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能看见这个世界的光,但要努力做一个让心里充满着光亮的人。8月13日晚,一场名为“转角遇到乐光”的公益音乐沙龙在南昌路226号的新华书店·逆光226非视觉文化书店举办。音乐无界,让音乐带去力量,古典吉他演奏家苏萌、逆光226书店名誉店长韩颖、中国盲协文学委员会委员周忠尉在现场与盲人音乐爱好者展开交流,苏萌还即兴为视障人士现场演奏了两首经典吉他曲目——《爱的罗曼史》《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同时,现场也揭幕了由苏萌和逆光226联名发布的“萌萌兔”公益文创玩偶,让公益事业得以延伸。
在老洋房林立的南昌路,一家外立面全白的书店显得特别又吸睛。走近细看,才知道这是上海第一家残疾人友好书店——新华书店·逆光226非视觉文化书店(以下简称逆光226书店),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小的新华书店——37平方米。
店内不仅铺设着平缓的盲道,而且所有家具都没有棱角,还分布着沉浸式无障碍电影剧院等活动区,陈列着各种图书和文创作品,其中有盲文书,还有盲人作家作品以及残疾人工匠们的精美非遗艺术品。这是一家真正可触摸的非视觉文化书店,残障人士和健全人一样,能在书店里充分拥有阅读的自由。
当谈及书店为何起名“逆光”时,逆光书店名誉店长韩颖介绍,“逆光”意味着直面困难、向着光明和美好,希望能借此鼓舞正处于逆境的人,要记得向光而行。
而韩颖本人也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逆光而生,向光而行”。她曾以优异的成绩从师范大学毕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但因一场眼底病变,造成双目失明。在短暂的沮丧之后,韩颖选择勇敢地走出家门,拥抱更广阔的世界,由看书变听书,重返阅读世界,不仅努力取得了双学位,还热心投身公益事业,积极帮助别人。
嘉宾周忠尉虽然是一名视障人士,但他对生活充满憧憬,将文字化作自己的精神力量,著有诗集《我在明天等你》《你们就是我的眼》《写给生活的情书》和散文集《我是谁的风景》、《人生的思考》以及诗歌集《我的爱情不在巴黎》等。
同时,作为一位忠实的吉他爱好者,周忠尉坦言自己对音乐的喜好是与生俱来的,接受的范围也是非常的广泛,从流行音乐到交响乐,从通俗歌曲到艺术歌曲都喜爱尤佳。音乐对周忠尉而言,是让自己身心愉悦的最好方法,无论是处于人生低谷或遭受挫折,还是疲惫不堪,他都会选择将自己放进音乐里尽情地享受,振奋精神。
作为旧金山音乐学院史上第一位女性吉他教师,也是西方顶尖音乐学院第一位亚裔吉他教师,在当晚的公益音乐沙龙上,古典吉他演奏家苏萌也分享了她自己借助音乐的力量冲破人生逆境的经历。
作为18岁起就远赴海外学习和演奏至今的演奏家,“漂泊感”始终伴随着她的工作和生活。“小时候,我为了能系统地学习古典吉他。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往返于青岛老家和北京之间,成为了无数异地奔波的‘小琴童’之一。”苏萌回忆道,每当年少时辛苦的求学经历让她感觉坚持不下去时,只要手中握住吉他,触摸琴弦,感受音符跳动的旋律,那一刻,她仿佛找到了精神上的归宿,给予她内心的安定和继续拼搏的力量。原来,音乐,是真的可以跨越语言和地域,与内心世界建立链接和沟通的。
在逆光226书店,沉浸式无障碍观影活动区是视障人士平时最爱去的地方之一。虽然他们看不见电影画面,但以声音为眼睛,通过娓娓道来的旁白解说,影片中的人物动作、环境场景、故事脉络在耳边重现,借助想象力的翅膀,听懂电影故事、感受光影魅力。
在此次的公益音乐沙龙中,一段15分钟的电影《盲琴师》片段,正是用这种无障碍电影的方式,呈现给现场的视障人士。
为视障人士制作一部可以“听”的电影有多难?这得从韩颖的另一个身份说起。作为上海光影之声无障碍影视文化发展中心的创办人,韩颖自2016年起,就带领团队为视听障碍人士制作无障碍电影,至今创作解说词500多万字,制作无障碍影视作品近400部,通过影院、社区、网络端,温暖着数以万计视听障碍观众耳边的光影世界。
“一部90分钟的普通影片,可能需要我们花费100多个小时去完成无障碍化制作。”韩颖介绍:“制作一部无障碍电影的程序相当复杂,首先需要进行选片,因为并不是每部电影都适合做成无障碍电影;解说词撰稿是制作过程的重中之重,这对撰稿人有一定的要求:严谨的逻辑能力、扎实的文字功底,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毅力和共情力。解说词需恰到好处精准简练,音画同步,朴实流畅。解说词经由专业解说人的录制,以美好的声音呈现,随后是后期合成和审片……”
韩颖说:“残疾人不只是受助者,我们也可以成为助人者。”光影之声的制作团队中有轮椅尚的撰稿人,同时还有一支“VIP”(即视觉障碍者“Vision Impaired Person”的英文缩写)好声音队伍——大家“残健携手”,共同创造着爱与美的奇迹。
曾在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皮博迪音乐学院师从世界吉他大师曼努埃尔·巴鲁艾克学习的苏萌,坦言自己深受这位恩师的影响。“他会把自己丰富的表演经验传授给学生,让演奏者更加注重在舞台上情感的表达。”苏萌说,成为教师后的自己,课堂上或多或少也有着恩师的影子,相比于理论的阐述,更倾向于直观地演示,希望将音乐所表达的画面和色彩传递给听众。
在苏萌眼里,音乐,是演奏者表达自我、沟通心灵的媒介,“不同乐器给人不同感受,但吉他是离心脏最近的乐器。”每次演奏单纯靠自己的手指触碰琴弦,通过袅袅乐声,将内心的感受、正能量的情绪传递给更多人,音乐也成了她与听众乃至世界彼此沟通、互动的纽带。
“虽然,视障朋友一开始接触吉他的时候,背谱、识谱会相对困难一些,但是只要熟练之后,就会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苏萌解释,古典吉他是一种便携、易上手的和声乐器,不仅功能全面,可独奏也可重奏;表达形式多样,可快可慢,各有韵味。作为一种“全民”乐器,古典吉他还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全国至少有2000万爱好者。
此外,为了更好地帮助视障朋友享受古典吉他带来的丰富情感体验,苏萌有意将全球闻名的奥斯汀吉他协会的盲人吉他教程翻译成中文,让更多的人突破黑暗的限制,挑战自我,去感受,去拥抱这广阔而缤纷的世界。
聊到此次联名公益文创玩偶“萌萌兔”,苏萌表示这是一种缘分。苏萌本身就属兔,再加上今年本就是兔年,又即将迎来中秋时节,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萌萌兔”的诞生。“兔”不仅是聪明机智的代表,它也是与人类的生命,人们的美好希望密切相连的象征祥瑞的动物。萌萌兔是由崇明木棉花手工社亲手缝制的文创玩偶,同时,每卖出一只萌萌兔,就将从收益中拿出9元捐赠给上海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崇明木棉花开手工社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业从事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崇明土布非遗项目,并通过带动残疾人、困难妇女制作崇明土布手工艺品,帮助其增加收入的民非企业。同时,手工社还获评了全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上海优秀女性社会组织等荣誉。在创作过程中,他们特意将形象的重点放在长长的耳朵上面。因为视障人士感知世界和健全人欣赏音乐都是通过耳朵的聆听。苏萌和逆光226书店希望该款联名产品能让所有人都消除彼此之间的障碍,共同用耳朵去聆听音乐的美好,共同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