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明朝版“生死时速” 变身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上海首演 - 周到

马伯庸明朝版“生死时速” 变身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上海首演


2022-11-27 10:55

落难当朝太子、身世不明的捕快、复仇女医官以及心怀大志的芝麻官,4位主人公齐聚舞台,开启了一场京杭大运河上的亡命之旅。惊心动魄的节奏、跌宕起伏的情节、饱满的探案悬疑元素,让观众们欲罢不能。

本周末,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总出品、中演演出院线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出品、中央戏剧学院联合出品、北京四海一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制作,北京四海一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站联合主办的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在上海大剧院·大剧场拉开了首演大幕,这也是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暨北京首演后的首次“南下”之旅。


三小时浓缩传奇故事 还原马伯庸原著史诗气魄

《两京十五日》是马伯庸所著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小说取材于《明史》明宣宗朱瞻基的一段真实历史,史书50字描述被马伯庸化作一部跌宕起伏的紧张故事。凭借缜密的细节、生动的人物、连续反转的剧情,这部2020年问世的作品迅速成为书迷们心中的“神作”之一。

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改编自这部同名小说。剧中,明朝太子遵照父令去南京考察迁都之事,但刚到南京城,他乘坐的宝船就发生了爆炸,逃过一死的太子要在十五日内从南京回到北京,与他同行的小捕快、女医官和芝麻官各有故事,于是四个人、十五天、两座城组成故事构架,迁都、遇难、殉葬等情节穿插其中,传奇故事就此上演。

要把70万字的《两京十五日》小说改编为舞台剧本并非易事。受到篇幅和时长限制,舞台剧要对原有情节进行删减。在3个小时的时间里,如何做到叙事紧凑、节奏明快?170余个角色、2200余里路的星夜奔驰,如何在被凝练“提纯”单同时,又要保留原著的精髓?曾执导过舞台剧《回廊亭杀人事件》《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赵淼在成为《两京十五日》舞台剧的导演后,经常会陷入剧情取舍的两难境地。

“剧中人始终在抉择与被选择之中,我们也一样。但我们会努力将原著中的’神’充满舞台,让剧中人物的’魂’附在演员身上。”赵淼表示。

不同于小说那样天马行空,也不能像影视剧那样可以有在线写实的镜头,在舞台上呈现更多的是这种写意的、假定性的、具有表意的舞台美,用这种虚拟的、象征性的美,去表现写实的故事、写实的人物情感。恢弘的历史背景,加上江湖恩怨、爱恨纠葛,从天子宗亲到大运河上的贩夫走卒,个性迥异的舞台角色、180余分钟的演绎,相对于舞台剧来说其容量之大、气魄之恢弘,让《两京十五日》2022版堪称历史舞台剧的“天花板”。


豪华班底与金牌主创  合力缔造舞台情“境”增色叙事

《两京十五日》最吸引人的便是跌宕起伏的剧情,这些剧情通过226个舞台角色、37个场景、400余件服装道具、全程无收光的表演方式接连浮现。从宝船爆炸的惊险、水牢逃脱的紧张、再到火烧明楼的悲怆,一幕幕高能剧情在惊艳而震撼的视听效果中上演,舞台置景、灯光和多媒体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致。

为再现千军万马的恢弘场景,除了力邀的坐拥多部爆款口碑佳剧的赵淼担纲导演,还集结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灯光设计、国家一级舞美设计任冬生担任视觉总监,更有多位业界知名主创加盟,助力打造全方位升级的音、视、觉绝佳观剧体验。光影与多媒体的配合,将气势恢宏的大场面营造于舞台之上。

整体来看,《两京十五日》的舞台用“简约”布置拉满氛围,几道纱绫撑起了大部分场景。精致的木质宝船、古色古香的香炉、吴定缘养父去世以及太子和吴定缘第一次交心的水牢、庞大的斗蛐蛐现场,甚至是写实的蛐蛐,都被道具师巧妙还原至舞台之上。凳子坐穿时满屏泡泡以及殉葬环节白绫女子们的造型,这些场景带来的视觉震撼令人印象深刻。

导演赵淼向大家透露“戏曲元素”或成为本剧最大亮点之一。和常规的舞台剧表现手法相比,《两京十五日》2022版将从多个维度、层次化表现写意场景。视觉总监任冬生则表示会通过布景的变换以及多媒体的虚实结合实现波澜壮阔的时空穿梭、日行千里的奇幻篇章场景,力图让大家耳目一新。

角色暗藏玄机  实力派加盟上演“意难平”

浓缩后的舞台剧《两京十五日》更具戏剧性和冲击力,全程高能的剧情将让观众跟随演员们一起来一场酣畅淋漓的“绝地大逃亡”。大量武打戏份,刀光剑影的设计也让整体演出更加激烈刺激。戏曲指导杜帅强表示,“借鉴戏曲’把子功’,角色不同,兵器和武打动作各有特色。”为了更好地呈现原著中的江湖快意,导演也会在空余时间组织演员观摩历史纪录片和武侠电影、研究史料及艺术作品,力争最大限度地还原原著中的人物性格及历史场景。

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打破书本文字的局限性,在保留原有情节基础上,对舞美、服装和音乐都进行创新设计,“最快3秒换装”等超快节奏带来不小的挑战,而3个多小时体量,更是对演员演技和体力也是一大考验。早在排练期间,演员们纷纷表示,“每次排练完都累到虚脱。”因为大量武打戏份以及连续富有冲击力的剧情,演员的情绪经常需要爆发式地输出,不少演员都表示“每次排练完都累到虚脱”,更有演员直呼已经减掉15斤体重,而在排练现场也经常能看到在角落里平复心情的演员们。

马伯庸曾表示,“希望大家来舞台剧现场与角色一起在运河上展开一场关于大明国运的生死时速”,这一点无疑已经实现。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两京十五日》,每个角色都暗藏玄机,吊足了观众胃口;动人心魄的细节都得到着重刻画,牢牢吸引着大家的注意力。剧中很多打斗的场面,或千钧一发的场景,又或是心理博弈的瞬间,往往以慢动作的形式呈现,主演和群演仿佛同时进入“子弹时间”,通过肢体的慢动作展现内心时间的绵长,营造出电影电视剧的效果,让观众也跟着倍感揪心。与此同时,台词也尽量保持原著风格的基础,并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据了解,该剧在创排中,几乎所有场面都排过数十个版本,就是为了给观众更好的观感体验。

11月25日晚,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上海站首演在爆棚的口碑与掌声中结束,该剧将在上海大剧院持续演出至11月27日。

上海站结束后,《两京十五日》2022版将开启全国巡演,陆续前往杭州剧院、南京江苏大剧院、深圳滨海艺术中心、广州大剧院、武汉剧院等地巡演。


作者:邱俪华
编辑:邱俪华
来源:周到
图片来源:演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