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翻译家协会、上海作家消息,资深翻译家、《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译者王志冲于2022年5月21日因病在家中去世,享年86岁。
王志冲,笔名冰火,天飞。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会员。
1936年生于上海,15岁时突患强直性脊柱炎,卧床不起。后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鼓励,自学俄语,走上翻译之路,1962年出版了第一本译著《第一个劳动日》。
此后王志冲凭借坚强的意志笔耕不辍,六十余年来翻译、创作了近百万字的文学作品。
著有《不是神童也成才——我与命运抗争》《还你一个真实的保尔: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评传》《尼·奥斯特洛夫斯基传》,译有《地球女孩外星历险记》《入地艇》《独闯金三角》《大战微型人》等。
2018年翻译出版《王志冲译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全集》包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中诞生的》、《文章·演讲·谈话》及近80万字的《书信集》(上、下)。
评论家王纪人曾说:“我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作者的一生,就像梦幻一样,一直牵着王志冲的心。他不断地吸取,并介绍给他的读者。我们也从中深受教育。”
2010年底,他翻译的长达80万字《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信集》问世,这是迄今为止收集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信最全的作品,共收入跨度长达22年的书信636通,绝大部分系首次翻译,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活和创作过程进行记录,更清晰勾勒了他身为独立个人、逐渐成熟和深化的思想轨迹,可谓是当时苏联社会状况的写实镜像。
“即使是翻译,艺术性和故事性也时刻要注重,在语言上节制,尽量不用佶屈聱牙的文字,风格也要随着所译作品而变化,这一点上要做大量尝试。”
在他看来,写奥斯特洛夫斯基,必须要了解他所处时代那种共青团式的昂扬文体,“这是当时时代的一部分,也是我亲历和亲身感慨的一部分,在翻译时必须考虑进去。”
王志冲获得过许多荣誉,却始终很低调,对于外界冠以“中国保尔”“翻译界保尔·柯察金”等美誉淡然处之。对于他来说,认认真真地写好每一句话,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稿件综合自上观新闻、新闻坊、上海市作家协会、文汇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