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布达佩斯双城共演《微笑王国》,听西方歌剧如何描绘中国王子 - 周到

上海布达佩斯双城共演《微笑王国》,听西方歌剧如何描绘中国王子


作者:王琛
编辑:王琛
时间:2022-02-26 13:43

2018年,由上海歌剧院与匈牙利布达佩斯大艺术宫联合制作的轻歌剧《微笑王国》首演于上海。

2019年恰逢中匈两国建交70周年,中匈联合打造的这版《微笑王国》,在布达佩斯大艺术宫完成了它的匈牙利首演。

昨晚,作为上海歌剧院2022年春夏演出季的开幕大戏,这版《微笑王国》登上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由上海歌剧院青年指挥家张诚杰执棒,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领衔饰演苏城王子,与上海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宋倩再现微笑之国中这段跨国之恋。

而布达佩斯大艺术宫为也通过官网同步播放2019年曾上演的《微笑王国》,两城的友情在音乐之中绵延赓续。

石倚洁演绎西方歌剧里的中国王子

“《微笑王国》里的人们总是笑对一切,哪怕内心有再多的痛苦,也不会表现在他人面前,而是会将微笑带给他们。我很喜欢这部歌剧,对它感情很深。”

在石倚洁看来,《微笑王国》虽然也包含着一些二十世纪初的欧洲人对东方的猜想,但是其核心是一个真正具有中式哲理的故事,其剧本与音乐都与中国非常接近,苏城本人也是一个非常儒家传统的男性形象,克制、内敛、情感不轻易外露。

“据说,当年清朝政府曾经派过多位大使到奥匈帝国,其中的一位名字跟‘苏城’还略微有点像。我猜测可能某位大使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高级知识分子,同时又是一个非常绅士的人,或许在那里的社交圈小有名气,给当地的人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所以这部歌剧是西方歌剧里唯一真正描述中国、正面塑造我们东方形象的故事。”

石倚洁早在大学时期就对这部歌剧非常感兴趣,2018年时出演苏城终于圆了他“中国王子”的梦。而四年之后再次出演《微笑王国》,因为阅历的增长和内心的沉淀,石倚洁对苏城身上的“孤独感”以及他对命运身不由己的无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而在声音方面,石倚洁近年从轻型抒情男高音转向抒情男高音,中低音区更加圆润厚实,也恰好可以驾驭苏城一角。

从指挥到对白,力求精益求精

张诚杰曾经在德国学习、生活了七年,其中三年是在莱比锡歌剧院度过的,对德语歌剧的语音语调比较了解。

2019年的时候,他更是在德国跟随当时的老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针对性学习,钻研《微笑王国》这部歌剧的细节,也对维也纳人性格特点、中西文化差异、德奥女人的个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揣摩。

此次再次执棒这部剧,张诚杰表示与院长许忠交流颇多。

“这次我使用的总谱是许忠院长给我的,他曾在2015年和2019年分别于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匈牙利布达佩斯大艺术宫指挥过《微笑王国》,总谱上有他当时做过的标记,这对我帮助很大,非常感谢他。”

合排之前,张诚杰还用了足足四个整天专门单独排练乐队,打磨演奏法、声部平衡、音色力度,钻研如何将早期维也纳音乐风格的特点还原呈现。

除了对维也纳音乐风格的把握十分讲究以外,张诚杰对《微笑王国》中德语对白的钻研也很细致。他与剧中女主人公丽莎的饰演者宋倩经常在一起琢磨剧中的对白,甚至细致到每个音节、每个语法、每个语气,他们深知对白在轻歌剧中的重要性。

大量的德语对白是这部轻歌剧的特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宋倩说:“歌剧中的对白就如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流,强调的是语言的节奏律动、抑扬顿挫,讲究语音、语调、语气、语感的重要性,缺一不可,对白更考验歌唱演员对一门语言的把握。”

在角色塑造方面,宋倩也致力于把握住丽莎作为一个维也纳伯爵千金的人物特点:骄傲、敢爱敢恨。

在她眼中,丽莎是一个很有魅力、很勇敢的女人,她希望把这个角色塑造得更立体动人、有血有肉,让观众可以共情她的爱与痛苦。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