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我们继续刊登4月的“我的妈妈”主题征文,感受下孩子们日常观察到的妈妈。
小记者文章刊载于2023年5月11日《新闻晨报》上
晨报小记者 肇晓奕(上海大学附属宝山外国语学校 七年级)
图/视觉中国
妈妈是很喜欢小孩的。每次人家推着婴儿车经过,妈妈都直接当着人家父母的面逗小孩玩,还不忘对我说:“你小时候也是这样的。”我在心中不耐烦地说:“少来了。”一面拉拉她的胳膊,别提有多尴尬了。她走时还不忘看几眼那小孩,好像我拉的不是妈妈,而是一个不肯离开玩具店的小孩。
然而身旁不是每每都有小孩的,她就把我当成小孩了。天天下班向被作业包围的我扑来,又要抱我,还直叫我“宝宝”,仿佛成为了一个围着妈妈撒娇的小孩。她对小孩的这种喜爱是我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的。
直到后来,我才逐渐理解了这种喜爱。
有一次,邻居的小孩在我们家吃午饭,吃完饭我俩还要去上课,妈妈马上在厨房忙活了半天,给我们做了两大碗拉面——被黄瓜丝、火腿肠覆盖的拉面冒着腾腾热气,上面还分别躺了两个扁扁的荷包蛋。我问道:“妈妈,你不吃点吗?”她笑了笑,温和地说:“我不吃,看你们吃就好了,快点吃哦!”吃着香喷喷的面,我突然想到,这种喜爱是对身边小孩的关爱。
还有一次旅游回来,那时已是晚上八九点钟了,我们一家坐在地铁上,又累又困,妈妈更是困得迷迷糊糊的,身子随着地铁一起摇晃。地铁上人很多,妈妈身旁有一位母亲,抱着个有些病怏怏的小孩,一旁还跟着小孩的哥哥,都有些倦了。我的眼也渐渐合上……忽然,只见妈妈站了起来,把座位让给了一旁的母亲和小孩。那位母亲忙向妈妈道谢,妈妈连声说:“没事没事。”站着的妈妈依旧很困,但她望向母亲与小孩的眼神中满是慈爱,她没有像平时那样去逗小孩,只是靠在一旁的杆子上,满足又快乐地睡了。当时的我看得很惊讶,顿时睡意全无,望着在座位上安睡的母子,再看看妈妈,我有些感动:妈妈对小孩的爱,已不再是单纯的喜爱,而是对世上所有母亲和小孩的博爱。
此时我才真正理解,妈妈对小孩的喜爱,是世间所有母亲都有的爱,是一种真诚、朴实而伟大的爱。
这位小记者能够从很平常的事件中提取和发现具有深刻意义的内容!感情真挚、以小见大,文章的立意很高!最后一段的分析可以再深入些,妈妈的爱其实是伟大的母爱、由己推人的无私的博爱!是纯洁善良的人性之爱!这是很深刻的内容,如果能点出来,就更完美了!
晨报小记者 郑皓元(上海市大华中学 六年级)
妈妈爱猫,从小就爱猫。对她来说,猫是生活中帮助自己排解烦恼的好朋友。有时对我有不耐烦的情绪,但对猫是绝对的乐此不疲。
家里有三只猫,一只亲戚送的虎皮猫,一只同事送的美短,一只妈妈捡的中华田园猫。当时妈妈把猫带回家时,我意识到她可能来者不拒,尽管后面再没有新添“猫员”。
妈妈每天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别的,一定是喂猫,喂猫还不止喂猫粮那么简单,她隔三差五就会做水煮鸡肉给猫吃。家里的一个抽屉放满了各种猫零食、化毛膏。据妈妈自己“苦诉”,一个月在喂猫上就要花掉百多元。
同事送的美短有个毛病,就是不爱喝水,不喝水就不上厕所,久而久之就成了病。是病那就得治。除了吃药以外,每天还要给它喂水。但这个美短似乎故意要和妈妈捉迷藏,一见妈妈过来,它就“喵喵”叫着一路小跑地钻到沙发底下不出来。妈妈也是聪明人,待在沙发边守株待兔,一声不吭。等到美短猫探出小脑袋,以为自己偷奸耍滑成功的时候,妈妈眼疾手快按住它,把它拎起来,抱到阳台上,用一根十毫升的针筒吸一点水,轻轻掰开美短猫的嘴,把水缓缓推入它嘴中,重复三次后还要给它喂点零食安抚一下,否则这只聪明的猫下次就是跳水里也不会让妈妈抓着的。这套流程妈妈每日要重复两遍,旁人看起来千篇一律,但只有妈妈知道,与猫的共处能洗去一天的疲劳,能让自己的脸上少一份愁容,多一丝微笑。
妈妈与猫是分不开的。她一天中不仅要照顾我,还要照顾三只上蹿下跳的猫。她一边给自己找麻烦,一边又从这麻烦中自得其乐。这看似矛盾,但实际上却包含着妈妈对猫的爱,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她爱猫,才愿意照顾猫,才愿意给自己找这些忙中有乐的麻烦,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这份对生活的热爱,是她爱猫的根源所在。热爱生活,生活也会爱你。
这位小记者在生活中观察细致、有思考,才能把那么多很棒的细节记录下来,生动地表现妈妈和猫的故事,语言运用自如,很有表现力!结尾不止于爱猫的描写,而是深入写出了妈妈爱猫的本质——对美好生活的爱!文章一下子立了起来,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非常棒!
晨报小记者 孙旖妤(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一中心小学 三年级)
文章开篇点题,也确定了清晰的写作脉络。接下来,外貌描写加上一个性格事例,最后一句话结尾,结构完整。这是写作前良好构思的必然结果,是练习写作的好习惯!
图/视觉中国
我的妈妈长着一头棕色的长发,一张鹅蛋脸,眉毛又细又长,身材纤细。不过你们可别被她美丽的外表所迷惑,她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定时炸弹”呢。
记得有一次,她给我布置了一页数学练习,我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做。我拿出草稿本,突然发现有一张我还没有画完的画,便立刻把数学练习抛在了脑后,开始画起了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妈妈正好路过门前,偷偷过来“监视”,发现我的异常,便“长驱直入”,来到我的背后准备“活捉”。
此刻,我还正在津津有味地画画呢,只听她大喝一声:“作业写完了吗?”感觉房子在震动,台灯在摇晃。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妈妈的定时炸弹“爆炸”了!她一把把我的画纸抢走,我战战兢兢地打开练习册做了起来,一场大战终于结束了。
妈妈真是一个时而温柔时而天崩地裂的炸弹!
语言虽显稚嫩,但很活泼有趣。随时引爆的“定时炸弹”是个不错的切入点。一个事例还略显单薄了点,如果还有个面上的交待就更好了。
【日常习作】
想象力不错,你对这件衣服的功能设计可以申请专利了!——这是本文最吸引人的部分。这种托梦的表现手法也很恰当,能够保证故事叙述合理流畅;细节推动符合逻辑,始终围绕核心主题,语言也很流畅。结尾老师帮你修改了下,感觉下有什么不同。
编辑点评:张智丽 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