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相声剧源自上海滑稽戏!“北京大爷”于谦视频专访:巡演首站选上海是“回娘家” - 周到

北京相声剧源自上海滑稽戏!“北京大爷”于谦视频专访:巡演首站选上海是“回娘家”


作者:邱俪华
编辑:邱俪华
时间:2022-03-05 15:33:40

北京的相声剧灵感来自上海的滑稽戏?

于谦不仅能演好“北京大爷”,“一般来讲我对大爷这个群体都比较了解。”

由于谦领衔主演,闫学晶、邵峰、李玉梅、李伟建、武宾等曲艺名家联合主演的相声剧《依然美丽》昨晚在上海大剧院首演,一幅京味生活画卷,引得上海观众忍俊不禁。

新闻晨报·周到详细报道

👉于谦这是把整个朋友圈都带来魔都了?携手众曲艺名家联合主演相声剧《依然美丽》3月开演

演出间歇,于谦接受了新闻晨报·周到的视频专访,透露了不少“小秘密”👇


为什么相声剧《依然美丽》的全国巡演首站来到了上海?

剧目负责人李伟建:实际上,相声剧是来自于滑稽戏。因为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北京曲艺艺术团的老艺术家,像李绪良老师、陈志峰老师,他们是从上海滑稽戏中借鉴了一些剧目,然后移植,进行改编、整理,才建立了北京的相声剧。相声剧演起来就特别得活,因为它寓教于乐,娱乐的功能特别强,大家在笑声中能得到很多启示。

所以我们来到上海,我觉得这是一次“回娘家”,而且也算是和上海观众做一个汇报,(汇报一下)这么多年了,相声剧发展得怎么样。我相信,上海的观众看相声剧《依然美丽》一定不陌生。今天我们也邀请了很多滑稽戏的专家、老师,也向他们汇报一下,看看我们相声剧发展得怎么样。


什么是相声剧?

总导演李伯男:相声剧一定是喜剧,如果相声剧没有剧场效果,观众没有得到喜剧的满足,那就是悲剧,所以相声剧一定会给大家带来笑声、带来欢乐。但是我希望,优秀的相声剧应该在“笑”的背后,给观众以营养,给观众以思索,笑要有笑声背后的内容,所以我们相声剧《依然美丽》也有这方面的追求。

相声是一门比较自由的艺术,它比较容易松散,要用戏剧的结构进行整合,要用戏剧的思维去打造这个剧目,要用戏剧的审美来规范这个戏,要用戏剧的品格来成就这部剧作,所以相声剧要有戏剧本体的魅力,同时要通过相声的技法,(用相声的)表演因素来和观众打通。


在表演相声剧时,会出现“现挂”吗?

于谦:现挂不会有了,因为“现挂”是演员在舞台上的一种即兴表演、即兴发挥,这种在相声剧里就不提倡即兴了。相声剧的每一场戏都可能会有些变化,但是要提前和导演沟通,要符合剧情符合人物,符合剧情的发展来创作的,但可以随着时代等各方面的变化,有一点小调整。但是台上的即兴发挥,这个不提倡。因为临时的发挥可能会影响人物的走向,或者(这些临时发挥)不在性格之内,这样会跳出人物,让观众也会有一种跳戏的感觉,所以(在表演相声剧时),即兴发挥不太提倡。


于谦为什么接演《依然美丽》这部戏?

于谦:接这个戏的原因众多,首先(因为)我是北京人,这又是一个北京的戏,北京这些年的发展和变化,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回天地区的发展是其中特别重要的一个典型,把这个典型拿出来展示给全国的观众看,大家都能感受到北京日新月异的变化,领导对北京大力发展的决心,(我觉得)这个是特别必要的一件事情。我又是北京人,对北京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当初找到我,我义不容辞地接下了这部戏。


于谦如何看待王守俭这个角色?

于谦:这是一个典型的北京大爷形象,他有一种作为北京人的所谓的“盲目”,或者说是优越感,但这种优越感在整个剧的剧情走向里有所变化。而且(王守俭的)传统观念和北京的发展概念,(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体现得淋漓尽致。王守俭有北京大爷的脾气:倔、直、说话幽默、性格善良。这些特征都存在(在王守俭身上),他身上有他的小毛病,但也有他的大爱。在整个戏中,也给大爷(王守俭)这个人物造成了一个特别大的改变,使观众从这个改变中,能感受到在整个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大部分北京人的心态转变过程。


北京大爷王守俭和上海大爷有什么不同吗?

于谦:我觉得每个地方的人物,都带有某个地方的特色。北京大爷,我相对了解得多一点。上海大爷,我了解得少一点。不过没关系,整体来讲,关于大爷我还是比较了解,因为我快成大爷了。所以在拿捏好北京大爷王守俭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在演出的过程中到某地,对某地的大爷都有所了解,将来能尽量区分这些人物。希望各位能喜欢我们这个戏,给我们以支持。


今晚和明晚,该剧在上海大剧院还有两场演出,感兴趣的观众不要错过了。

视频来源:陈燕菁
图片来源:演出方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