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百位艺术家合力融入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工程 - 周到

全国各地百位艺术家合力融入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工程


2022-12-15 19:50

近日,“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成果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亮相,这个历时七年、国内首次以中华创世神话为主题的重大文化工程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中华创世神话故事和创世英雄以视觉形象呈现在中华艺术宫,让观者沉浸在远古的神话世界,穿越回望中华文明源头。


展览现场


本次在中华艺术宫展出的76件中华创世神话主题艺术作品,以美术领域的创作成果而言,可谓举全国之合力。工程集结了来自全国近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约百位老中青三代艺术家,还特邀来自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家参与创作,艺术样式也从常见的国画、油画、雕塑、版画拓展到漆画、壁画、唐卡、综合材料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最终呈现出丰富的艺术风格。


边巴(西藏)《有羿善射》


少数民族地区艺术家融入本次创作工程,不但体现了上海城市的包容性,更丰富了中华创世神话主题创作的艺术语汇,并提供了不同的文化视角。为体现众志成城投身中华创世神话主题创作,学术团队特地去了新疆、西藏、甘肃、四川、广东等地,邀请全国各地艺术家共同参与,将各地具有文化特色的艺术样式更多地融入到工程创作范畴中。


亚里昆·哈孜(新疆)《农耕渔猎》


少数民族地区的画家有着与生俱来的独特艺术感受,西藏画家的生活离天空更近,内蒙画家放眼都是无边的草原,他们的创作为本次工程焕发出异彩。创作了《有羿善射》的西藏画家边巴,他笔下的十个太阳不是散落的,而是整齐地排成一排,一支穿云箭力拔山兮;新疆画家亚里昆·哈孜的油画《农耕渔猎》画面用色浓烈,想象神奇瑰丽;人们也可以从西藏画家巴玛扎西创作的《龙的变形》里触摸到庄严的图腾符号;另外,石达的《舜禹相禅》、边次的《女娲造人》、洛桑旦达的《九州、五服、四海》都以唐卡这种藏族特有的绘画语言诠释中华创世神话的瑰奇和神秘。


巴玛扎西(西藏)《龙的变形》


虽然因为疫情以及物理距离的原因,学术评委与各地作者之间往往只能通过微信、电话进行沟通、推敲,但是面对着中华创世神话这样一个共同的宏大主题,每个人都抱有强烈的文化责任感,评委与作者虽然相相隔千里,却往往因此变得亲密无间。在评审过程中,评委不时会给作者勾画人物动态和背景处理的图像供作者参考,很多作者都表示这样的沟通很亲切、暖心。其实大家都是奔着一个共同目标而去,就是讲好中华创世神话故事,拿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苏涛(新疆)《禹伏相柳》


新疆画家苏涛创作《禹伏相柳》,神话故事中,相柳是凶神,蛇身九头,食人无数,大禹见他如此猖獗,运用神力杀了相柳,为民除害。画家最初将相柳画成蛇身加上多个人头的张扬状态,后来根据评审们的建议,索性把相柳描绘成若干条蛇,以蛇象征其凶猛之相。这样一改,画面一下子就生动了,同时也把故事讲清楚了。


边次(西藏)《女娲造人》


在西藏画家边次的唐卡作品《女娲造人》中,原本女娲在画面中心,她所创造的孩子只有零星几个,画面显得单薄和平淡。评委们认为,几个孩子的数量不足以使女娲被称为中华民族之母。于是学术团队找到在西藏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画家韩书力帮忙,请他与藏族画家沟通对于画面的理解,最终呈现的《女娲造人》这幅作品中是数百个孩子包围绕着庄严的女娲,确有世间万物之母的感觉。

全国各地多民族艺术家共同参与此次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工程,还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

根据学术界展开的田野调查发现,盘古、伏羲、女娲、炎帝、黄帝、颛顼、尧舜禹以及仓颉等相关的历史遗迹遍布神州各地,在各民族中存在普遍的认同,且这些创世神灵的故事通过“图像叙事”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石达(西藏)《舜禹相禅》


通过神话谱系研究,学者们指出,中华创世神话中蕴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源流。中华民族系多族群“同出一源”,如黄帝、炎帝、蚩尤、刑天等在神话体系中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共祖;舜为东夷、禹出西羌等神话叙事,表现“夷夏同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宪昭说,目前的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我国各个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各民族对同根同源或共同祖先的表述在神话中颇为常见。诸如女娲作为女始祖,在汉族、布依族、侗族、仫佬族、苗族、羌族、水族、瑶族、彝族、壮族、藏族等30多个民族的神话中都有流传,而描述大洪水后人类再次繁衍、“许多兄弟姐妹成为不同民族”的神话故事更遍布大江南北。


展览现场


而近年来三星堆、良渚等文物考古的重大发现,与中华创世神话工程相互辉映。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教授谢继胜认为,中华创世神话与文物考古实现了相互印证,多民族共创中华文明史的内在逻辑基本可以确立。神话探源与考古推进交融衔接,彰显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中华创世神话的学术“扛鼎人”之一孙颙认为,中华创世神话的精神和当下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我们每一个人继承的文明基因里,都有黄帝那样一种宽厚,有大禹那样一种勇毅,有女娲那样一种灵巧而智慧的创造……”




作者:詹皓
编辑:詹皓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