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方幼儿园大班的萌娃们对于即将进入的小学生活非常好奇,他们用音频的形式讲述了自己想象中的小学,还向学长学姐们提出了问题。
而已经成为小学生的哥哥姐姐们也纷纷录制了视频,讲述了小学生活的差异,并祝福学弟学妹们顺利踏入小学校园。
从大班毕业的孩子面临幼升小,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德尚幼儿园园长季琳,她给家长提了三点建议。
季琳指出,在进入小学后,由于上课时长与幼儿园相比更长,平均时长在35-40分钟一节课。这对孩子的注意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小学的上课时间几乎是幼儿园的两倍多。
因此,家长可以训练孩子提高注意力,例如鼓励孩子围绕感兴趣的事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以及探究的过程、方法。成人要给予充分的时间,鼓励和引导孩子表达,接纳孩子不同的想法,不轻易打断孩子讲话。
对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持久的孩子,可通过适当的方式吸引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孩子听不懂时要主动提问,对孩子的提问及时予以回应。要坚持每天和孩子聊一聊,说一说今天做的事情或看过的书等,帮助孩子学会按照顺序、进行比较完整的讲述。
趁暑假期间,家长还可以逐渐给孩子示范正确的书写姿势,做好必要的书写准备,帮助孩子学习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运笔技能,但不宜进行机械训练,也不宜简单评判写得对不对、好不好,重在保护孩子写画的兴趣。
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孩子做好入学后学习和生活的自我管理和服务,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
进入小学后,上学的日程大约是8:30-16:10,相比幼儿园,增长了在校时间,并且也不再有单独的午睡时间。因此,季琳建议家长可以在假期调整作息安排,尽量与小学作息保持一致,提醒孩子早睡早起;逐步减少或取消午睡时间;成人要以身作则,以规律作息的习惯影响孩子。
家长还要引导孩子逐步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喝水、如厕,根据天气变化和活动需要增减衣物。指导孩子逐步学会分类整理和收纳衣物、图书、玩具、学习用品等。
家长在准备文具的时候,要注意到低年级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对鲜艳的颜色、运动的物体、有趣的图案较敏感。因此,文具要实用朴素、尽可能不分散孩子注意力。
同时,有意识地给孩子布置一些与入学准备相关的任务,如:自己学会准备明天要带的玩具材料和学习用品、每天自己整理小书包等,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
家长还要鼓励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摆放碗筷、餐后整理餐桌、洗碗、扫地、扔垃圾等,并指导孩子学习正确的劳动方法。家长要以身作则,分工做好家务劳动。
进入小学后,孩子的交际圈扩大了,因此,培养良好的交往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孩子入学后找到好朋友。
在暑假期间,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和不同年龄的伙伴进行交往,认识新伙伴,家长要多创设让孩子自由交往的机会,丰富孩子的交往经验。
与此同时,要教会孩子认真倾听同伴的想法和建议,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学会说明理由,学习协商解决问题,达成一致。
在日常生活中,则培养规则意识,引导孩子与家人、同伴讨论制定规则,然后一起自觉遵守规则。如学会轮流发言,别人讲话时要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等。这将有利于孩子入学后,积极遵守小学的班规、校规,赢得同伴、老师的接纳和认可,较快地融入新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