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复杂集采开标,骨科脊柱类耗材平均降价84% - 周到

史上最复杂集采开标,骨科脊柱类耗材平均降价84%


2022-09-28 09:11:27

9月27日,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在上海开标。其中颈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拟中标企业70家,包括威高、上海三友、大博医疗、强生、美敦力、春立医疗、迈瑞医疗等;颈椎后路钉棒固定系统拟中标企业36家,包括上海三友医疗、威高、大博医疗、美敦力、春立医疗等。从上市公司看,三友医疗、威高骨科、大博医疗、春立医疗等国产医疗器械企业成本次集采赢家。当天资本市场上医疗器械股领涨,大博医疗涨停,三友医疗、威高骨科涨超13%,凯利泰涨超7%.

 

本次集采包括颈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颈椎后路钉棒固定系统等14个产品系统类别,29个竞价单元,872套系统,全国6426家医疗机构填报采购需求120.84万套,涉及产品共涉及173家申报企业,堪称“史上最复杂集采”,最终152家企业拟中标,带量采购周期三年。

尽管此次集采产品系统类别多,规则复杂,但报价相对温和集中。如在椎体成形系统(PVP)的竞标中,不少企业报出了接近800元的低价,该价格比2000元的限价降价60%。拟中标61家企业价格从544到800元不等。

与此同时,此次脊柱类耗材国家集采给医疗机构留出了较大空间。根据集采文件,此次脊柱耗材集采的采购量分“两步走”,在第一步中标品种按梯度获得采购量之后,第二步只按照规则给剩余量圈定可选品种,医疗机构可以自主选择分配给中选产品系统,给医疗机构一定自主选择权。

本次集采是继心脏支架、人工关节后,国家组织开展的第三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首年意向采购量共109万套,占全国医疗机构总需求量90%,涉及市场规模约310亿元。平均降价84%,按约定采购量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260亿元。

 

我国脊柱类植入医疗器械市场主要被国外厂商占据,但近年来本土企业开始崛起。比如威高骨科(688161)2019年市场份额7.92%,在全部厂商中排名第三,国内厂商中排名第一。脊柱类产品是公司主力产品;此外,三友医疗产品线相对集中,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脊柱类植入耗材,此次中标有助于扩大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据悉,按市场总份额计算,威高骨科、大博医疗、三友医疗是本土骨科耗材公司中前三名,其产品线对脊柱类耗材的覆盖也相对完善。

此外,凯利泰(300326)也处于前列,其在脊柱方面的经营特色主要为脊柱微创业务。此次凯利泰及其子公司江苏艾迪尔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意久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均拟中标。凯利泰还申报了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髓核摘除系统14270个,是该产品申报企业中对应首年采购需求量最多的企业,拟中选价格956、958元。

2022年上半年骨科创伤类耗材、关节类耗材集采结果逐步执行。其中创伤类耗材在河南等12省联盟集采中平均降幅88.65%,在京津冀18省联盟集采中平均降价83.48%;关节国采平均降幅82%。


作者:曹西京
编辑:曹西京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