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街道|从“小处”入手 以“精细”出发,就业服务工作室为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 - 周到

外滩街道|从“小处”入手 以“精细”出发,就业服务工作室为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


2022-10-14 10:25:18

点开链接,进入直播间,让高校毕业生范范(化名)没想到的是,还真找到了称心工作。“专业对口,条件符合。”范范回忆求职的经历,笑着说,提问回复很快,疑惑解释清楚。发送简历、通过审核、签订劳动合同……如今,通过岗位培训,她已成功入职。范范所说的直播,正是外滩街道的“一飞直播间”。

 

专业化服务打造团队品牌

早在十年前,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职业介绍仅是窗口接待的一项服务,虽然职业介绍的老师会与失业青年进行“1对1”地指导咨询。然而面对就业服务的多元化,会牵连很多问题,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作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主任,陈一飞这样说道。

为了解决当时外滩街道户籍无业青年的就业问题,2015年底,陈一飞和同事在街道原有的2名就业服务干部基础上,整合了劳动力资源、档案维护、失业保险、社保、医保等相关服务内容,成立了促进就业特色工作室——一飞工作室。

在工作室运营过程中,陈一飞发现,长期失业的青年大多在求职中长期遇到挫折,“人一旦长期面临挫折,就很容易产生自我怀疑,进而有挫败感、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躺平一族。”令他印象较深的是一位30岁不到的失业青年,对方在20多岁时还是一位职业运动员,但后来因个人原因成为社会人员,能找到的工作大多为薪资较低的简单劳动力岗位。对方一度“吐槽”,这些岗位的月薪还没他之前一天的花销多。这让陈一飞很快意识到,对方不仅需要职业指导,更需要心理调整,于是他积极向对方分享了同等情况求职者的成功案例,帮助其重塑求职观念。“现在他已经在盒马鲜生工作快一年了,虽然是普通的门店工作人员,但根据我们的追踪情况,只要能稳定工作半年以上,这个人就是在向着积极的方向生活了。”

在陈一飞看来,以往街道的就业服务更大程度上起到的是托底作用,而如今,如何扎实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更是一道重要课题。“工作室的成立更多的是力量的加强、资源的整合。”陈一飞介绍,目前,工作室有6位成员,职能涵盖职业介绍、创业指导、劳动力资源排摸、无业青年排摸,还有专业第三方机构、上海市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的参与。其中,尤其律师、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提供的“把脉式”的培训和“私人订制式”服务,更是为辖区青年创业就业和困难就业人群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服务。

 


图说:线下职业指导面试

图说:应届生就业指导


直播带岗”让就业触“屏”可及

一边是“就业难”,一边是“招工难”。在疫情冲击下,就业形势似乎更显严峻。对于一飞工作室来说,敢于创新就一定会迸发新机遇。2020年,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工作室积极探索创新,将招聘会搬进了直播间,深受辖区就业群体以及招聘企业的关注。“一飞直播间”也成了黄浦“互联网+”的新就业引力。

回忆第一场直播,陈一飞也是记忆犹新,“第一场直播是我们街道办事处主任来推荐和介绍的岗位,直播间的互动非常热烈。对求职者而言,政府搭平台,有街道背书提供岗位,心里踏实、值得信赖。”同时,在直播间与用人单位面对面,能更清楚地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直观了解工作环境、待遇福利等,“更精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3年来,就业小组成员共同发力,与区人社部门以及其他街道保持良好互动,资源共享,开辟了越发丰富的企业岗位,很多辖区内重点企业还主动对接街道平台,为求职者提供更多就业可能。除此此外,每场直播后团队还会根据直播数据,求职情况进行跟踪服务和岗位分析,帮助求职者积极就业,提高就业成功率。

疫情期间,很多人会认为失业人员会增多,但事实上并没有,陈一飞告诉记者,疫情影响的只是劳动力市场的“活跃度”——招退工不明显而已。目前,随着疫情的稳定,劳动力市场的活跃度又慢慢复苏了。“为了帮求职者实现就业,我们直播间逐渐增加了直播带岗播出频次,包括这两季的高校毕业生的专场,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每日播报’栏目。”今年8月,一飞工作室团队全新开通视频号,一个主播、一部手机就能完成一场播报,每日更新岗位信息、就业服务政策,为外滩街道家门口就业服务再添新内容。

 图说:“一飞一直播间”线上招聘会

图说:“每日播报”视频号推送

“精准服务”提升就业保障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从“1.0”的窗口接待到“2.0”的公众号、微信群再到“3.0”的直播间,7年来,一飞工作室已经为辖区2200多位就业人群成功提供了上岗就业的岗位,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人数达到了650多位,在这个数据背后承载了团队很多的巧思。

每天,我们都可以在“外滩就业服务工作室”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1-2个岗位招聘信息,这些信息并非随手拈来,是团队根据近期辖区求职人群的实际情况、个性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推荐,“虽然,每条信息的阅读数并不高,也无法和一些大的求职网站去比较,我们能做的、想做的就是这样‘小而精’的服务。”陈一飞表示,“一飞直播间”“每日播报”等栏目除了现有的小组成员参与之外,工作室还邀请了部分居委干部参与其中,希望大家通过自身的参与,更好地服务社区待就业人员,也只有自己参与才会更加关注就业服务。接下来,工作室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居委参与互动联动,也希望可以邀请一些通过平台找到岗位的求职者分享经验,让团队的力量不断加强,更好地为辖区提供更优质的就业服务。

图说:根据不同群体开展专场培训,就业指导团队也走进各行各业了解企业情况

记者手记

结合实际,立足“小而精”的理念,从“小处”入手,以“精细”出发,10月12日,2022年第三季“一飞直播间”重磅开场,作为今年第一场高校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外滩街道就业服务工作室也是铆足了劲,“除了岗位推荐之外,我们也会邀请资深职业指导专家做客直播间,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目标、职业期望、面试指导等情况进行线上讲解指导,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能力测评、生涯规划、职场导航等就业服务,助推高校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

对于未来的工作方向,陈一飞说了七个字——“我为群众办实事”。在他的身上,我们分明看到,一位就业服务工作者用自己的真心、耐心与专业精神换来求职者的自立自强,也带动辖区内更多企业、专家等社会资源投身就促工作,发挥多方力量促进就业的力量,未来,我们更加希望看到,有更多的求职者在一飞工作室的指导和帮助下,展翅一飞,直冲云霄。


作者:李洁
编辑:李洁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