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各个地方都有它的身影——梧桐树。上海有好多故事就发生在梧桐树下。我童年时,夏天在梧桐树下纳凉、看书、写字、跳像皮筋、捉迷藏等。
上世纪70年代,全国各个城市以居委会所辖的街巷为单位,为开展群众的文化、娱乐、教育活动,成立了“向阳院”,是那个时代独有的精神坐标。记得几张小板凳就在梧桐树下围坐成一圈,拥有了一个别致的小课堂,大家读报纸、听广播、唱红歌、讲故事。老师、学生一起互助学习。谁家买电视机了,一定是放在院子的梧桐树下,把电视机放到一个高台上,邻家们老的少的一起来看电视节目,特别是看中国女排,每条街巷都会发出呐喊声,为女排加油。晚上在马路边的梧桐树下,一群年轻人围着四喇叭录音机听邓丽君的歌《小城故事》,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一切仿佛就在眼前。
上海梧桐树最多的马路就是浪漫小资风情的衡山路,1922年建成时,这条马路叫贝当路,转眼间,时光已近百年。衡山路上有整整四百多棵法国梧桐。两旁都是有故事的老洋房,格调幽静富有名气。南接商业中心徐家汇,北邻时尚购物街淮海路。
衡山路41号的设计风格融入了古典美与现代美。西湖公寓原名华盛顿公寓,地处衡山路303-308号,是“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显示了悠远的历史和不菲的身价。衡山路还有些具有特色的小店,面积小但品位不俗,吸引着不少中外游客。衡山路8号是老洋房创意园区,也是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红色清水砖瓦,优雅的白色门窗,屋顶还有塔楼和指针,还原了欧式文艺的风貌 。往里走能看到一座老式水塔,前面的水池作为一道镜面,成为亮丽的风景线。走在衡山路这条不宽的马路,干净的街道、浪漫的梧桐林荫,堪称上海最美马路之一。
梧桐树像威武的哨兵站立在街道的两旁,像是守卫着上海这座城市。春天的梧桐树枝条上开始挂满了绿叶。夏日长满葱葱郁郁的梧桐树叶,为人遮挡阳光。深秋深深浅浅的梧桐树金黄叶子落下,满地格外动人。冬天梧桐树叶变成光秃秃的枝干,但仍挺立在寒风中,似乎体现上海这城市永远在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