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处介绍,新《噪声法》的亮点之一是加大了惩处力度,优化处罚措施,包括增加无排污许可证排放工业噪声行为的处罚;规定对超过噪声排放标准排放建筑施工噪声等违法行为,拒不改正的,可以责令暂停施工;加大了对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使用高音广播喇叭等社会生活噪声违法行为的处罚,拒不改正的,对单位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同时,规定对一些社会生活噪声违法行为,先进行说服教育,责令改正,对拒不改正的予以处罚。
新《噪声法》的主要执法事项涉及施工噪声相关违法行为、交通噪声相关违法行为、社会生活噪声相关违法行为等七个方面的主要执法事项。
比如,针对社会生活噪声相关违法行为,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持续反复发出高噪声的方法进行广告宣传。
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应当遵守公共场所管理者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不得违反规定使用音响器材产生过大音量。
第六十一条规定:文化娱乐、体育、餐饮等场所的经营管理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轻噪声污染。
第六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场所活动,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
“噪声扰民的执法有时候存在一定困难,比如有的人会投诉邻居家狗叫扰民、弹钢琴声音扰民,这些都很难取证界定。”一名环保业内人士表示,即便对于最常见的广场舞歌舞声投诉,通常也是以调解、提醒为主,比如,有些公园绿地安装了分贝器,提醒跳广场舞的居民控制音响的音量。
据悉,新《噪声法》增加了自治管理的规定,例如鼓励业委会、物业服务人通过制定管理规约等形式,约定本社区噪声污染防治要求,由业主共同遵守。
新《噪声法》还要求,家庭及其成员应当培养形成减少噪声产生的良好习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饲养宠物和其他日常活动尽量避免产生噪声对周围人员造成干扰,互谅互让解决噪声纠纷,共同维护声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