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崇明生态岛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增加,包括崇明大米在内的崇明农产品也广受欢迎。于是,有人打起了“崇明大米”的主意。
登陆几个知名电商平台,可以发现不少“崇明大米”:崇明软饭王、崇明香软米、崇明岛香软米、崇明香米……销量都还不错,有的显示“已拼10万+件”。
这些有“崇明”二字的大米真的产自崇明?记者为此展开了调查。
查阅平台的店铺页面,发现有的产品信息一栏中写着:产地江苏南通,有的仅写中国大陆。产品包装上,有的印着:江苏南通。店铺页面中,配图有梯田、有老牛耕地,文字说明是生态种植。崇明何来梯田?现在哪里还有老牛耕地这种传统耕种方式?不禁令人生疑。
记者采访了几个店铺的客服。有客服表示,不清楚大米产地是哪里,他们只是经销商。有客服明确表示,产地是江苏南通。“产地是江苏南通”也能叫“崇明大米”?对于记者的追问,客服不置可否,回答,“管它产地哪里,好吃就行。”
对于市场上鱼龙混杂的“崇明”冠名大米产品,崇明相关部门早有注意,并开展了行动。
崇明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崇明大米作为崇明区种植面积最广、涉及农户最多的农产品,稻米产业化发展直接关系到每个种植农户的切身利益。为此,崇明区自2017年起整合推出了“崇明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在环境、种植、管理、监管、加工、仓储、品牌及销售等环节的严格管控,全力打造“崇明大米”的金字招牌。
2019年12月,“崇明大米”获得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但假冒伪劣产品也随之而来。
崇明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负责人介绍,去年秋季起,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开展了保护“崇明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专项行动,积极净化崇明大米品牌空间。崇明区市场监管局也在行动,截至目前,已经在辖区范围查获2家违法企业,有在岛内注册的企业,也有在岛外注册的企业。他们涉及的违法行为包括,有企业的稻谷来源于外地却冠以“崇明大米”来销售;有企业未经授权使用“崇明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不过,对于跨省市的侵权行为,这名负责人表示,在查处流程、时间上较本市范围内要相对复杂。
据悉,要使用“崇明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必须获得上海崇明绿色食品产销联合会的授权,种植、生产加工都要在崇明,且达到一定品质。
今天,崇明与盒马首款深度合作的联名产品“崇明大米每月鲜”正式亮相盒马各大门店,通过盒马的全链路数字化管理,每月一次下单,实现“订单式生产”。在下单后的24小时内按需现磨,减少大米氧化、水分流失。从生产日期算起,仅卖30天,让“盒区房”的用户全年都可以吃上鲜稻现磨的新鲜大米。
“崇明大米每月鲜”是崇明区农业农村委与盒马合作推广协议的内容之一。今天,双方签署崇明优品系列品牌战略合作推广协议,将在崇明优品品牌、现代新农业、农产品安全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