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领衔“乌菲齐大师自画像”展9月登陆魔都 - 周到

拉斐尔领衔“乌菲齐大师自画像”展9月登陆魔都


作者:上海
编辑:上海
时间:2022-07-04 21:08

随着7月1日起沪上博物馆、美术馆逐步恢复开放,外滩艺术新地标东一美术馆也传出全新展览的消息,该馆将于今年9月9日至2023年1月8日呈现“乌菲齐大师自画像”大展。这是一次横跨500年的自画像发展史,从拉斐尔、提香、鲁本斯、伦勃朗、雅克—路易·大卫、安格尔到莫兰迪、夏加尔、草间弥生、蔡国强等50位艺术大师的史诗级艺术瑰宝真迹齐聚,领衔展品为《拉斐尔自画像》。

 

完美的拉斐尔”首次来沪


《拉斐尔·圣齐奥》木板油画  1506年


拉斐尔是意大利著的画家,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出了大量作品,推动了西方艺术史的发展进程,亦为后世留下了永恒的艺术财富。

《拉斐尔自画像》是这位天才艺术家最著名的画作之一。画中拉斐尔头戴黑帽,一袭黑袍与白色衬衣贴身得体,这一身被后人称为“raffaella”的艺术家行头,体现出了他对画家身份的自豪感。而画面中深邃的眼睛和优雅的容貌,则证实了瓦萨里在《艺苑名人传》中对这位天才画家的热情称赞——“优雅、博学、美丽、谦逊”,认为他是艺术家“完美形象”的表现者。此次展览也是这件弥足珍贵的作品首次在上海亮相。

 

不用“滤镜”的提香


《提香·韦切利奥》布面油画  约1550年


提香在他所处的时代,被称为是“群星中的太阳”。作为16世纪威尼斯画派最重要的成员,提香对色彩的运用不仅影响了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画家,更是对整个西方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拉斐尔“完美艺术家”的形象不同,提香在自画像中永远不会掩藏岁月的痕迹,清晰的皱纹与花白的胡须不带有任何滤镜。画面中笔触略显粗糙,有朦胧之感,是提香晚期绘画的典型风格——这种技法也开创了艺术史的先河,被后人称之为“印象派原型”。

提香的绘画生涯长达七十余年,当他在晚年不得不面对视力与臂力的衰减时,选择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一改过往精致、明艳的画风。而这幅自画像中不假修饰的刻画,也正是提香坦率而坚韧的人生写照。

 

一生爱画自画像的伦勃朗


《伦勃朗·哈尔曼松·范莱茵》布面油画  约1668年—1669年


伦勃朗是欧洲巴洛克艺术的代表画家之一,也是17世纪荷兰画派的主要人物,被称为“荷兰黄金时代”最伟大的画家,他一生留下了600多幅油画,其中,自画像占据了重要的部分。

伦勃朗擅长运用“明暗法”来处理画面,他用40年持续性的观察和记录,以近百幅自画像的形式,反映自己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精神面貌。在这幅《伦勃朗自画像》中,主人公侧身端坐,面部被高光打亮,阴影面则消融在黑色背景之中,过渡自然。通过明暗对比,将观者的目光紧紧锁定在了画家的脸部。而上半身看似随性的笔触,更是通过模拟人眼的对焦效果进行了虚化处理,进一步清晰了面部焦点,让我们能够直观感受到一个伟大艺术家在生命最后阶段的精神面貌。


自我觉醒的委拉斯开兹


《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开兹》布面油画  约1643年


委拉斯开兹是西班牙黄金时代最杰出的代表画家之一,同时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画家影响巨大,包括戈雅、马奈、毕加索、达利、培根等。

精通现实主义画风的委拉斯开兹,善于通过油画作品来呈现人物形象和发生的事件。他举世闻名的杰作《宫娥》是西方绘画中被分析与研究最多的作品之一,委拉斯开兹将自己为西班牙王室作画时的样貌巧妙地记录在画中。他的这幅自画像展现了细致入微的绘画技巧,同时反映了艺术家意识的觉醒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草间弥生》布面丙烯  2010年


“乌菲齐大师自画像”展览还将呈现巴洛克画派早期代表艺术家鲁本斯、新古典主义画派奠基人雅克-路易·大卫、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意大利著名版画家、油画家莫兰迪,超现实主义画家夏加尔、日本最伟大的当代艺术家之一草间弥生以及中国著名艺术家蔡国强等人的经典自画像作品。

 

展览名称:乌菲齐大师自画像
展览时间 :2022.9.9-2023.1.8

参观时间 :10:00-18:00(17:30停止入场)

展览地址 :东一美术馆3楼(展览入口:延安东路2号上海久事国际艺术中心内)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