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路(淮海西路至凯旋路)、番禺路(淮海西路至法华镇路)是长宁区的经典落叶景观道,悬铃木落叶与道路两侧的老房子同样也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秋末初冬风景。现场,一名环卫工人正清扫落叶,“11月30日是‘落叶不扫’的最后一天。今年我是11月24日被公司通知按照‘落叶不扫’模式对道路进行保洁的,但听说这条路今年对外宣传11月15日开始‘落叶不扫’的,中间有几天一直下雨,所以把可能堵塞下水道的落叶以及踩烂了、景观效果不好的落叶给清扫了。”这位师傅说,他并没有特别留意这条路每年落叶的具体时间,但落叶和天气很有关系。仅挨着的淮海西路上,同样有一名环卫工人在清扫道路,虽然淮海西路这一段不是落叶景观道,但师傅倒是留意了落叶时间,“这两天寒潮来了,落叶才开始多起来,前阵子不算多。”
浦东周家渡路(雪野二路至世博大道)今年新加入落叶景观道的行列。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条路以银杏为行道树,在靠近世博源一侧的部分路段种植了双排银杏树,树叶大部分已经变黄,风一吹落叶不少。周家渡两侧的非机动车道铺设的红色沥青路面,在绿化部门对外的宣传中,银杏黄色叶子与红色路边的搭配是这条落叶景观道的别样风景。目前,这条道路正处于落叶不扫期,将持续到12月18日。
虹口四平路(海伦路至大连路)和溧阳路(四平路至四川北路)也是多年来的落叶景观道,前者以银杏为行道树,后者以悬铃木为行道树。在现场,记者发现,四平路银杏的变色落叶状况个体差异很大,轨道交通4号线海伦路7号口、3号口附近的多棵树叶子已经全部掉光,从树干周围有支撑来看,疑似为新栽树的原因,个别树绿叶较多,从四平路溧阳路往大连路方向,整体的银杏景观很美,大部分树叶已经变黄,逐步开始落叶。
杨浦区国晓路(江湾城路至淞沪路)是一条很特别的落叶景观道,以银杏和鹅掌楸两种树为行道树,特别是鹅掌楸,树叶形状像一件马褂,所以也叫“马褂木”。寒潮来临后,这条路明显加快了变色和落叶的进程,道路的车流量也不是特别大,更适宜创造落叶景观道的效果。
申城五彩斑斓的落叶美景随着降温、冷风而来,但记者在走访中却发现,部分路段的落叶不扫实施时间已经结束了,难道这落叶景观道要看个寂寞?
长宁区新华路、番禺路今年落叶不扫的计划实施时间是11月15日至11月30日,经市、区市容环卫部门商量后表示,由于作业力量较难调整等原因,今年的落叶不扫就到11月30日按计划结束了。闵行区姚虹路、元江路、南辅路等5条路段今年落叶不扫的计划实施时间也是11月15日至11月30日,区环卫部门同样表示,其他作业保洁任务较重,今年这几条路段的落叶不扫也按计划结束,不再延长。此外,青浦区华乐路的落叶不扫也按原计划到11月30日结束,相关人士表示,经现场查看,这条路上的银杏树上叶子已经不多,没有必要再延期。
杨浦、虹口、金山、奉贤的9条落叶景观道原计划到11月30日结束,宝山3条落叶景观道到11月29日结束,鉴于目前还没有大规模落叶,这些区表示,将适当延长落叶不扫的时间。其中,杨浦区和虹口区明确表示将延长到12月15日左右,而宝山、金山、奉贤则表示,将视落叶和天气情况酌情延长。
徐汇、静安、黄浦、普陀、松江等区的落叶不扫原计划就要实施到12月中旬,目前按原计划进行中。
记者梳理了从2018年以来5年落叶不扫的计划与实际执行情况和效果,发现除了个别路段外,绝大部分路段的计划都没有踩准实际的节拍。某区落叶景观道项目一名负责人表示,“我们这几条路段去年也是这个实施时间,但去年其中有两条路在计划时间内变色效果较好,今年前期天气太干,落叶落得晚,这天气很难说。后续还有其他环卫作业任务,今年就不延长了。”
确实不排除这样的个例,但总体来说,难道每条路段、每个树种的落叶时间真的没有规律可循、那么难以预测?
市绿化部门一名行道树专家表示,某个路段、某个树种虽然可能因每年天气变化不同,大规模落叶时间有差异,但前后时间不会相差特别大,除非遇到极端恶劣天气或者养护生长出现重大变化,总体还是有一定规律的。在上海,落叶集中在11月下旬到12月中下旬左右,郊区因为气温较低,落叶时间比中心城区稍早一点。
记者查阅了2018年以来的落叶不扫实施计划,发现有的区最早从11月9日左右就开始落叶不扫,而当时树叶全是绿的,等到真正大规模落叶了,落叶不扫计划却结束了。从今年的实施开始时间来看,部分区的路段比去年推迟了一周开始落叶不扫,但依然没有踩准节拍。静安、徐汇、普陀、黄浦、浦东、松江等区的实施时间一直是比较合理的,且实施时间较长,有的区长达1个月,让市民充分感受了落叶美景。
2018年:今天这些马路开始不扫落叶,但景观效果至少还要等一周
2019年:树叶还没落,不扫政策已结束?部分落叶景观道遭遇尴尬,相关部门已协调延长不扫时间
2020年:今年落叶不扫景观道有的区为何开始这么早?徐汇、长宁落叶景观道数量大幅减少
2021年:落叶美景还要再等等!气温回暖,银杏叶还是绿的,落叶景观道计划赶不上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