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女士回忆说,那天她正在家中休息,突然飞进来一只鸟,她本打算等小鸟自己飞出去,结果等了一会儿不见有任何动静,仔细一瞧,才发现这只小鸟竟是一只小猫头鹰,“只见它拼命地挥动翅膀却始终没能飞走。”
丁女士估摸着这个小家伙可能刚学会飞行,不知怎么的就飞到了她家里。考虑到猫头鹰是保护动物,而且不知它是否受伤,丁女士不敢随意处置,于是立刻送去派出所寻求帮助。
新海派出所民警了解情况后,立即与崇明区林业站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取得联系,经确认,该猫头鹰幼鸟为纵纹腹小鸮,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林业站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检查后发现,幼鸟身上无明显外伤,但因太小尚不能自主觅食。民警与林业站工作人员协商后,将幼鸟送到了区林业站,交由专业人员照料。
本以为这件事到此就结束了,谁知竟还有后续。
第二天中午,新海派出所的窗台上飞来了一只成年猫头鹰,在派出所里徘徊了很久,仿佛在寻找什么东西。民警迅速联想到了前一天送到区林业站的那只幼鸟,于是拍照联系林业站工作人员,后经专业人士辨认,此鸟与前一天那只小猫头鹰同属纵纹腹小鸮。
据了解,纵纹腹小鸮除了在国外有分布外,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方及西部的大多数地区。去年4月,在新海镇域内发现了一只受伤的纵纹腹小鸮,这是该物种在上海地区首次被记录到。
崇明区林业站工作人员猜测,新海镇应该有一个纵纹腹小鸮的鸟窝,成年纵纹腹小鸮可能是幼鸟的妈妈,闻着气味前来寻找孩子的。为保护野生动物的天性,同时也是遵从自然界优胜劣汰的规则,林业站工作人员决定将前一天救下的幼鸟立刻送回新海派出所。随后,鸟宝宝被放归了发现地附近的大自然。
郑运祥介绍,每年春夏季节是大多数鸟类的繁殖期,目前很多鸟宝宝已经出窝开始探索世界。每年,野生动物保护部门也都有接到市民对救护幼鸟的求助,“如果市民遇到雏鸟,切莫擅自带回家中饲养,应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处置。”
4月,市民李女士在小区居委会见到了居民捡到的一只落单幼鸟。当时,她求助了专业人士。专业人士告诉她,鸟妈妈很有可能就在附近,最好将幼鸟放回发现地,等待鸟妈妈把孩子领回去。李女士听从了专业人士建议,将鸟宝宝放回了原地,过了一会再去观察,鸟宝宝果然已经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