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学记团:让我们赴一场春日之约 - 周到

晨报学记团:让我们赴一场春日之约


2023-04-01 12:48

三月初的上海,乍暖还寒。早晚的风吹着还有些刺骨,羽绒服也还需穿在身,但小区里含苞待放的玉兰,公园里零星初绽的早樱,都在传递着春的讯息。让我们一起走出家门,赴一场春日之约!

3月12日,晨报学记团“社会观察家”研习营的小记者来到塘桥公园,种植花苗,打扫凉亭,采访公园园长,为这个春天留下一份美好。

相关报道刊于3月30日《新闻晨报》

种下一片“春天”

晨报小记者 方艺凝(上海市高安路第一小学 四年级)
如果说,春天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那么绿色便是绘就这幅画卷的底色。我喜欢绿色,不仅因为它象征着和平与希望,还因为它能为我们这座城市带来勃勃生机。3月12日,植树节的当天,我和学记团的朋友们来到浦东新区的塘桥公园,亲手种下了一片春天。
那天下着毛毛细雨,有点阴冷。我撑着雨伞,小心翼翼地走在被雨水打湿的公园小路上,生怕干净的鞋子会沾上花圃的泥土。好朋友见我这副模样,打趣道:“我们是来植树的,鞋子上不沾点泥,怎么算亲近过这片土地呢?”这话立马触动了我的神经。是啊!今天,我们不就是要和大地妈妈来一场亲密接触吗?
塘桥公园非常重视这次植树活动,不仅有园长亲自讲解要领,还安排了绿化师傅们指导我们实操。园长说:“我们今天种植的是杜鹃花苗。大家别看它们现在貌不惊人,如果今天种植成活,5月左右就能开出一朵朵艳丽的花,成为公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呢!”
拿到树苗和工具后,我和好朋友立刻在指定区域行动起来。我两手紧握铁铲,猛地用力下去,然而只撬动了泥土表层,挖出的小土坑远远无法达到种植要求。忙活了一阵,好不气恼。原来这几天非常阴冷,土质相当坚硬。
这时,一位绿化师傅走过来,我赶紧向他“求救”。只见他拿过铁铲,调整好姿势,看似轻巧地一铲,泥土就被翻了出来。我忙问:“老师,为什么您轻易地就能把坚硬的泥土翻开,我明明已经用尽全身力气,却每次都失败?”他开玩笑道:“这是有窍门的,要把泥土看成你的敌人、你的绊脚石,集中力量,一下子铲除它!”按照绿化师傅的指点,我重新调整好发力点,猛地向下一铲——嗨,我成功了!紧接着,松土、种树、培土、浇水……每个环节循环五遍后,我手上的五棵小树苗全部回到了大地妈妈的怀抱。我和好朋友击掌庆祝,好有成就感啊!
小树苗,虽然不知道我这位种植生手是否能让你们开花、结果,但我相信,在园丁叔叔阿姨的细心呵护下,你们一定会用勃勃的生命力,给游园的人们带来一片“春天”。
编辑点评:字里行间带着童真与孩子气,是孩子最真的表达。要记得在学习写作的道路上,留住这份“真”。

春日植树

晨报小记者 张予墨(上海市张江集团中学 六年级)
“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春天,万物复苏的好时节,我们相约在塘桥公园,开始了植树之旅。
领了工具,举目望去,满眼只有荒地,种树对此恰如雪中送炭。抡起锄头,应声而落。几锄下来,土粒迸溅,洞成,将树苗安入其中,用手擦拭额头的汗;改用镐头,几镐下来,地平,踩上去若如磐石。若此时不做些处理,数日之后,树苗定会因干旱而枯。于是,提起喷壶,大珠小珠落入土中,数秒之后,积水不现,就知水已沁入土中,便安下心来,去料理别的树苗去了。
此次活动,历经苦劳,却有所感触,在此记下。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今日之树苗,也要行十年之际方能成材。但若用人力伐之,未几,则树不存尔。此时间差距之大令世人警醒。地球乃各位赖以生存的家园,需有人护之。如果人类不加以保护地球上的资源,其枯竭之势将若迅雷,乃至不足以重生。故护人类之家园,守文明之根本为今日天下共议之题。
既然如此,我等又从何处入手?首先应从日常自身做起,譬如在出门之时以随手关灯为善,用纸应用尽,如厕之时少废纸张……以上之事皆看似不足挂齿,却为大计之本源,若光凭国家,则易成谈空说有。次之,以自身影响周遭之人。见破坏环境之举,应助他人窥见其重要性。若天下皆如此,大事何愁不成?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吾辈之任,应让子孙后代,有树可靠,有荫可乘,有木可用,此乃大计。望人人得以身体力行,以献己之力量!
编辑点评:这位小记者非常认真,写了数稿,还尝试了一版古文风。虽显稚嫩,但有模有样。最难得的是,有自己的思考,且做到了叙述说理有逻辑,非常不错!

让世界多一点绿

晨报小记者 沈雅桐(上海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四年级)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今年的3月12日,我来到浦东的塘桥公园,在这里与小伙伴们参与了一场植树活动。
我们先各自选择一块自己负责的区域,有一位园丁伯伯为我们做示范。只见伯伯先用铲子在土里挖了一个小洞,接着用钉耙扒几下泥土,再拿起一颗小树苗,摘掉下面的黑色塑料盆,把根部小心翼翼地放进洞里,再用钉耙把土填回去,盖住根部,小苗就种好啦。
一开始我觉得很简单,于是回到自己的种植区域种了起来:先挖洞,耙土,再放小树苗,填土。等一切做完后发现,我的小树苗是歪的,只能再重新种。几次下来,我累得腰酸背痛。想到园丁伯伯每天要重复这样的工作几十上百次,真的很辛苦。
种树结束后,我们还打扫了公园的凉亭,采访了公园园长。这次的活动不仅让我体验了动手种植的乐趣,还让我了解到多种树能给我们的地球带来很多好处,比如抵挡风沙,保持水土,清除空气污染,自动调温,制造氧气和消音等。我们要身体力行爱绿护绿,让世界多一点绿。
编辑点评:“让世界多一点绿”是个不错的主题,如何围绕这个主题来写呢?动手植树——多种树给地球带来的好处——生活中还能如何爱绿护绿,按照这样的逻辑来组织素材,主题就能更加突出。所以,最后一段可以舍弃掉第一句,把后面两点发散开来写一写。

春日植树

晨报小记者 陈语默(上海市继光初级中学 六年级)
今天是第45个植树节,我们来到塘桥公园,进行“爱绿植树,建设美丽家园”活动。
刚进公园,冷不丁地就和清新的空气撞了个满怀。阳光没有褶皱,它们覆盖在绿色的草地上,倾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青翠的小草,比赛似地生长,远远望去,浅绿夹着深绿,深绿掩映着浅绿,在阳光的抚摸下,显得格外光彩。迫不及待的情绪涌上心头,我们快步来到植树区域。
在薛园长的耐心讲解中,在园丁们的细心指导下,我们开始行动起来。有的弯腰挥动铁锹,有的趴在地上松土挖坑,有的小心地栽苗,有的仔细地撒种,有的主动提桶浇水。大家不嫌脏不嫌累,干劲十足地种下一颗颗绿色的杜鹃苗,洒下一粒粒小小的波斯籽。
一旁的薛园长说:“如果能成活,今年夏天,它们就能开花了。”我的眼前,彷佛出现了一大片的杜鹃花和波斯菊。我们的干劲更足了,五棵不够种十棵,十棵不够种二十棵。一位“卷王”更是不停地向园丁要更多的树苗,想要成为“种树之王”!大家其乐融融,尽情享受着春日的美好和快乐!一棵棵小树苗,是童年的笑,心中的乐,更是植树造林这个庞大概念中那渺小又真实的一份子。
看着一大片绿色跃然眼前,我和小伙伴们相约,待到今年夏日来临之际,再来看它们成长绽放!
编辑点评:这位小记者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热闹的植树场景。看得出来,小记者已经在琢磨如何把句子写得更“美”,这时候要注意,不要太过追求工整,少用形容词和概括性的叙述,多用动词和白描。

我的春日乐园

晨报小记者 姜莱(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小学 四年级)
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每个人感受到的春天就不一样,因此每个人心中有自己的春日。有人说自己心目中的春日是经常去的游乐场,有人说春日是自己那堆满玩具的房间,还有人说他的春日是学校的体育场,那我的春日是什么呢?是我们家小区里的小花园。
小花园并不大,它没有太豪华的设施,也没有很多争奇斗妍的鲜花,它只不过是一块小草地、一片小树林、一方迷你水池,以及一条由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乍一看,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当你静下来心来,会闻到大自然的清新。在静谧的夜晚,还能听到纺织娘的歌唱,小鸟在树上伴奏,青蛙在小池子旁打鼓,星星在天上观赏,它们组织了一场演唱会,欢迎我们的到来。有时候,也会看到地上的蚂蚁王国。它们正在召开一场盛大的会议,大概是在确认它们的新家地址。如果有耐心,可以观看注视着它们,不过,它们丝毫不会在意我的存在,因为在它们眼里,我不过是一个不能帮它们忙,只会偷看的怪物。
走着走着,会看到一棵矮小的果树。这棵果树,是整个小区居民的“团宠”。春日的下午,我和小伙伴们在果树下,一边玩耍,一边想象着到了夏天,树上的果实会是什么味道,盼望着有一天可以美美地咬上一口,甜蜜的不只是嘴,更是无拘无束的心灵。春天,总是让人充满着对未来无限的希望。站在草地上,时常会见到一群鸟在飞翔。它们那么自由地翱翔,它们的生活不被定义。看着飞翔的它们,我想,人生到底应不应该被定义,揭开问题答案的钥匙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小花园,不只是我的春日乐园,更是我的童年。
编辑点评:小区里不大的小花园,成为小记者经常逗留的地方,他在这里收获了很多的乐趣,还有自己的思考。要注意的是,文章写的是春日的小花园,但纺织娘是在夏秋两季“歌唱”,所以不能为了“文章美”而写。

我爱樱花

晨报小记者 蒋昕瑶(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 三年级)
春天来了,樱花开了。淡粉色的花瓣上略带丝丝乳白色的花柱,金灿灿的柱头好像金丝点缀般,显得那么娇嫩和可爱。
我爱樱花,因为它带给我坚强的感觉。樱花的盛开时节一般在二三月的初春,这时候的天还有些冷,我戴上围巾和手套去户外运动。寒风中的樱花,以盎然的生机给人带来春天的希望。漫步在公园里,一棵棵樱花树绽放出优美的花朵。我凑近闻了闻,樱花那淡淡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樱花是淡粉色的,有的还是花骨朵儿,挨挨挤挤的,好似在说悄悄话;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就像在观察大自然;有的已经全展开了,在阳光下舒展着身子。待到花朵全部盛开,成片成片的,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粉白的云彩飘在树梢。
樱花,春天里我最爱的一种花,虽花期不长,但一直唤我们向阳而行,永不放弃!
编辑点评:小记者不仅爱樱花的美,更爱樱花在乍暖还寒的初春中绽放的坚强和带来的希望。老师调整了一些句子的顺序。建议文章的逻辑顺序可以再梳理下:寒冷初春的清晨,遇见樱花——描写樱花(从一两朵的零星绽放,到成片的盛开)——喜爱樱花的情感和原因。

图/视觉中国

春天的使者——白玉兰

晨报小记者 胡钰清(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 三年级)
温柔的春风吹开了满树的玉兰,一朵朵玉兰花好像使出了整个冬天蕴藏的能量争先恐后地从枝头冒出来。
站在阳台上眺望远处的几株玉兰树,满树的玉兰花密密匝匝、层层叠叠,就像一片洁白的云朵飘浮在半空中,仔细瞧又像一只只、一群群想要展翅飞向蓝天的小白鸽。
我迫不及待地走进花园,静静地欣赏,只见玉兰花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灰褐色的外衣紧紧包裹着,就像一个个毛笔头;有的含苞欲放,如玉似的花瓣像顽皮的小婴儿使劲挤出毛茸茸的外壳探出脑袋;有的微微张开,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盏盏高贵的茶碗;还有的完全绽放,九片雪白的花瓣向外舒展着,像极了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都说“鲜花要由绿叶配”,说也奇怪,满枝满树的玉兰花却找不见一片绿叶。原来玉兰花的花苞、叶苞长在不同的位置,它们所需的生长温度也不相同,花苞所需的温度低,于是当第一缕仍夹杂着冬天气息的春风一到,花儿们就开心地要出来玩了。叶苞所需的温度较高,只有真正等到春姑娘到来时才会懒洋洋地钻出来。
啊!玉兰花,你的娇柔高贵、无暇独立唤醒了上海的春天。

编辑点评:这位小记者在描写白玉兰时,先远望,后近观,最后表达情感,逻辑顺序很清晰。毛笔头、小婴儿、茶碗等几个比喻生动形象,与众不同,很赞!特别是观察到白玉兰“鲜花没有绿叶”伴的情形,写出了玉兰花的独特。

又见春天

晨报小记者 余芊乐(上海市北郊学校 二年级)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天到了,一走出家门,我就撞进了春姑娘的怀抱!春天的阳光是温暖的,春天的细雨是温柔的,春天的微风是温和的,春天里的孩子是活泼、快乐的。
春姑娘来到小草身边,轻声对它说:“小草弟弟,快醒醒,春天来了!”小草揉了揉眼睛,看到四周仍然一片漆黑,它使劲向上钻了钻,看到了一个明亮的世界。
春姑娘来到小溪边,柔声对它说:“小溪妹妹,该醒了,春天来了!”小溪把冰面解冻了,快活地在那里弹起了钢琴。
春姑娘来到了大雁身边,轻轻跟它说:“大雁姐姐,春天来了,该回家了!”大雁抖了抖翅膀,飞向了南方。
又见春日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让我忍不住作诗感叹:“花红柳绿春日见,一片新翠在眼前。”
编辑点评:这位二年级的小记者一直坚持练笔投稿,为你的这份坚持点赞。小记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春姑娘的三个场景。老师建议你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写出春姑娘在上海的逗留。
图/视觉中国

春天里的植树日记

晨报小记者 冯启珵(上海市民办万源城协和双语学校 一年级)
今天是植树节,我和我的同班同学来到松江参加植树活动。
你知道怎么种树吗?首先,我们用铲子在土里挖一个洞;然后,把小树苗放进洞里,保持种球和土地的平行;接着,把土埋在种球上,把洞填满;最后,给小树浇水,挂上自己的小树牌。
老师给我们发了一张证书,鼓励我们好好保护地球。
妈妈让我站在小树旁,和它合个影。小树和我一般高。亲爱的小树,让我们一起茁壮成长!
编辑点评:一年级的小记者,不论是口述,还是动笔写字加拼音,老师都希望你多记录、多表达!

编辑点评:张智丽 王巍
注:本文图文由晨报学记团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晨报学记团
编辑:张骞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