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扫描学生掌静脉即可认证身份!新校闵行区实验高中今年首招,校园凸显AI+低碳特色 - 周到

日后扫描学生掌静脉即可认证身份!新校闵行区实验高中今年首招,校园凸显AI+低碳特色


作者:徐斌忠
编辑:徐斌忠
时间:2022-08-18 10:25:50
新设立的闵行区实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闵行区实验高中),今年首度招生。

闵行区教育局新近公布的信息显示,闵行区实验高中今年的最低录取线为643.5分,与北外附属田园高中相同,高于金汇高中、古美高中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浦江高中。


新创设的高中学校,为何能获得相当一部分考生和家长的认可?

记者了解到,这和闵行区实验高中优秀的师资团队以及鲜明的办学特色定位不无关系。

师资基本框架:市重点骨干教师

闵行区实验高中致力于成为闵行区西南部区域的新建优质高中。

高中学生毕业时的升学去向,与学校是否拥有优秀师资团队,有直接关系。

记者了解到,闵行区实验高中的师资队伍以现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骨干教师为基本框架,其中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占29%,青年教师100%毕业于双一流、985/211院校。

校长林唯,由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副校长的岗位调任。林唯是上海市特级教师、闵行区领军人才,有多年学生生涯教育的经验。

副校长吴海虹为高级教师,闵行区骨干教师,闵行区新长征突击手;德育学生部主任沈瑞红也是高级教师,曾获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十佳班主任” ,闵行区“班主任名师”称号,闵行区学科带头人。

而课程教学部主任张志民曾任闵行中学物理教研组长,是闵行区物理学科中心组成员、上海市第五届物理教师骨干班成员,闵行区骨干教师。

校园特色定位:人工智能+低碳

闵行区实验高中毗邻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

近水楼台先得月。目前学校已先后与多个企业探讨如何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日后也将围绕校园内的机器人,同步引进其所涉及的相关人工智能课程。

未来,学校将围绕智慧校园建设、应用场景落地、人工智能特色课程、学生实践学习基地共建等方面,继续向企业提出合作需求清单。而校企也将逐步深化合作,共同打造人工智能为特色的新优质高中品牌。

为了实现面向未来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促进“互联网+”高质量智慧教育发展,学校联合国内顶尖的光场视觉AI企业定制了数字孪生智慧校园系统。该系统不仅能推动教学数字化、多样化,还能为校园日常管理、消防、安防等工作保驾护航,进一步实现未来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治学的深度融合。

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方面,学生日后进出学校的各类场所,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卡,而是采用了一种更为低碳环保的新方式——扫描掌静脉。

掌静脉技术具有使用简单自然、高精度、高安全性、稳定性等优点,学生将手掌在识别仪器上扫描,即可以同时进行测温与身份认证,自由使用校内设施实现自我学习。

学生的低碳行动如垃圾分类、节能节电等可以转化为一定数额的绿色积分,存入学生绿色账户,积分可用于在校园内兑换饮用水、文具等物品。

未来,学校还将设置更多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低碳生活意识,助力于打造“净零碳校园”。

课程:“AI+低碳”课程为核心

校方表示,将利用区域优势,把人工智能实践知识融入课本知识习得过程,由此学校课程部设计了“一三五校本课程体系”。

“一”是指以“AI+低碳”课程为核心课程,涵盖了计算机、机器人、新能源等多项子课程;“三”是指三个选择性必修课程,分别是“学科选择性必修课程”、 “心理生涯选修性必修课程” 、“体育兴趣选择性必修课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五”是五个素养课程,根据学生爱好及特长,发展学生在人文科学、数学逻辑、审辩思维和科学实验能力以及艺术社交等方面的修养,为学生社交发展提供支撑。

校方表示,将以“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宗旨,依托国内外知名大学和院所,坐拥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地域优势,打造知识成果转化、创新和应用综合实践密切结合的“理论-应用-项目(TAP)”课程体系,培养具有人与自然、人与科技、人与社会等广泛视野的新时代人才。在项目引领下,以任务驱动为学法,让学生享受产生项目成果的喜悦,促进学生成长。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