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问快测老人饮食质量!肉蛋鱼吃得太少?牛奶喝得不够?提高免疫力需要这样吃 - 周到

十问快测老人饮食质量!肉蛋鱼吃得太少?牛奶喝得不够?提高免疫力需要这样吃


2023-05-17 19:32
我们平时有没有关注过老年人营养摄入好不好、够不够呢?今天,全民营养周开启,在“医学营养,健康基石”的主题活动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主任高键教授指出,不少的老年人肉蛋鱼吃得太少,牛奶摄入量也不够。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营养摄入量没有年轻人那么高,但是实际上老年人对营养要求的质量是比年轻人更高的。没有一种单一的食物会直接提高免疫力,人体的免疫力是综合营养摄入的一个结果,是需要每天摄入7大类、46种营养素才能形成好的免疫力。

专家们首先给出了十问快测,希望老年人们都来参加下,科学评估自己饮食质量。也希望子女一起来评估下父母的营养问题

☑️1. 饮食单调,食物种类有限

☑️2. 常常觉得没有食欲,吃得少

☑️3. 常常觉得食物没有味道

☑️4. 蛋白质(肉鱼蛋)吃得少

☑️5. 奶喝得少

☑️6. 蔬菜水果吃得少

☑️7. 因为慢性病,需要进行饮食限制

☑️8. 因为牙齿问题,会选择软烂的食物

☑️9. 常常忘了喝水

☑️10.经常忽略一餐

这十问你中招了几问呢?

高键教授分析,这10个问题代表了营养摄入不同的方面。

⏰如果有3个以上的问题回答“是”,就建议子女要关注一下家里的老年人了。

⏰如果你家里的老年人在10个问题里面有6个以上回答“是”,很有可能已经存在营养风险的状态,需要到医院去看一些营养科专科门诊评估他营养摄入的情况,避免老年人处在营养不良的状况下家人却没有发现。

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由于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口腔问题增多、服药等因素,老年人面临更加严峻的营养不良风险。数据显示,年调查分析显示中国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合并患病率为55%。同时,随着各类传染病以及甲流等季节性流感的来袭,老年人群的均衡营养补充愈显重要。

很多老人只吃小半碗饭,其实老年人摄入营养的质量要求更高。特别是,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以年轻人为例,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他每天吃60克左右的蛋白质。但是对一个老年人来说,中国营养学会的指南是推荐老年人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吃到每公斤体重1.2-1.5克。以前建议老人每天喝300克的牛奶,现在最新营养指南是推荐老年人应该要喝500克,而且最好是牛奶、酸奶交叉着喝。

另外,在最新版的膳食指南,每天推荐喝水8-9杯水。根据调查,很多人是喝不到,老年人比例就更低了,他们口渴的这种感觉比年轻的时候变得迟钝了,所以特别提醒老年人就是不能等到口渴了再喝水。

营养不良会加重患病者炎症反应,损害免疫功能,导致预后不良,老年人群尤其应该注重日常的营养管理,从而增强自身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合理膳食、充足的营养正是免疫系统强大的根本,营养补充将帮助加固身体的免疫防线。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要注重营养均衡,提升免疫力,提高对于疾病打击的抵抗力,这是维护健康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对于老年人来讲,日常要注意优质蛋白、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分的充足摄入,也就是要吃得到全面均衡的营养。老年人要合理膳食,增加肉禽鱼虾和奶蛋类,少量多餐。在身体不适或没胃口的时候,大多数人会选择吃稀饭、喝汤等,对于空巢和独居老年人来说,食品获取、储存和备餐也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营养素摄入无法满足人体对优质蛋白、钙、维生素等营养的需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主任高键教授表示,“我的建议是每天要达到15种,每周至少要达到22种以上。给老人补营养,需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和营养需求,做到三要——营养全,吃得下,好消化。”

在雅培主办的“医学营养,健康基石”的主题活动上,专家认为,需要扭转传统进食观念误区的基础上,为老人做好身体营养支持,必要时可为其选择适合的特医食品进行营养补充。全安素就能提供35种营养元素,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10岁以上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需要补充营养人群的营养需求。这类食品经过科学配方设计,安全有效地帮助身体摄入全面、均衡的营养。

当然,全面科学的营养补充不仅仅是老年人的“功课”。对于慢病管理和康复人群而言,个性化的营养支持也十分重要。

糖尿病人的营养摄入便需要时刻关注,因为他们的日常饮食会直接影响到血糖控制和病情发展。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在糖尿病住院患者中,存在营养不良或相关风险的患者超过6成,非住院患者中,营养不良发生率也高达3成。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主任高键分享道:“科学的营养支持贯穿疾病治疗的全周期。由于疾病会对人体造成一定损伤,治疗、用药也会影响患者日常饮食,导致营养摄入产生缺口,所以康复期患者比正常人对营养的需求更高。因此,保障充足均衡的营养摄入,不仅加快康复进程,而且帮助减轻患者内心不良情绪。在选择营养补充方案时医生和患者也要注意结合自身情况,有的放矢地补足自身营养所需。”


作者:陈里予
编辑:陈里予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