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之歌来自:主创提供00:0009:00
5月9日,“人民艺术家”秦怡在沪去世,享年一百岁。
消息传来,让红色诗人桂兴华格外悲伤。与秦怡老师多年交往的一幕幕场景都在眼前浮现。
桂兴华在家翻出了珍藏多年的秦怡老师的朗诵录像。“我被她丰富的、会说话的、激情澎湃的眼神,深深震撼!”
桂兴华说,那是1997年8月,在兰心大戏院。“我跟秦怡老师是因为《邓小平之歌》而结缘的。”
他说,秦怡老师作为一名人民艺术家,她对时代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对时代的共鸣,让我们有了多次合作。”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秦怡和孙道临等一起朗诵了桂兴华创作的长诗《邓小平之歌》,节目录完后在东方电视台播出。
秦怡在那年3月参加“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平逝世后,这些天自己的脑海里总是萦绕着参与朗诵的《邓小平之歌》中的诗句。诗句充分表达了我对小平同志的无比怀念——从今天的每一座路标,到新世纪的每一条跑道,哪一刻不在心底轻轻呼叫:小平,您好!小平,您好!小平,您好!”
那时,文化部正在筹备一场悼念邓小平同志的音乐朗诵会,主办方看到相关报道后,邀请该节目进京演出。
1997年4月8日晚,这台朗诵会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
桂兴华说,此后这首诗的朗诵,秦怡老师都参加了,先后在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等演出了十多场。
“第六次复排时,我发现:她每次朗诵,都是自己用钢笔抄一遍词的。”
秦怡老师说,这样能加深记忆。
2011年建党90周年前夕,秦怡排练即将赴京演出的桂兴华诗歌《相约1921》。
她自己放着CD,听伴奏音乐。桂兴华对秦怡说:“你得有一个助手啊。”她答:“不用,不用。”
也是在那次同行的车上,秦怡对桂兴华聊起了她的儿子:“小弟离开我们已经5年了。”
桂兴华深知,“为小弟织毛衣的是她,为小弟擦身子的也是她。”
秦怡儿子小弟发病那天晚上,时年59岁。而整天整夜守在小弟身边的秦怡,当时已经86岁。
浦东新区塘桥社区“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成立时,秦怡作为嘉宾参加了揭牌仪式。
那次桂兴华见到秦怡时,发现她的眼睛肿了。
于是就问她:“眼角怎么有些肿了?”“我昨天撞在大玻璃窗上了”,说着,秦怡用手扶了扶自己的眼镜。
秦怡步入了揭牌仪式现场,并出席了随后举行的“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高峰论坛”。
“顿时,一道靓丽的春光闪现。满头银发,目光炯炯。白底红黑相间的一条长围巾飘在胸前。全场向她致敬。”
秦怡曾在一次赴美领奖时,朗诵了桂兴华的诗《春姑娘》。她告诉桂兴华:“我在三个地方都念了这首诗。”
“这个春姑娘,是谁啊?是时代。也是一个个具体的朝气蓬勃的奋进者。”
在诗人桂兴华心中,秦怡,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尽管她,当时已是90多岁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