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平等从娃娃开始!中国第一份“性别平等童书100”书单发布 - 周到

性别平等从娃娃开始!中国第一份“性别平等童书100”书单发布


作者:徐颖
编辑:徐颖
时间:2022-05-14 18:40

中国第一份“性别平等童书100”书单今日发布,“性别平等从娃娃开始”研讨会同步在线举办。

入选“性别平等童书100”的图书包含故事图画书、性教育科普图画书、传记图画书、童话、幻想小说、历史小说、现实主义小说、传记小说、漫画书、科普书等多样化的图书,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的读者的需要。

现实生活中,性别角色教育甚至在出生前就开始了。从房间的颜色、服装的颜色、玩具的选择、起名等等都是在慢慢进行性别角色的固化教育。

同时,教材、图书、电视等媒介在个人社会性别意识的构建起着重大的作用。

学界有着较为一致的认知,即教育,尤其是教材和各种儿童读物是构建一个男女平等社会的关键。

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并推广具有性别平等意识的童书显得尤为重要。

在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下,项目组由陈宁教授、武晓伟教授、博士后王帅乃和徐美玲4位专家组成。

项目组经过一年多的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基础数据处理与筛选、图书审读、外部专家审核四个阶段,利用已有的过去10年童书数据库、爱阅公益基金会“童书100”的数据库、中国好书等获奖童书数据库,同时又向300多家出版机构进行的相关图书的征集,获得了与性别平等相关的童书大约1700种。

经过数论的审读后,最终评选出100本(套)性别平等优质童书。

此次入选图书从内容方面划分,包括以下几类:

1,展现理想的性别平等情景的图书,没有对女性和男性的偏见的图书。

比如《谁在晾衣服》,小朋友在猜谜的过程中,可以认识许多与职业相关的物品,在本书介绍的20种职业中对女性的职业表达没有出现刻板印象的问题。《笑姑娘》是一本童年游戏图画书,女孩可以尝试各种游戏,也包括传统上男孩玩的游戏。

2,以性别刻板印象为批判对象的图书。这类图书包括两类,一类是有明显的反性别刻板印象的陈述,另一类是对经典故事种性别刻板的角色形象反向新编。

比如《纸袋公主》中塑造了通过智慧拯救了王子的公主。《骑小狗的大香蕉》中,“不是小姑娘怕小狗,是林琳怕,我可不怕”直接批判了将某个女孩的特点进行泛化的问题。《想哭的时候》表达了反传统的“男儿有泪不轻弹”。

3,丰富性别角色多元想象,讲述同性或异性彼此尊重、体现情谊的作品。比如《我是你的妹》、《千万个明天》其中姐妹、母女之间的相互支持与情谊。

4,虽然不以性别平等为唯一诉求,但是展现了积极发展个人特性的图书。比如《我就是我》,不断提醒读者反思: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

5,女性传记。在性别不平等现象中,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比较严重,由此专家组遴选了在非传统女性工作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的女性,比如科学家、野外探险、数学家、计算机等领域的女性,给儿童以多元形象的榜样于示范作用。

6,有关身体发育、自我保护、爱和尊重等相关的科普内容图书,帮助儿童了解性别知识、发展自我尊重和相互之间的情感。 

这套书可以为家庭、学校、图书馆、教育机构等提供进行性别平等教育读物。

除了推出书单,项目组还将推出部分优质图书的导读,为家长和老师提供参考。

爱阅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文表示,“孩子阅读的童书,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认知,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从阅读中建立性别平等意识、性别平等的内涵和价值,并贯穿到生活中和未来的工作作中。”

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生命树文化促进中心理事长张明舟说,“这些性别平等好书,不仅是给女童和女性读者阅读的,也是给男童和男性读者阅读的,以便帮助男性读者树立正确的性别平等意识,尊重女性的独立人格,理解支持她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身社会价值。”

项目组以及有关专家呼吁社会关注儿童的性别平等意识发展。从儿童阅读具有科学性别观念的好童书开始,推动性别平等意识的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新社会和新世界。


图片来源:由主办方提供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