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猫的CBD白领和追求干净小区环境的白发居民如何达成默契的?上海郊区臭水浜如何变成网红村,而且实现经济生态双丰收的?
今天,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等共同主办的“学二十大精神 展新时代风采 育文明新风新貌”主题演讲暨“新时代市民话文明”短视频征集活动启动仪式在北外滩举办。
活动中,6位上海各级各类精神文明创建先进代表通过演讲的方式,讲述了文明创建活动中的鲜活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南西最有特点的“两白”人群:一是“白领”,48幢商务楼承载了10万白领在此逐梦,二是“白发”,辖区内4.6万居民中有46.1%是白发老人。站在南京西路1213号华业小区的门口,一边是上海市首座百亿楼恒隆:摩登,时尚,展现经济最活跃的发展脉络,一边是石库门里弄:阿姨爷叔,家长里短,烟火气十足。
故事就从华业小区说起……
今年6月后,恒隆广场白领志愿服务队的温钊妹来到华业居民区徐阿姨家,除了看望这位忘年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去“吸一吸”她亲手参与救助并被徐阿姨领养的流浪猫“咪咪”。作为典型的“中心城区老式里弄”,华业小区老住房多、人情味浓,许多流浪猫喜欢在此栖息,在周边居民善意的投喂之下,“大猫生小猫”,一代又一代地繁衍,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甚至有居民反映说,“我们华业一百样都好,就是野猫太多,上次我去绿化带里锻炼,脚上被跳蚤咬了一圈”。
居民有需求,但真要处理,却发现无从下手。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流浪动物管理的法律法规,针对小区流浪猫泛滥而造成的治理难题,华业居民区党总支召开了文明创建座谈会,居委会、小区居民和周边楼宇白领中的爱猫人士们共聚一堂热烈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组建一支由居民组成的流浪猫管理自治团队,并发起“爱猫不扰民,共建和谐社区”众筹自治项目。居民们纷纷慨慷解囊,周边恒隆广场和兴业太古汇的白领志愿者们也积极贡献爱心,推广“领养代替购买”,共筹得“自治金”7000多元。
白领志愿者还引进了新的解决方案,向居民推广“抓捕-绝育-放归”的“TNR”(Trap-Neuter-Release)救助法。在专业第三方团队的参与下,40只流浪猫完成了绝育手术,5只幸运儿还拥有了新主人。经过各方力量的齐心协力,华业居民区的流浪猫治理逐步进入了良性循环,困扰居民们多时的流浪猫问题被顺利解决。
通过文明创建,楼宇白领青年和小区白发老人走到一起,找到了“共情点”和“发力点”,强化了社区各方的联系纽带,深化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共同体”建设,为今后类似问题的产生提供了可借鉴的“南西方案”。
奉贤区吴房村,拥有“江南水乡”的文化历史印记和“海派水乡”的柔美自然气质,也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村”,人们想不到的是,五年前的吴房村还是个河道黑臭、土地板结、房屋空置的“薄弱村”。
五年前的吴房村虽然头顶“黄桃之乡”的金字招牌,但面临“人老、地老、树老”的多重困境,农房灰暗低矮,村道破损不便,河浜污染发臭。不过,申创全国文明村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给吴房村带来了转变,村里以此为契机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造,要变“百年旧村”为“世外桃源”。
可改造一开始就遇到了问题——改造计划无人问津。见此情形,村里组织大家几番外出参观江苏、浙江等地的田园综合体案例,实地观摩、现身说法,几番实地观摩后,村民们的积极性逐渐被调动起来,有些已经跃跃欲试。每天一早村委会里都围满了人。老百姓们的需求也各式各样,这吴老爹提出:我家土灶头要保留,能帮忙加固一下哇?王奶奶提出:河道不要冲着我家门口……如此种种,我们工作人员都记录在册,在设计稿上进行个性化的标注。很快,通过改造,破旧老宅变为“粉墙黛瓦”,污泥浊水变为清澈河浜。
让环境变美只是第一步。想要进一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就得将改造后的老宅流转置换,引入优质企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这对村民们来说是件新鲜事。
一开始,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提出了疑问,“老祖宗留下来的房子要腾出来借给别人?”“借出去了我们住哪里?”“以后还能不能收回来?会不会骗我们老百姓啊?”
经过无数次上门征求意见、入户谈心,逐一上门作相关政策解读,最终顺利完成村民的土地流转工作。村民也实现“家门口就业”,村里成立了青韵物业管理公司,鼓励宅基地置换后的农民在农业公司继续种黄桃、在民宿里当服务员、在餐饮店烧菜以及从事保安保序保绿等工作,让百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既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更激发了村民主动参与建设美好乡村,打造“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的主人翁意识。
村里改建以来,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的15600元/年持续增长至2021年的42500元/年,真正实现了薄弱村的“逆袭”,成了本地人人羡慕的明星村。
上海还将继续征集城市文明好故事。
在今天的仪式上,六位上海各级各类精神文明创建先进代表还共同向全体市民发出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的倡议,倡导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
上海市文明办表示,短视频征集通道目前已正式开启,即日起至明年1月15日,市民朋友们可以记录自己身边的文明小故事,畅谈对新时代文明新风新貌的理解和感受和对上海城市文明的践行和期许,以短视频的形式发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