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都要接种好几种疫苗。如何更加安全接种疫苗,冷链如何更加完善,一直是社区医院管理人员思考的问题。由于大多数社区医院地方小、医用冰箱太贵、冰箱太多不好管理、每天测温又太麻烦……许多实际问题一直困扰着基层医院。去年,田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智能冷库的出现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如今,已使用满一年的智能冷库受到了医护和市民等各方的一致好评。
上午9点,在徐汇区田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免疫规划门诊,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接种疫苗。在登记处,护士与家长进行了第一次信息核对,领取了接种条形码后,就可以进入接种室接种疫苗了。接种室里,各种卡通形象温馨可人。透过一块超大的玻璃,可以看到许多花花绿绿的疫苗整齐地排列在货架上,这立刻吸引了孩子好奇的目光。
这就是智能冷库。冷库的“货架”上整齐排列着几十种常用的疫苗,比如肺炎疫苗、水痘疫苗等。它不仅仅是颜值高,数字化的运作相当实用。接种护士核对了信息后,婴儿家长在电子屏幕上再次核对信息,并通过指纹确认。随后,护士只要扫描条码,旁边的自动化冷柜就开始运作。
一盒疫苗精准送入传送带,经过滑道掉入护士左手旁的一个小抽屉。打开,核对,注射,整个过程十分顺利。家长也对这种数字化的接种方式赞不绝口。
家长告诉记者,现在直接用了这个冷库供应链以后,速度也快了,效率更高了,感觉系统自动操作更安全有保障。
在传统的接种室里,护士身后都有一、两台小冰箱。每天上班前需要从大冰箱里取出一定量的疫苗,暂存在小冰箱里,等门诊结束还需清点后再退回去,十分繁琐。如今有了智能冷库,不再需要将疫苗搬进搬出,提高了效率,大大降低了人为的差错率。每天只要进行一次补货,并且补充和使用后,都会有数字化自动显示疫苗的数量。冷库内外都有温度显示,库温超过正常范围会发出警报,全程冷链也更加安全。
田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护士王轶婷告诉记者,原来每天要从里面的大冰箱把疫苗放到小冰箱之后才能接种,要点好数字,整个过程要15分钟左右。在接种的过程当中如果苗不够了,还要把手上的活停下来,进去再拿疫苗补充,每天门诊结束之后还要盘点数字,又要花很多时间。这些过程比较繁琐。现在自从改成了数字化的冷库了之后,只要每天下午进去把第二天要用的疫苗补充一下就行了。上面会有电子标签显示柜台上的疫苗数字,节省了每天来回补苗的时间,疫苗也在冷库中,一直在恒温的温度里也比较安全。
据悉,这也是全国首个社区数字化全流程化智能免疫规划接种门诊室。其除了拥有接种者及疫苗信息验证、预警、报错等功能,还进一步减少疫苗在2-8摄氏度以外环境暴露的时间。其次是出苗的唯一性,避免差错。此外,存储货道分区分层设计,满足不同疫苗存储量需求。库存由电子标签实时更新,且疫苗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的全过程可追溯管理,所有冷链设备配备温度监控系统24小时实时监控。这个智慧疫苗2.0方案,做到了注射疫苗从登记到出苗的一站式数字化智能服务。而这样的探索还没有结束,中心仍在跟负责场景搭建的海尔生物对接,探索智能补苗方案,以及进一步运用到其他场景。
田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吕奇玮表示:用了这套系统以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医务人员能够节省出来更多时间用于和小朋友家长去进行一些交流,更加了解接种小朋友的情况,能够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目前中心还在和生产的厂家进一步沟通,共同研发。可能后续智慧接种还会继续的升级,把一些数字化的、智能化的设备更多地运用到医疗卫生场景当中,让更多的居民和小朋友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