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美智来了!
提起这位日本艺术家,大多数人脑海里出现的第一幅画就是那个眼神凌厉、隐约不怀好意,偶尔还挥舞匕首或叼着香烟的小孩,他暗藏心思,冷漠疏离。
今起,奈良美智大型个展在余德耀美术馆正式对公众展出。
作为西岸文化艺术季•春夏重磅展览项目,此次展览是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大规模回顾巡展。
展览呈现70多件重要绘画、雕塑、陶瓷、装置,以及700多幅纸上作品,包含大量未曾展出的手稿,全面回顾艺术家跨越37年的多产艺术生涯。
奈良美智是最受欢迎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他刻画的肖像深入人心。
奈良的作品反映了这位艺术家与内在自我的坦诚对话,他从音乐、文学、童年的记忆以及在德国的求学和生活经历(1988-2000年)中汲取灵感,追溯自己在亚洲和库页岛的文化根源,同时融入来自欧洲和日本的现代艺术元素。
展览现场,满满一面唱片墙,展现了奈良美智对音乐的酷爱。
自九岁开始听民谣以来,奈良始终对音乐满怀热爱。此次展览透过音乐的视角来审视艺术家横跨自1984年至2021年的作品。
这位艺术家的海量唱片收藏涵盖民谣、摇滚、蓝调、灵魂和朋克等专辑,证明了他对唱片封面艺术的崇拜。
正如他所说:“唱片封面是最先打动我的视觉艺术作品。作为一个在没有博物馆的农村里长大的孩子,这就是我的艺术初体验。”
音乐富有感染力,能够传达深刻的情感,奈良的艺术创作结合视觉、情感和文字,也呼应了这种力量。
从他早期创作的寓意画到近期的肖像画发生了戏剧性的演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奈良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画作,富有层次的笔触和缤纷炫彩的色调,与他早期纸上作品中相对粗糙的DIY美学和玻璃钢雕塑作品的光滑锃亮形成了鲜明对比。
奈良的作品表现出如同民谣音乐般的素净质朴,他曾表示:“如果观者能够看透(我的)作品表面的情感冲击,感受到一种动人的平静与深沉,那么毋庸置疑,这正是因为我受到了这种音乐的影响。”
展览现场,一间装置艺术小屋,带你走进奈良美智的创作世界。
小屋里,手稿遍布墙上、地板、案头;铅笔凌乱地散落在工作台上;堆满酒瓶;房间也循环播放着奈良平时工作时会听的音乐。
此次展览在美术馆高挑的主展厅中,还搭建一座特别的“奈良美智雕塑公园”,由阿德里安•卡迪工作室设计的特制展台上展出这一组青铜雕塑和玻璃钢雕塑原始模型,反映艺术家极具共情之眼的创作。
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并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灾难,事故地点位于奈良的工作室以北,仅70公里远。
此后,他的创作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情感上深受灾后创伤触动,奈良转向一种更加沉思内省的创作模式,开始制作陶器并铸造圆形或椭圆形的大型青铜头像。
雕塑表面凹凸不平的肌理反映了出自艺术家之手的触感,平静的表情则使人联想到死亡面具的印模,缅怀在近期悲剧中丧生的千万亡魂。
于奈良而言,创作肖像画的过程是一种“苦行修炼,有一种面对施虐而产生的受虐的快感,仿佛苦行僧一般”。
相比之下,这些头像是一种极其亲密的、来自尘世间的存在,奈良可以放任自己“在雕刻塑造的过程中尽情发挥,或用双手随意抓捏”。
在展览上,还呈现了部分奈良美智的陶土作品。
展览现场,除了奈良美智的经典作品,还有他在疫情期间的全新创作。奈良最新的创作为探索艺术与全球文化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包容开阔的新模式。
《轻霾之日/练习》创作于 2020 年6月新冠肺炎疫情高峰期。奈良认为这是一件探寻艺术风格全新方向的 “习作”。人物头发和衣服上的颜色拼接,以及皮肤表面下的桃红色调,反映出一种类似于法国现代主义风景画的半成品质感。
奈良以往的画中人物双眼里通常会有一条线型的U形标记,映照出火焰或其他物体;而这幅画则完全不同,女孩如玻璃般的双眼散发出多种混合色彩。
她的神情流露出满怀忧伤的温暖,与艺术家此前肖像画中幽远、内省的凝视不同,标志着因疫情所引发的情绪转变。
作品《低烧》(2021年)、《朦胧潮湿的一天》(2021年)也都创作于疫情期间。
柔和的光晕使人想起19世纪未至20世纪初的西式绘画,画面满溢着某种触动人心的情感,隐没在眼部绷带具有触感的表面之后。
奈良全新的肖像画创作方向与我们当下共有的不确定和对生命的敏镜意识产生了共鸣。
奈良美智画中的小孩,总是有着圆脑袋和大大的眼睛,有时候斜视观众露出不怀好意的神情,有时抿着嘴唇闪烁着宝石般的大眼睛,
“这个小女孩究竟是谁?”这恐怕是奈良美智被问最多的问题,早年他的标准答案是:这是我的自画像。
一开始奈良美智作画的原因是为了自己,他曾说:一个人在孤独的时候,就越是能贴近自己的内心,后来作品受到广泛的欢迎和关注,他逐渐发现:作品已经不再只属于我自己了。
关于“奈良美智是谁”?作家吉本芭娜娜曾如此描述,奈良的作品是“因沉痛与孤独而异常冰冷的世界,但内心绝不是恶的”。
在不久前出版的《奈良美智:始于空无一物的世界》一书里,奈良美智对自己做了全面解读。
这是他面向中国读者制作的首本书籍,也是他时隔多年的全新“自传”。
他的作品源自内心深处“空无一物被白雪覆盖的世界”,童年记忆、音乐、文学、在德国求学和生活的时光(1988—2000)、对自我的探索、来自欧洲和日本的当代艺术等都是他的灵感来源。在书中,奈良美智首次全面回顾自己的创作生涯,既是对自我的一次回顾与总结,也是面向未来的重新启程。
奈良美智说:“读完这本书,能对我有多一点点的了解,那就好了!”
本次展览由余德耀美术馆和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LACMA)策划,并与奈良美智和策展人吉竹美香(Mika Yoshitake)合作。据悉展览将展至9月4日。
奈良美智大型个展
展览时间:2022年3月5日至9月4日
展览地点:余德耀美术馆(本市丰谷路35号)
题图:奈良美智《渐入佳境(致唐尼·弗里茨)》,2010 木板上丙烯 220 × 350 × 10 cm
Alexander Tedja收藏,©YOSHITOMO N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