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三年,
65岁的徐汇图书馆已经华丽变身,
在徐家汇源的核心地段,
一座书的殿堂——徐家汇书院(徐汇区图书馆新馆)崭新亮相
12月28日,徐家汇书院对外开放读者内测活动,邀约市民代表参观体验新馆并听取意见。通过线上预约,小编幸运地抢到了一个内测名额,事不宜迟,和小编一起去逛逛~
徐家汇书院在徐家汇教堂旁边,地下二层,地上三层,总建筑面积共18650平方米。在走进书院,映入眼帘的是宏伟开阔的巴西利卡风格的中庭空间,加上明亮的落地窗给人视觉上的第一个冲突,关于徐家汇书院的内部信息,很多报道都有叙述,小编在此也不过多赘述了,就当下参观后,认为的亮点与不足与大家分享吧。
在中庭内,矗立着一座巨型“光启之门”艺术装置,这是利用3D打印技术重现的土山湾牌楼,设计师运用数字化设计手段,对传统的土山湾牌楼形态进行解构、抽象化并重新生成,形成网格化镂空的新牌楼形象,体现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传统与未来的呼应。
与此同时,今年是徐光启诞辰460周年,“光启之门”,也内蕴着对徐光启的致敬,又蕴含对未来的期盼。作为中西文化传播的先行者,徐光启让徐家汇拉开上海近代文明的大幕。晶莹剔透的造型让大家眼前一亮,纷纷拍照留念。
提升改造后的徐家汇书院,有专门对一个少儿阅读区,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图书和儿童绘本,同时,通过运用卡通动物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元素进行彩绘装点,以最具童趣的方式邀请小朋友们畅游知识海洋,对书架、桌椅进行软包改造,量身定制儿童阅读空间。在右边的区域中,有不少孩子正赤脚坐在书堆里认真读书,就连这里的智能还书设备都是卡通的。值得一提的是,区域内还有一个沉浸式儿童剧场,为儿童打造互动性强的浸入式中英文儿童科普剧、故事剧及音乐剧等。
这是一间学习氛围拉满的图书馆,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在这里你会找回上学时,夜自习的怀旧氛围。徐家汇书院在保证馆内布局美观、满足消防疏散通道畅通的前提下,采用动静分离的原则,设置了足足800个阅览席,每层的各个区域都非常有特点。
第一层主“动”,读者们可以在东西公园内,一边喝咖啡一边阅读,二、三楼主静,可以在安逸的角落里看看书,也可以在相对空旷的借阅区认真学习,也可以面对落地窗,一边欣赏美景,一边阅读书籍。在第三层,竟然可以在户外哦!一抬头就能看到天主教堂,阳光、书香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温暖安谧、舒适温馨。
对于图书馆来说,丰富的书籍构成了知识的海洋。据工作人员介绍,全新的徐家汇书院里书籍都是增购的新书,而后也会根据开放的情况,不断进行调整,让读者们可以借阅到不同种类的书籍,像在八个主题不同的“光盒空间”内,就展示了建筑、教育、文学、传藏、工业、音乐、电影等主题的书籍,其中很多书籍都是典藏版的宝藏,当然这些书籍只能在馆内阅读,并不能外借哦,我们也倡议大家阅览时需要爱惜和保护哦。
除了环境和设施更加完善,书院的一大特点是智能化。在地下一楼,有全上海公共图书馆中首家启用的智能书库,藏书达8万册,由机器人根据芯片定位来精准取书。智能书库主要面向不到馆借书的读者,通过小程序可提前预约自己想借的书籍。机器人精准取书后,放在位于B1文创空间或大门口的自助借书柜里,读者无须进馆就可取书。
看了小编的介绍,是不是觉得亮点频频,除了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这些外,徐家汇书院还有很多“亮点”哦~喜欢艺术展和文创产品的读者们在这里也一定有所收获的!
图说:位于b1层的东西公园
图说:位于3层的文化展览
当然啦,内测中小编也注意到一些细节,也反馈给了图书馆哦:
虽然通过导览图小编把整个图书馆都逛了一圈,但其实,整个图书馆,书籍借阅主要是第两层,图书的分类在墙面上有标识,但是很容易就一走而过忽略掉,如果需要精准的找到类别图书,还是比较困难的。工作人员有反馈,目前这个部分已经在制作中,后面会在书架上端标识清楚,供读者查找。
图书众多,如何能够精准的找到借阅书籍也是很多读者非常看重的事情,但目前,徐家汇书院内,尚未有快速定位书籍和检索书籍的功能设备,这就对那些需要功能书籍的读者来说并不友好。当然,对于区级图书馆来说,这里更多的是休闲功能,如果读者又更专业的需求,可以去上图了。
内测首日,有很多读者代表远到而来,大家对于这个新书馆也送上了很多祝福,还有一些是徐汇图书馆的老读者朋友,大家带着3年前“小别离”时候借阅的书籍,在“灯塔”(用书籍堆砌的)前合照,表达对新馆正式开放的美好祝愿,“希望通过公共图书馆的阅读引领,不仅让阅读融入更多人的日常,更能让每个人都能在徐汇享受熠熠生辉的阅读时光。”
虽然还处于内测期,但小编已经预料到了,这个新图书馆一定会成为网红打卡地的哦~
Tips:目前图书馆尚未设置公共停车场,建议读者们乘坐公共交通前往,也很方便哦!
地址:徐汇区漕溪北路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