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桃浦镇人民政府和新闻报社联合共建的晨报学记团首个社区记者站桃浦站正式揭牌成立!这群来自桃浦镇各中小学的学生代表成为了桃浦站的首批注册小记者,开始持证上岗咯。在实践中学习,在经历中成长,一起来看现场报道!
视频来源:晨报学记团桃浦记者站
近几年,上海正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足不出社区,即享幸福生活。青少年在居住社区就近享受丰富和高质量教育资源的愿望越发强烈。
晨报学记团桃浦记者站这一平台,将成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让孩子们参与社区教育,为孩子们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桃浦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黄威
晨报学记团桃浦记者站在桃浦镇东部片区挂牌,这是桃浦社区探索在“双减”背景下进行教育补充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以晨报为代表的新闻媒体积极参与社区教育的生动实践。
现代社会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应从小做起。小记者参与各类采写活动,就是锻炼学生这种能力的良好途径。希望桃浦小记者站能成为同学们观察社会的窗口,在这里拓展视野、开阔眼界、丰富阅历;成为同学们打开心扉的桥梁,积极交流、潜心研究、充满好奇;成为同学们提升能力的平台,锻炼脚力、淬炼眼力、磨炼笔力;成为同学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才华尽显、热情四溢、充满自信。
我相信小记者站这一平台,将成为媒体社会责任、教育功能的重要体现,成为家庭、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载体。这是学生、学校、报社、社区,乃至社会各界共赢的一项工作。今后,我们将紧密协作,优势互补,整合更多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为孩子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和成长空间。
“双减”政策以来,围绕市教委和普陀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桃浦镇积极探索建立家庭、学校、社会联合服务机制,统筹协调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的资源供给,充分调动家庭和社会力量参与学校课后服务,以逐步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的课后服务长效机制。
同时,桃浦镇致力于拓展并打造各类学生综合社会实践平台,从而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及个性化发展。希望此次晨报学记团桃浦记者站的成立,伴随着晨报学记团的不断发展,能够扩大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提升社会效益,也能为报社发展打开新的思路。
祝愿晨报学记团桃浦记者站能够办出成效,办出特色!
在实践中学习,在经历中成长
新闻晨报主编 杨伟中
作为始终与城市脉搏一起跳动的都市类媒体,新闻晨报早在2004年就成立了学生记者团,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多年来,一批批小记者在新闻晨报记者导师的带领下,参与了无数次别开生面的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在经历中成长,为学习生活添上了难忘一笔,也为人生之路开拓出更多可能。
打开上海地图,桃浦镇占了普陀区近三分之一的面积,是一个响当当的实力大镇。近年来,桃浦镇以创新驱动谱写转型发展新篇章,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宜居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尤其是一批优质教育资源相继进驻,令人印象深刻。
此次桃浦镇人民政府与新闻报社携手合作,建立新闻晨报学生记者团桃浦站,这是新闻晨报与上海街镇密切合作的又一生动实践。我们将选配优秀记者编辑参与到工作中来,充分打开新闻晨报融媒体平台资源,为桃浦镇精神文明建设事业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赋能添力,为培育时代新人尽责担当。
在这里,我想再对小记者们多说几句。今天穿上红马甲、拿到记者证,你们就正式成为一名晨报小记者了。这是一份光荣,更是一份责任。希望你们在记者导师和专家导师的指导下,增强社会责任感,练好采写基本功,用心用情讲述自己成长的故事、桃浦发展的故事、上海城市的故事,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小新闻人”。
成为首批小记者,我很自豪
桃浦中学 七年级 陈俊岐
我非常自豪,能成为晨报学记团桃浦记者站的首批小记者。
我的兴趣爱好很广泛,例如书法、模型、数学思维等。我曾在“一带一路”国际少儿书画比赛中得到一等奖,在普陀区中小学生模型大赛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乐于做数学,它让我的逻辑思维更缜密。我也乐于与其他同学小组讨论,它让我增强我的团队意识。
加入了晨报学记团,我今后会用心学习各种采访写作的本领,宣传好桃浦,将来,我们还要建设好桃浦。希望有一天,我们都能成为桃浦镇的骄傲!
桃浦镇中小学生们
若你也有兴趣加入
晨报学记团桃浦记者站
可与记者站客服桃小浦联系咨询
注:本文图文视频由晨报学记团原创,主办方保留活动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