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战突然打响,作为这场考验的亲历者,体会着疫情笼罩下真实的“人世间”。
在这段特殊的时期里,我拥有了一段特殊的经历,随着越来越多的小区被封控管控,为居民提供日常供需和防控服务的工作人员日渐短缺,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一名团干部,我第一时间报名加入了疫情防控志愿者的队伍,从事着协助核酸采样、“带团买菜”、分发抗原检测和照顾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
“你们小区封控了吗?”“还没有”“单位需要志愿者你们可以吗?”“没问题,马上出发”。
报名参加志愿的第二天中午接到了团长的电话,我们立刻换上衣服赶往单位,路上再一次学习巩固了志愿者健康防护指南,虽然知识点都在心里,但当第一次准备穿上防护服变身“大白”的时候,还是有些不知所措,幸好有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单位同事的帮助,顺利的穿上防护服,戴上面罩和手套。
当天我的任务是协助核酸采样,操作PDA。在紧急培训合格后,我拿上装备加入了“战斗”。虽然看似简单只要“按住扫码”的这一个动作,实际上也遇到很多情况,例如光线的亮度会影响机器的识别,在扫码确认姓名、记录10人一管信息、打印交给采集者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醒各位居民把手机亮度调到最大、做好核酸立马戴上口罩、解答居民种种问题等等。
当时在为自己能尽一份绵薄之力而激动的同时,说实话内心还是有一点点小紧张的。3月的天气乍暖还寒,当天下着雨,本来以为穿上防护服肯定会在风雨中瑟瑟发抖,但没想到5个小时站下来,穿着密不透风的“大白”早就一身汗干了又湿,湿了又干;N95口罩的绷带非常紧,半个小时左右就感觉耳朵后面勒着有点疼了;不留任何的缝隙防护帽等取下来的时候已经在额头上留下了深深的压痕;脱下防护服消毒完后,忽然意识到站立时间长导致的腰酸和没来得及吃午饭而饥肠辘辘的感觉。
而我们只是工作了5个多小时而已,这一天并不算困难的志愿工作都有些难受不便,很难想象那些长期在一线的防疫人员,时常一工作就是十几个小时,最累的时候每天可能都睡不够3小时,这么高强度的医护工作,该是多么的艰难和不易,对身体又是怎样的考验。
致敬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默默付出的所有人。
在连续好几天日夜颠倒抢菜仍然一无所获的时候,我加入了社区团购群,一直负责团购的物业师傅因为工作太多没办法及时回复和统筹,看到居民们因为买不到菜焦头烂额,我果断加入“上海团长”成为其中一员。
团长的主要工作有负责带团买菜、统计核实、消杀配送等等。因为第一次做团长,多少有些压力,为了确保大家能够最快的、最好的解决当下问题,我逐一联系了居民们发在群里的订购商家,在对货物质量和送货时间进行对比后,才确定了团购的品牌。
在团购中,最复杂的还是统计付款、核对人头。我们第一次没有经验,刚开始定了138元的套餐,在统计好人数后得知套餐卖完了,只剩200院套餐,只能重新统计人数和份量,在退款和补偿差价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工作时,有时面对群里每天上千条消息和配送任务,在统计核对的同时还要安抚居民的情绪。有时面对居民的质疑和不解,我也想过值不值得,但更多的是居民的理解和体谅,让我坚持到现在。
每当接到配送师傅如期送达的电话时,我就很激动!能够为居民带团买菜,对我而言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也是综合能力的一种挑战,这需要决心、耐心、信心、细心和毅力。当看到小区居民能及时拿到团购的物资,帮大家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我也很开心,觉得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战“疫”是一面镜子,照见了寻常日子里不易看到的忠诚和担当。人们有的发挥自己所长,坚持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在一线、在基层、在大家的身旁;有的选择成为一名志愿者守护身边的家人、邻居或是陌生人。点点微光,汇成希望;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战“疫”时不我待,坚持就是胜利,让我们一鼓作气、决战冲锋,肩并肩在爱中同行,在抗疫中礼遇,重逢于抗疫之战硝烟散尽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