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升学招考政策的变革一直是家长和同学们关注的焦点。自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意见》)颁布以来,教育考试院持续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并日趋完善。
《意见》指出,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2017年起,为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上海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图片来源:上海教育)
十月来临,对本届高一新生而言,随着高中学校针对于“小三门”学科基本教学的“走班制”进度启动,等级考选考科目是现阶段家长与同学的关注重点。
为解答大家关于选考科目类别、往届历史数据、未来趋势等方面的疑问,近期新闻晨报硬核科学邀请中高考生涯规划专家,有十余年升学规划指导经验的王浩波老师,开展题为《高中选科与备考规划》的讲座,旨在为家长和同学提供具有指导建议的经验分享。(本文内容及数据分析为嘉宾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具体以教育部相关政策为准。)
选科的首要基础,是了解学科特性及对应的学习能力要求
王老师以其多年的经验总结称,物理与化学作为目前高校专业选课覆盖率最高的两门理科科目,所对应的理科专业也有相对宽泛的就业前景,是理科生的标准“配置”,需要同学有较强的数学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分析能力。
生物与地理同物理化学相比,学科计算难度大大降低,增加的是知识记忆部分对学生的要求。生物学科需要同学具备理科思维,并能有效通过文字、图表等多形式的知识点联合生活常识及自然科学现象做出综合学习;地理学科更需要同学有相应的学习兴趣,并能广泛涉猎图册知识,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历史与政治则适合于将来明确目标专业方向为不限制选科/人文社科大类的同学进行选择,以知识点记忆及理解性输出为主,需要同学有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和个性化见解,关注时政热点/历史事件,能有系统化的知识点梳理意识,善于归纳总结。
高校不同专业组对选考科目的要求是影响往届各科选择人数的主要原因
统计2017年至2022年加三科目选考学生人数变化情况可见,选考生物与地理的人数不断攀升;政治与历史科目选择人数变化不大;物理科目选择人数先降后升,化学科目选考人数21年下降明显。王老师认为,以上变化的出现与历届部分科目的等级考在高二进行、学科覆盖面及学习难度等因素有关,随着相应新规的出台及推进,未来各科的选考学生数也将有趋势下的小幅变动。
综合上海40所高校各录取批次专业覆盖情况,有选考科目限制的专业组中,以物理、化学的科目要求为主。
各分数段加三科目选择分布呈可参考趋势,学生当从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
经王老师分析往年选科数据,高分段学生加三科目选择以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为基本趋势,500分一下,选科趋势刚好相反,政治历史越多,化学物理越少。落实到学生个体,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综合考量自己的科目选择:
自身兴趣意愿
学生所选科目当是个人有学习兴趣且不存排斥抵触心理。六门学科同学们在初中都曾接触过,但作为高考等级考的量级,知识体系及难度上都有非常大的跨越。除理论内容外,更需要同学具备对应专业下的拓展研究能力和自主钻研精神。如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行业”等因素而罔顾学生主观学习意愿,效果将适得其反。
目标专业倾向
《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后文简称《指引》)列出高校92个学科门类,其中65个学科门类要求必选物理,占比70.65%;56个学科门类要求必选化学,占比60.87%;针对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四大类本科专业,选科要求现已以物理、化学双选为主。
另外,法学类目下,公安学类、政治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专业类,要求政治为必选学科。此外如同学有比较明确的目标专业或专业大类,可参考《指引》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所处学校情况
每所高中学校都有自身办学特色与强项板块,各校也有历届考生最后获得等地的数据结果可分析佐证。综合以上点因素考虑后,可选择学校教学方面相对擅长的学科,有利于高分获得。建议学生在学科学习之余多与班主任及各科任课老师沟通自身情况,参考学校老师的具体意见。
个人特殊情况
如学生目标是走艺体类专业提前批,考虑到集训与艺体类专业考的时间精力分布,建议选择政治、地理、历史三门记忆性应试为主的文科科目;如学生的目标专业方向已非常精确,可将《指引》作为基本参考,不必强求其他学科所涉及的专业覆盖面。
讲座的最后,王老师罗列高中三年同学们的学科任务时间轴并向家长进行展示:高一下学期,同学们将完成确定的加三科目选择,并于高二年级完成除语数外三门主课的其他学科合格考。高三开始,将按照市级的统一安排依次进行模考、春考、等级考等事项,直至高考。期间,同学们还需要自主完成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中相关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区域的填报,建议提前做好时间精力与内容准备上的分配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