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6家社区食堂测评来了!物美价廉的饭菜、贴心的适老化举措、智能化设备……| 民生50+测评 - 周到

上海16家社区食堂测评来了!物美价廉的饭菜、贴心的适老化举措、智能化设备……| 民生50+测评


2023-08-13 19:30

近年来,上海各街道社区食堂建设风风火火,涌现出大批居民身边的贴心食堂。

这些食堂是什么样的?就餐者的评价如何?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他们最看重社区食堂的哪些功能?

日前,早上海老记团出动,和记者一起,寻访分布在本市不同地区的16家社区食堂,物美价廉的饭菜、智能化设备、适老化设施、干净优美的环境、便于社交的场所……借由这些社区食堂的现有范本,勾勒出未来心目中“最佳社区食堂”的模样。

饭菜价廉物美又丰富,一顿20元可搞定

民以食为天,社区食堂最受到关注的首先是菜品怎么样,好吃吗,实惠吗?

位于香烟桥路87号的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五分站社区食堂,早上7点刚过就早早排起了长队。

食堂早点供应花色多达21种,肉包、菜包、豆沙包、花卷、烧卖、杂粮馒头、生煎包、油条、麻球、南瓜饼……只需几块钱便可吃上一顿丰富美味的早餐,中晚餐同样有丰富的平价菜品。“素菜的价格区间是4到8元,荤菜是12到18元,同时价格不会影响菜品质量和分量,中午时分,在这里花上20余元就能吃上一顿满足的饭菜。”

敦化路的数读熊猫饭堂也很厉害,每天菜品不低于100个品种,每月口味推陈出新;“66梧桐院·天平邻里汇”,每天的菜品约60种,每天都有新菜肴供选择。价格方面,80%的菜品在6元至15元;持敬老卡,给予8.8折优惠。

为了更加适合老年居民的需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的长者食堂特别推出“半盆菜”, 适合老年朋友不浪费、节俭的生活习惯。四平路街道的睦邻小厨推出老年套餐,三菜一汤,仅14.8元……

社区食堂基本都可以使用敬老卡,对老年群体优惠。比如,天目西社区食堂办理会员卡可以享受8.8折优惠;60岁以上的社区老年居民可享受区民政部门下拨的2元补贴,享有“折上折”。

莘庄镇都市星城居委会食堂60-75岁的老人能打九折,75岁以上老人结算时打8.5折,一般吃顿饭20元以内……值得一提的是,该夏天免费送绿豆汤,令就餐居民倍感温馨。

智慧食堂高效便捷,可自动结账

如今的不少社区食堂走起“智慧食堂”路线,大大方便了老年居民们的用餐。

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五分站社区食堂就是如此。这里配备了芯片餐具、芯片结算台、智能结算终端等软硬件,智能化保温台能将菜品在55℃~90℃温度范围内持续保温,根据不同菜品标准提供不同温度,确保最新鲜的口感。菜品展示区的显示器终端,不仅能够查看对应菜品的单价,还将每道所盛菜品对应所含的碳水、蛋白质、脂肪含量等营养参数统统显示出来,居民看了也能吃的更舒心。

为加快服务速度、节省顾客时间,四平路街道睦邻小厨引入智能餐饮管理系统。食客把餐盘放在菜品的“数据读取区”上扫一扫,餐盘就录入相应菜品信息,结账的时候,结账台的智能感应区域可以一秒算出菜品总价。不需要收银员做任何干预,自动就可以进行结算。

友谊路街道的共享餐厅让食客自助选餐,“称重计费+线上支付”的模式,实现5分钟就能到吃到午餐:1分钟扫码、3分钟选餐、1分钟入座,高效便利,非常受老年人的欢迎。

食堂还有智能化显示屏可查看菜品信息,比如价格表、排行榜、菜品销售情况等。

天目西社区食堂同样安装了电子屏幕,显示各种菜品、菜价信息,方便老人选择。为了保障菜品质量和口感,添置保温设备,以保证菜品恒温。

还有的社区食堂善用互联网社群。比如,莘庄镇都市星城居委会食堂将居民集聚在微信群,提前2天发布菜品和价格表。

多种适老化举措,贴心又安全

在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五分站社区食堂,每天前来就餐的人中,60岁以上人群占比90%以上。如何让他们吃得放心、安全、方便?

首先,在地面整体改造时铺设了防滑地胶,让居民行走更加稳当。考虑到厨都是有着本帮菜餐馆的从业经历的,做到会烧能烧。总厨还经常叮嘱每个厨师,考虑到顾客多为老年人,食堂对菜品和米饭也格外花了心思。

部分浓油赤酱的菜会适当减少盐和糖的用量。在煮米饭时,也考虑了诸如老年人喜欢糯一些的口感这样的细节,方便老人咀嚼。食堂还会制作一些甜度较低、口味清淡的菜品,让老年人能够按照自己的身体需求进行选择。

此外,在天目西社区食堂内,配备了微波炉、冰箱等设施,方便老年群体处理饭菜;在敦化路的数读熊猫饭堂,还有着无障碍卫生间等适老化设施。

风雨无阻送餐上门,很受老人欢迎

社区食堂的送餐上门服务,普遍受到周边老年群体的欢迎。

比如,殷行社区睦邻小厨。上午10点,殷行社区助餐员小范冒着炎热酷暑骑上助动车,从睦邻小厨出发前往各新村,把一盒盒的午餐送到老人手中。这是一家由殷行街道委托第三方开办的为老助餐点,开设在殷行一村74号。

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冬酷暑,助餐点坚持每天为社区近300位老人上门送餐。该社区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大多是六层的老公房,没有安装电梯。助餐员抵达小区,跳下助动车开始爬楼,要把盒饭送到住在5楼、6楼的老人手上。

在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的长者食堂,有两辆专门为老人服务的电动配餐车,每到饭点,送餐师傅就带上餐箱,骑着配餐车出动了。

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五分站社区食堂,每天为老年居民中的行动不便者,送餐上门近260份;天目西社区食堂为辖区内170位生活不便的老人风雨无阻地上门送餐。

四平路街道睦邻小厨的送餐服务除了老年居民,还对周边居民和白领开放……

是社区食堂,也是社交小乐园

走访过程中,不少老年居民表示,一些社区食堂优美的环境,和周围配套的综合型设施,让这里成为他们的社交乐园。

比如,“66梧桐院”是徐汇区天平街道精心打造的社区食堂,是专门为社区老年朋友提供便捷服务的场所,梧桐院里除了食堂还有阅览室,可以看电影。下午食堂就变成了“书场”,爱好听评弹说书的老年朋友可以在这里享受一个下午的江南情怀。

友谊路街道社区的共享餐厅正在打造15分钟生活圈,除了目前的三个服务点,每日接待200~300名左右居民就餐外,下阶段将逐步推出烘焙课堂、健康食疗、食品就业技能培训等,打造出集“共享餐厅、休闲娱乐、文化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活动场所。

数读熊猫饭堂不仅有大厅就餐区,还设置了若干包间,方便老友们聚餐畅聊,社区居民家中招待客人伊可前往,但需预约。民生路的桃林餐厅也附设了两个小包间,同样需要提前预约。

在闵行区,有一家《老上海》杂志风格的社区食堂,每天只有一顿中餐,但春秋天可以在外露餐,颇有情调,适合畅聊会友。

新闻链接:

早上海头条⑤ 三菜一汤仅14.8元,早点多达21种,全自动结账……早上海老记团眼中的上海社区食堂

作者:徐妍斐 早上海老记团
编辑:徐妍斐
来源:周到
图片来源:早上海老记团 徐妍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