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刘漩出生在武术之乡江苏沛县,在家乡尚武习俗的影响下,她从五岁半就开始在当地的武校里习武。第一次与教练见面,被问到为什么学武术,其他小朋友都回答想当冠军,唯独刘漩说,“我想学功夫抓坏人”。在她的记忆里,从此之后无论严寒酷暑,每天都在五点准时起床,五点半开始集合训练。
2003年3月,在启蒙教练的推荐下,刘漩来到了上海体育学院女子散打队开始了新的运动生涯。第一天到队里报到,教练想看看她的身体素质,便安排了一场对抗,结果在家乡“打遍天下”的她,被师姐好好上了一课。这次挫败,让刘漩看到了与专业选手的差距,她暗下决心,几个月后一定让人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她。
专业队的训练对初来乍到的刘漩来说堪称魔鬼级,往往一个热身活动就已让她大汗淋漓,上气接不上下气。10公里越野跑犹如家常便饭,各种拳法、腿法、摔法每天练习不下上千次,高强度运动让她累吐了好多次。
经过三个月的训练,教练再次给她安排了一场实战,依然还是与上次的师姐对抗。这一次,刘漩把新学的技术全部用了出来,成功逆袭。
2004年,刘漩第一次参加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比赛,就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枚冠军奖牌。紧接着,她又先后在2005年、2006年、2009年、2012年的全国女子散打锦标赛中荣获冠军。
2012年,上大四的刘漩面临着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是接受导师的意见,留在武术学院继续深造,还是朝着儿时“抓坏人”的梦想继续前进,刘漩坚定地选择了后者。从此,她开启了自己乘风破浪的从警人生。
记得面试那一天,当被考官问到“你为什么选择警察这个职业”,她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自己从小想“抓坏人”的梦想。
工作多年后,每当刘漩回忆起那一刻,她总觉得自己当时的回答单纯而又执著。
2012年7月,刘漩正式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来到市公安局特警总队工作。工作第一天,队长就带着全体新警参观了训练场地和器械,讲解了警队里的纪律规章制度,她意识到自己的角色真正开始了转变。
作为一名特警,就是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守纪律,特警队里的很多技能都是她当运动员时没见过的,比如索降、射击等。
她还记得第一次学习索降这个项目时,先爬到大楼最顶层8楼,再通过绳索快速下降到地面,那时候内心确实是恐惧的,也有点抵触,不敢往下跳,但是经过老队员耐心讲解与亲身示范,刘漩暗暗告诉自己得“豁出去”,最终成功突破自我,扎实地掌握了这门新技能。
历经两年的刻苦训练,刘璇逐渐成长为队里的全能战士,并在2014年的亚信峰会安保工作中荣立个人三等功。
2017年,在特警总队工作已满五年的刘漩满足了转岗的条件,她再一次面临选择:是继续当特警,还是离开熟悉的环境到新的岗位挑战自我?她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
2018年1月,刘漩转岗来到了普陀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开启了新的职业生涯。她很开心、很激动,因为儿时“抓坏人”的梦想终于成真了。
面对刑事侦查工作,“零基础”的刘漩几乎是“白手起家”。但天生要强的她肯吃苦、爱钻研,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就“逮”着师傅一问到底,工作之余还把老案卷拿出来反复研究。
从刚开始完全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案子怎么查、走访怎么问,只能打打下手,到慢慢融入,参与团队案情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能够独当一面办案,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刘漩便成功地步入全新的刑侦世界。
队长开玩笑地问她,如果让她与男民警一起出去抓捕敢不敢,刘漩斩钉截铁地说“没问题”。
很快,刘漩执行了自己第一次抓捕任务,嫌疑人是一名扒窃惯犯。根据任务安排,刘漩化妆成一名宾馆服务员,以借口打扫卫生为由敲开对象的房门,当她成功地将嫌疑人摁倒在地,她感受到刑侦岗位的紧张与刺激丝毫不亚于比赛场和特警队。
一转眼,刘漩已在刑侦支队工作了四年。在这四年里,刘漩先后参与了200多起案件的侦破,抓获了300余名犯罪嫌疑人。她也通过一次次实战的历练,从一名刑侦菜鸟逐渐成长为一位干练的探长。
每次接手案件,刘漩的眼中总是充满着斗志。同事们问她:“小刘,你累吗?”
她总是回答:“对破案有帮助的每一点进展,都会使我满血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