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10米长卷,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上海百名技能英才的风采:有的身穿工装,头戴黄色安全帽;有的一身白色厨师装,手捧蛋糕;有的身旁摆着造型优美的插花;有的手拿图纸;有的手捧飞机模型……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长卷)
看着这幅群英荟萃的“上海百名技能英才10米长卷”,你的心中激起了怎样的回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捐赠这件展品的上海市技师协会希望这幅长卷能向技博馆观众传递这样的信息。
上海市技师协会是上海市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自愿组织的群众性社会组织,是上海技能人才间的交流平台,也起着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
(展览现场)
据介绍,长卷上的100人是各行各业的技能翘楚,由上海市技师协会各分会、专业委员会推荐,主要是上海市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世界技能大赛金牌等荣誉称号的获得者。
在这幅长卷中,我们可以见到不少博物馆“老朋友”的身影。比如积极回应世界技能博物馆展品征集工作的徐澳门,这位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冠军,将自己的世赛金牌作为展品捐赠给了博物馆。在这幅长卷中,他身穿第45届世赛中国代表团服装,手握奖牌……
(展览现场)
还有在刚刚过去的春节,为技博馆的朋友们秀“年味里的技能”的几位技能大师。
手把手教大家插“春意浓”的中国插花花艺大师梁胜芳,在这幅长卷中,左手捧着插花作品,仿佛又在对我们娓娓道来插花的技巧……
亲自下厨示范教大家制作年夜饭佳肴的中国烹饪大师翁建和,在长卷中,向我们展示了另一道摆盘精致的菜肴……
迎虎年,为大家介绍“一头金虎怎么诞生”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凤祥“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沈国兴也出现在长卷中……
还有在博物馆的“遇见大师”系列中,与我们分享技能故事的“烘焙大师”干文华、“蓝领科学家”王军、第44届世赛花艺项目冠军潘沈涵,你们在长卷中找到他们了吗?
(展览现场)
怎么想到让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技能英才齐聚于一幅长卷中?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藏在长卷中。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这幅长卷的最左侧写着“上海市百名技能英才风采展”字样。据上海市技师协会秘书长顾卫东介绍,正是因为这场展览,才有了这样一幅长卷。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迎接2022年在沪举行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市技师协会在去年9月举办了《上海市百名技能英才风采展》,这幅长卷是协会影视专业委员会为展览专门创作的。”顾卫东说。
据介绍,作为展览的重要展出内容,技能英才长卷原先长度设定为1921.71cm,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后因展览场地无法容纳,最终改为十米长卷。
(展览现场)
长卷的想法定了,新的问题出现了:如何在一幅画卷中,生动形象地展示100位技能英才的各自特点?
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国摄影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谢荣生带领的创作团队,最后决定采用“影画结合”的方式摄制这幅长卷。
先摄影:摄影师前往拍摄对象的工作单位上门拍摄,或邀请对方到摄影工作室拍摄,拍摄时的形象设计主要根据拍摄对象的职业特征来安排,比如穿工作服或者搭配与技能相关的道具等,拍摄时采用白背景映衬、正面光照射、全身体裁等拍摄手法。
再工笔画:将照片中定格的人物形象,以工笔画的方式在长卷中展现。上海国际摄影展金奖获得者、摄影高级技师谢亮完成这部分创作时,对所摄人像采用了去除背景、删减层次、强化边缘轮廓线条等手法,进行了再加工。
(展览现场)
2021年9月,《上海市百名技能英才风采展》在沪开展,10米长卷也公开亮相。
“展览中,这幅十米长卷就陈列于展览入口处,不少观众被长卷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形神兼备的表现形式所吸引,纷纷在长卷旁拍照留念,《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十多家媒体,也对这幅长卷作了采访报道。”顾卫东说。
(展览现场)
据介绍,长卷中的这些技能英才大多是上海市技师协会的会员,他们积极参与协会的各项活动,有些人还承担了协会的重要工作。
“随着国家对技能的重视,协会近年来会员人数也有显著的增长。”顾卫东说。
对于全球第一家致力于展示职业技能的博物馆——世界技能博物馆,上海市技师协会也充满期待,为此将展览中收获良好反响的“上海百名技师英才10米长卷”作为展品捐赠给博物馆,希望“画卷中的这些技能英才,让更多青少年受到榜样力量的感召,传承工匠精神。”
期望自己提供的展品给青少年......
对世界技能博物馆的寄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