,但的确有点闹猛(沪语:热闹),上海滩这样的照片是值得收藏的。在当下这个物质并不匮乏,甚至有点“泛滥”的年代,上海人心甘情愿为只鲜肉月饼而变得毫无脾气了。想想也不怪,百年老店,海派点心,就是靠一代代阿拉上海人排队吃出来的。这次店家悄无声息调价,从5元到6元,对喜欢光明邨月饼的上海人,应该不太会在意的,大家在意的是——老味道,没有变吧?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光明邨门口排队,有人排队买月饼,有人排队买熟食,有人排队去吃饭,不要排错队了。还有,是“光明邨”而不是“光明村”,“邨”和“村”的档次不是差一点点哦。

老顾客不会停止消费,新顾客对涨价应无感

杜佳毅: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师,市场营销博士,教学和研究集中于营销传播、社交媒体和消费者行为

从这次部分月饼涨价的绝对值来说,其实也就是涨了一块钱,但考虑到月饼原价,上涨幅度高达20%。我个人认为,光明邨的客户群体应该分为两类:一类是资深买家,以上海的中老年市民为主,这些买家是价格敏感消费者,他们对光明邨各类食品的价格了如指掌,一块钱的涨价未必会让他们停止消费,但可能会对他们的购买行为,比如购买数量、购买频率等会有所影响。

2022年1月1日,市民在光明邨窗口付款等候装盒好的鲜肉月饼

还有一类买家可能不是光明邨的老顾客,是因为光明邨在社交媒体上的火爆而跟风买入,那么这些买家对涨价是基本无感的,他们大部分人可能连原价都不清楚,他们所追求的只是能买到光明邨鲜肉月饼。

光明邨鲜肉月饼

各位上海市民朋友,对于光明邨鲜肉月饼涨了一块钱,侬能接受伐?欢迎留言告诉我们侬个感受。


视频来源:陈燕菁拍摄、剪辑
图片来源:任国强、陈燕菁拍摄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