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繁荣儿歌创作,扩大创作队伍,丰富少儿生活,遵循巴金、冰心、陈伯吹等文学前辈“提倡新儿歌,抵制坏儿歌”的嘱托,8月21日,以“把爱写进童谣,唱给党来听”为主题的生肖系列儿歌之2022年小瑞虎新童谣征稿活动启动仪式,以视频号直播的形式 “云”开启。
据悉,本届活动从报名、上传作品到评审等整个环节都将首次尝试全程在线完成。
参赛者只需扫描组委会提供的二维码即可操作。
同时,大赛亦为60岁以上参赛者开通“绿色通道”,使不习惯操作手机的老年参赛者,也能通过传统方式参赛,让童谣活动既能传承又能创新。
针对“新童谣的流传度不高,成为经典的更为稀少,传唱度不高”的现状,上两届活动不仅增加了少儿组,还增加了视频组,鼓励参赛者选取入围文字作品中的童谣,以短视频再创作。
本届童谣活动继续“创新升级”,短视频再创作环节将更加突出童谣的表现感——用方言演绎,号召少年儿童用各自家乡的方言传唱童谣。
此举旨在展现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样、海纳百川和包容大气;更重要的是让少年儿童了解家乡的传统方言和文化之根,以“讲好家乡童谣”为切入点从而“讲好中国故事”,从小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一年一届的新童谣征稿活动坚持不断探索和创新,如此将少儿喜闻乐见的方言传唱方式,加上舞蹈、快板、沙画等多种表现元素与迅猛发展的短视频传播相嫁接,将更有助有推动优秀童谣的传唱,以朗朗童声唱响新时代。
本届童谣活动由上海市儿童基金会、上海市少工委、中国中福会出版社共同主办,《儿童时代》《少先队活动》承办,并得到了上海市闵行区少工委、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局、校外宝的大力推广和支持。
由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诗人赵丽宏领衔,组成专家评委阵容。
自1986年第一届举办以来,坚守了36年的“生肖系列儿歌大赛”不忘初心,凝聚了一批批热爱童谣的创作者,通过积极向上、充满童趣的童谣创作和传唱,在实现中国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陶冶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童谣的独特作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如今,新童谣的创作与传唱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办方秉持“把童谣创作的接力棒交给孩子们”的主张,使得越来越多的优秀的文字工作者、文学爱好者以及少年儿童踊跃地投入到新童谣创作中来。
生肖系列儿歌之2022年小瑞虎新童谣征稿启事
第一阶段,“童谣童言”——新童谣文字作品征集评选。
1.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022年11月30日。
2.文字参评作品分为少儿组、成人组。
3.文字参评作品必须为原创。近期发表、获奖的佳作亦可参赛,每人限1首。
4.来稿作品自由命题,需拥护党的领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能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启蒙、政治启蒙,引领少年儿童精神成长。
5.作品提倡短小精悍,以小见大,富有童趣,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能广为传播,每首总数不超过300字。
6.2023年2月经专家初评,公布第一阶段新童谣文字入围作品。
第二阶段,“童谣童演”——新童谣视频作品再创作征集评选。
具体要求如下:
1.征集时间:100首入围作品发布至2023年3月31日。
2.参评作品为视频,征集范围原则上为本届新童谣文字入围作品,参评者可从入围的100首入围文字作品中挑选作品,进行视频再创作,可根据表演的需要进行童谣作品的改编。
3.视频作品的表演形式倡导少年儿童以自己家乡的方言演绎,并以少年儿童为传唱主体的个人、亲子或群体念唱、传播,可以为口头朗读或吟诵、将童谣配曲来唱、游戏时念童谣、边念童谣边舞蹈等。
4.视频以短小为宜,时长控制在3分钟以内。视频的格式为MP4、MPG、MPEG、AVI、MOV、FLV,大小限制在50~100M以内。画面要求清晰稳定,无明显背景噪音,横竖屏均可,满屏拍摄。视频表现形式不限,建议配字幕。上传视频时请同步上传视频封面一张。
5.参评者需确保视频作品系原创,版权和使用权归主办方,文字及视频参评者拥有署名权,并同意授权主办方进行推广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