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啦,街头巷尾,又传来了嗦小龙虾的声音......
前两年,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动物研究所发布《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2019版)》,在Ⅱ级严重入侵类的名单中小龙虾赫然在列。
这时候,瓜友们纷纷看戏:竟然还有吃解决不了的小龙虾问题?
这么说吧,一直都有。
你以为油焖麻辣十三香蒜蓉冰镇咖喱酱小龙虾,就能解决小龙虾的入侵问题?
颤抖吧人类!你对小龙虾的神秘力量一无所知!
吃,解决不了小龙虾入侵问题
镇魂夜宵——小龙虾,也称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原产于北美洲的墨西哥湾沿岸,成体呈暗红色,甲壳部分接近黑色,腹部背部有一条楔形条纹,甲壳上带颗粒感。
克氏原螯虾
上世纪20年代,小龙虾先是从北美引进日本,接着由日本引进中国,在中国小溪河流水沟中茁壮成长。最初作为牛蛙饲料的小龙虾,由于强大的适应能力,成为彪悍的外来入侵物种。
图片来源 pinterest
擅长在新家园里横行霸道的小龙虾,自从它的食材属性被人发现后,就成了餐桌上的魔性美食。吃虽然可以帮助解决小龙虾入侵问题,但是治标不治本。
一方面,小龙虾携带大量病菌,食用起来存在健康问题,所以现在吃的小龙虾主要以人工养殖为主,那些自然环境中的小龙虾依然存在。
另一方面,每年都有大量的小龙虾走上餐桌,满足广大“吃货”的需求。正是因为这一点,令很多人只看到表面现象,认为入侵的小龙虾都被我们吃掉了,从而忽视了野外的小龙虾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甚至在其被列入严重入侵名录里后,依然觉得能通过“吃”解决入侵问题,这就有些盲目自信了~
还有,大量人工捕捞反而会扩大其种群生存空间,从而刺激小龙虾加速繁殖哦~
你是不是也认为吃可以解决小龙虾入侵问题?
那你大概是不太懂被小龙虾支配的恐惧吧~
前两年,德国小龙虾泛滥成灾,德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抑制其数量的方法,竟然还包括给小龙虾投毒。
奈何德国生态环境良好,又没有小龙虾的天敌,德国人民对于小龙虾的需求量也不像咱们这么大,导致柏林乃至整个德国生态受到严重困扰。2018年,仅柏林两处公园就捕获小龙虾3.9万只。
外来物种入侵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们会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对当地物种的生存形成挤压效应。比如我们熟悉的水葫芦、福寿螺等。
想要靠吃来解决入侵物种,有点想当然啦,还是要靠治理,不要太迷信吃的力量~
满足短暂的口腹之欲
话说回来,小龙虾真的很好吃。它们因为自己的食材属性吸引了国内外一大票粉丝。
在小龙虾的北美老家,不仅有Crawfish Barn这样的小龙虾餐馆,还有专门喜欢吃刚蜕壳的软壳小龙虾的食客;德国、法国、葡萄牙都有小龙虾的身影;
瑞典人民在夏天举办“小龙虾节”(crayfish party),小龙虾搭配专门的植物莳萝,泡酒冷吃。当然考究的瑞典人吃的是另一种小龙虾,不是克氏原螯虾,而是俗称贵族鳌虾的奥斯塔欧洲螯虾。
奥斯塔欧洲螯虾
目前,除去口味的因素,从热度和流量上看,好像唯一能和小龙虾一决高下的只有皮皮虾了……
然而生活在浅海的皮皮虾,只有清明到六月前这段时间膏肥味美,怎么比得过一年四季都很能打的小龙虾?其实主要是因为小龙虾便宜……
好了,一直嚷嚷要减肥的你,是不是又食指大动了呢?
吃小龙虾吃到肌溶解?!
有人食用小龙虾之后患上横纹肌溶解症,严重者可能导致肾衰竭,危及生命。
其实只要食用被污染的海鲜河鲜,都有可能患上哈夫病(Haff disease),即24小时以内食用熟水产品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症,简单的说就是食物中毒。
所以,如果你在田间地头打捞到很多小龙虾,一定要考虑它有没有被污染。否则横纹肌溶解症可能也会找上你哦~
参考文献:
[1] 胡盼盼,任晓虎,何玲,吴德生,刘建军.中国小龙虾相关哈夫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8,30(01):11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