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西核酸大筛查前,虹桥这个小区出了四张路线方案图,并进行实地模拟 - 周到

浦西核酸大筛查前,虹桥这个小区出了四张路线方案图,并进行实地模拟


作者:沈坤彧
编辑:沈坤彧
时间:2022-03-31 17:24
“你们看下来觉得怎么样?”张浩云从会议桌上抬起头。桌上一字排开数张图纸,画的都是即将于4月1日展开的核酸大筛查现场路线的方案图。

这是3月30日下午,位于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的虹桥万博花园里,包括居委会书记张浩云在内的居委会工作人员、物业以及热心志愿者坐到了一起。

在即将展开的五天封控期里,小区面临的最大挑战毫无疑问是核酸检测。

现场办公,群策群力

虹桥万博花园共有17栋楼,内住1096户居民。迄今为止只有3栋楼因为出现密接者而采取过封楼,但整个小区内没有出现过阳性病例。“即便这样,我们也不能放松丝毫警惕,要尽早完善预案,避免隐患。”张浩云说。

根据最新规定,为了避免发生聚集性传染事件,核酸检测队伍必须间隔两米。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区的地形特点,尽量合理地引导居民排队?通知是3月27日晚出的,党员志愿者翟蓓蕾和马海军很快就画出了现场路线的方案图。居委会工作人员也准备了自己的方案,大家坐到一起进行比对,制定出了初步方案。

核酸大筛查的路线各种方案图

其中牵涉到很多细枝末节,比如检测人员的工位如何摆放。而现场人员中除了居民和检测人员,还涉及到大量工作人员,其中一些人的站位是固定的,另一些则是流动的,但人员不能随意流动,需按指定的路线。所有居民都按单向进行流动,因此检测完的人群和没检测的人群不会发生对面而行的问题。

而后,他们又来到实地进行模拟,将初步方案进一步完善,以确定最终方案。“我们小区正好有个环岛,一圈400米左右。按最大的楼栋体量200多个人算,其实正好覆盖环岛。”张浩云介绍,“但是为了防止错峰,我们决定还是一半一半地下楼。考虑到下午时间更长,上午安排6栋楼的居民进行检测,人群进行逆时针流动;下午安排剩余11栋,人群进行顺时针流动。“

大家在现场实地查看的时候开玩笑说,“我们这就叫现场办公,群策群力。”当天晚上,根据实地模拟情况,方案又进行了一波改动。

志愿者们在等待分配任务

今天,所有核酸现场工作人员按不同分工进行分组。具体组别包括环岛组、翻译组、宣传报道组,工作协调组,楼栋看守组等。每个组都建起微信群,届时视具体情况进行人员流动。这些组别里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志愿者。

有一些特殊人群,包括婴儿和高龄老人,将采取上门进行核酸检测的方式,而这份名单还在紧急统计中。

80后夫妻买400多斤菜分邻居

封控期里的另一项重点,是保证“足不出户”的居民的食品充足。

居委会目前已接到区商务委通知,全区到时候会统一配送物资,小区志愿者们将上门进行发放。此外,业主们这些天也积极群策群力。张浩云告诉我们,一名姓顾的业主,积极和附近商超联系,组织居民们进行了两次团购。此举很受欢迎,大家在这两次团购中已经储备下不少食材。

小区里一对80后夫妇在封控期到来前驱车去了一家农贸批发市场,拉回了400多斤蔬菜。男主人徐亮说,

“我想大家这些天买点菜都不容易,小区微信群里也都在说,买菜不方便啊!我就想能不能多带点回来,也给大家分一分呗,解决下困难。我们的车是两箱的,后排直接放倒,空间还是很大的。总共买了大白菜、卷心菜、黄瓜、萝卜、土豆、洋葱、生菜、青菜等十几样蔬菜,不算便宜,花了两千多元,但疫情期间,我觉得也是正常的。”

菜拉到小区,徐亮在微信群里吼了声,有需要的到小广场自取。因为原本也没想着卖,也没有小票单据。“我跟他们说,要的就来领。要是觉得不好意思白拿,扫码给钱我也收,但我没秤,也没价,看着给就行了。”

他想到小区里的独居老人,于是找到居委会,让他们统计一下户数,也给老人免费送点菜。“居委会让我留了几份,我又留了我们两个人够吃三、四天的量。”大家都很开心,说他们小两口这是做了件实实在在的的事。居民们也不想贪便宜,该给的钱还是坚持给,“现在不是没钱,而是买菜难。”

说是批发市场,价格也只比外面便宜了一点。“这些天外面菜场的大白菜起码得8块钱一斤,我买回来整包6块一斤,一颗差不多也要50块。”看到徐亮在群里的消息,小区里的保安和家政阿姨也赶来了。“他们让我随便报个价,我如果照实报,两颗就得100块钱了,那他们可能就舍不得买了。”想到这里,他说,“30块”。一名保安爽快地付了钱,抱着两颗白菜走了。

现场的菜分完了,他在居委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继续挨家挨户给小区一些独居或是腿脚不灵便的老人送蔬菜。“每一样菜都留了一些,做成几个蔬菜包,老人们很开心。”

自治共治,共商共议

此次上海疫情,暴露出了不少基层工作的漏洞,一些小区居民怨声载道。而在万博花园,一切日常正井井有条地展开。张浩云用8个字总结了小区的运行模式,“自治共治,共商共议”。

张浩云在工作中

当他在2021年来到居委会主持小区工作时,小区情况复杂,业主们经常在微信群里牢骚不断。他以一名80后的敏锐迅速意识到,微信群是小区维稳的重点,也是难点。他找到一些发言积极的同志进行沟通,多听意见。一切和小区有关的工作,居委会都不会擅自做决定,而会在微信群里进行调研,征求所有业主的意见。

比如此次疫情期间的几个重大决定,“要让每位居民都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万博花园没有确诊病例,但全市疫情蔓延迅速,前一阵居委会考虑是否将小区其他几扇门封闭,除锦屏路正门外仅留一扇古北路上的门。

张浩云(最右)和张志民

张浩云委托小区的热心业主张志民在微信群里向大家开展征求意见。张志民发布了投票通道,大部分业主赞成对古北路大门进行早上6点到夜里9点分时段开放。这个决议就算通过了,没想到早上刚在群里发通告,下午就收到街道通知,除了锦屏路的大门外其余一律封闭。居委会第一时间向业主们进行解释,得到了大家的理解。

张浩云感叹,万博花园在疫情期间的有序运行离不开热心业主们的自发参与。当小区在3月12日出现第一个密接者时,大家立刻意识到必须及时招募志愿者了。从那时起到现在,前后已经有约百人热心参与过小区的志愿者工作。“我们有位费先生,平时是公司高管,工作非常忙碌。但是他看到群里发布招募信息,第一时间找我报名,现在就利用周末的时间做志愿者。”

62岁的张志民是小区一名热心志愿者,他告诉我们,因为小区高度自治,居民们享有更多自主权,因此在这样的特殊时刻,内心更会激发出对于小区的责任感。以小区快递为例,每天都会有8人分6个班头专为居民看守快递架上的货物。一是为防止遗失,二是整理秩序、并用记号笔重新标注楼栋楼层信息,方便居民领取。而对于小区里那些行动不方便的人,则送上门。这些人员里,有居委会、物业的工作人员,也有志愿者。

而他自己则每天早中晚都要出门巡视小区情况,每次呆上两个小时,“我是这样想的,我们要共同参与小区治理,必须先了解情况,你不了解就没有发言权。”

居民们送来的奶茶和蛋糕,让工作人员们感到暖心

这两天,居委会和物业的工作人员已经陆续把生活必须品打包带到小区,做好了“战斗”五天不回家的准备。

“在之前大楼封闭管理期间,有一个小朋友突然发烧,需要闭环转运。妈妈陪他到医院,看病倒是蛮快的,也就两个小时,但看完病一直没有车送他回来。大楼封闭,家里人又不能开自己家的车去接,爷爷、奶奶、爸爸在家里急得不得了。”张浩云说,

“我也很急,从晚上8点多就一直联系区疾控和市疾控,都没有结果。结果一直等到凌晨两、三点钟,小孩才回家。我自己也有小孩,很明白家长的心情,但我也觉得非常无助,我一边打电话想办法,一边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居委会书记,却什么事情都帮不上忙。那晚一直等到小孩回来才睡下去,心里很窝塞。”

让他没想到的是,解封以后家长还专门带着小孩来感谢了他们。

眼下,太太平平度过接下去的几天,就是这些工作人员和全小区居民最大的愿望。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