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有宝妈留言:
“每天要给家里孩子带牛奶到学校喝,最近挑牛奶时看到有以优于欧盟标准作为宣传的牛奶,还挺贵的,东西会更好吗?”
我们也不懂欧盟标准的牛奶,去扒了网上一些牌子的宣传,仔细一研究发现最近确实有许多品牌的常温奶以“优于欧盟标准”作为宣传。
(许多品牌宣传时提到欧盟标准)
细看后我们发现品牌大多基于原奶优于欧盟标准宣传,而原奶其实是我们喝进嘴的成品奶的原料。
事实上从原奶到成品奶,中间要经过:生牛乳-验收收奶-标准化-均质-UHT杀菌(137℃,4-6s)-冷却-灌装-检查-出库,这么多步骤后才变成我们日常喝的牛奶。
而且商家宣传的原奶优于欧盟标准其实只是两个指标优于欧盟标准,一个是体细胞,一个是菌落总数。
体细胞是原奶中反映奶牛健康度的指标,体现奶牛身上炎症的多少,越低越好;
菌落总数是每毫升原奶中细菌的菌落总数,可以简单理解为原奶中的细菌量,同样越低越好。
这两个指标,国内最低标准确实低于欧盟标准(体细胞:欧盟标准是≤40万per/ml,国标无规定;菌落总数:欧盟标准是≤10万cfu/ml,国标≤200万cfu/ml)。
但我们替粉丝们向大厂打听了,以我们询问的某大厂为例,几年前其原奶标准中体细胞已低于30万(欧盟标准是<40万per/ml),近几年通过优化,国内大厂的原奶质量应该还是不错的。
经过之前说的原奶变成成品奶的九大步骤后,常温奶出库需符合GB25190—2010中商业无菌(培养条件下无微生物增殖)的规定,所以原奶菌落总数和成品奶菌落总数不是一回事。
“到底怎么挑出好牛奶呢?”
我们也替大家咨询了营养学大神厉曙光教授。
专家提到牛奶的质量主要从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判断,鲜奶(巴氏杀菌乳)通过冷链将最新鲜的牛奶送达大家手中,而常温奶主要依据营养表判断质量。
我们收集了常见几款牛奶的数据供粉丝参考:
(几款常温奶的营养表,/100ml)
专家QA:
问
厉教授您好,请问在常温奶这块目前欧盟标准和国内标准差别大吗?
答
差别很小,从营养成分上可以说所有中国常温奶均与欧盟标准相近。
问
为什么许多商家乐于宣传产品使用欧盟标准?
答
首先只要符合我国标准的乳产品饮用都是安全的,其实商家宣传点主要是使用符合欧标的原料奶(消费者喝的是成品),这有获取溢价的可能。
问
消费者挑选常温奶时有什么参考标准和建议吗?
答
消费者在挑选产品时可就蛋白质、钙含量等指标按需选购。
这次亲测是否有帮到大家
更深地了解常温奶呢?
对于这种欧标宣传您有什么看法?
欢迎留言哦~
厉曙光,上海市消保委委员,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等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先后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铁道部优秀教师,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优秀科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哲学办、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卫生部、铁道部、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监督管理局等多项相关研究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和参编“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现代营养学” ,“女人美丽从营养开始”,“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识读本”等10余部医学教材和科普著作。在上海和全国开展科普讲座1000余场,已撰写科普论文300余篇,已指导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9名。
兼任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中国营养学会营养毒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食品学会理事,上海食疗学会理事,《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常务编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