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武夷山被评为我国首批国家公园,成为靓丽的“国家名片”。作为我国唯一一个既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组织,又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设立一周年来,不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物种不断刷新,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亮眼成绩。
11月15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共同出品的8K超高清生态人文纪录片《武夷山·我们的国家公园》先导篇,将在上海东方卫视和福建东南卫视联手播出。该片是国家广电总局“记录新时代”重点项目,也是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项目。
在今天上海自然博物馆举行的看片会上,精彩的先导篇首度曝光。纪录片聚焦优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众多珍稀动植物,充分展现了作为“世界生物之窗”、“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研究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的钥匙”的武夷山国家公园。
2021年,由国家广电总局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拍摄制作的《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在多家卫视联合播出,屡获国内外大奖。此次《武夷山·我们的国家公园》是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着重打造的生态人文纪录片IP“我们的国家公园”系列的第二部。在创制过程中,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旗下的“王硕工作室”和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的纪录片导演,跟随着动植物专家的脚步,呈现了首次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发现的旗唇兰、阿里山全唇兰,以武夷山为模式产地命名的中国特有种如武夷巨腿螳、挂墩角蟾、崇安髭蟾等,以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阳彩臂金龟、雕鸮,和古老孑遗植物鹅掌楸等众多珍稀动植物。同时,全片采用8K超高清全流程制作,清晰度、色域度上极大提升。
总导演王硕告诉记者,8K超高清全流程制作给拍摄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纪录片中呈现的野生兰花,很多都只有几厘米长,团队要充分协调微距摄影所需要的照明条件,才有可能展现出那份独特的纤毫之美,几秒钟的镜头背后往往是团队几个小时的努力。与此同时,主创在拍摄过程中也十分小心,避免暴露野生珍稀植物的具体位置,在实践中做到保护生态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武夷山·我们的国家公园》还会译配成多国语言,进行国际传播,向世界展示中国之美。全片完整版分为三集,每集50分钟,将于2023年播出。王硕透露,主创不仅拍摄到了武夷山罕见的雪景,也将继续深入拍摄武夷山的茶文化,从人文的角度角度进一步展现武夷山国家公园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