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暑假,晨报学记团的小记者们非常活跃,参加了诸多活动。打卡上海书展,对话儿童作家、夜访飞机医生……收获满满经历,一起来看小记者们的见闻与感想。
小记者文章刊载于2023年8月24日《新闻晨报》上
少年儿童出版社新书发布会
8月下旬,由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的“在童话王国徜徉宇宙——迟慧‘呼啦呼啦星球大探险’系列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书展的东阳光篷(少儿馆)举行。晨报小记者来到现场,聆听儿童文学作家迟慧老师和插画师赵燕老师带来的讲座分享,并向两位老师大胆提问,积极互动。
通过采访,小记者们了解到,迟老师创作这个故事的核心,是关注当代少年儿童的心灵成长,引导孩子如何面对逆境、学习爱的能力,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性,敢于梦想和尝试。她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图书,丰富孩子们的“成长营养”。
晨报小记者 洪宥暄
晨报小记者 贾友寒
(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 六年级)
经过一趟略感疲倦的飞行,乘客们缓缓走下飞机。此时此刻,除了整理机舱的清洁人员,还有谁同样为大飞机们进行着“幕后工作”呢?8月11日晚上,我来到位于虹桥机场附近的春秋航空维修工程部库房一探究竟。
走进一间会议室,只见红色标语贴满了一整面墙。“上班不操心,下班心操碎。”“百忙千忙,不抓质量是瞎忙;千苦万苦,不抓质量会更苦。”这些标语仿佛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忙碌的工作者们:质量最重要!
片刻休息后,维修工程部的老师们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走进会议室。我们的探访主题揭晓——“飞机医生”。
“飞机医生”,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给飞机看病的医生。这是一门不常被人注意到、却十分重要的职业。当乘客离开机舱,清洁人员完成工作时,机械师与工程师就二人合作,拿着工卡,按照规定线路对飞机进行严格的检查。千万别小看这些检查!一个螺丝的松紧就会关乎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可想而知,“飞机医生”的工作需要多么严谨。
“严谨”一词,是“严格”与“谨慎”的组合。介绍完“飞机医生”的工作后,老师随即带我们参观了材料库房和工具库房。所有的材料都配有射频识别标签,按照大小和使用规律整齐地摆放在一排排架子上,便于查找取用。工具库房中,大部分维修工具都竖直挂在墙上——它们是依照式样型号分类的。看着这些井然有序的工具和零部件,我不由想到:看来给物品分类就是一门大学问啊!
一组活动结束后,我们回到会议室。我重新打量着墙上的标语,对“严谨”二字有了新的体会。它是一种胆大心细、井井有条的作风,也代表了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对于“飞机医生来”说,“严谨”关乎乘客与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严谨”同样关乎我们做事情的效率与成败。
晨报小记者 王奕涵
(上海市闵行区田园外语实验小学 三年级)
昨晚,我在房间里发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事情——我房间里的书竟然在夜里开起了派对。
深夜,我正睡得香,忽然被一阵声响给吵醒了。睁开迷糊的眼睛,我看见我的书都变成了一个个特别可爱的小精灵。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跑出了房间。我也赶紧悄悄地从床上爬起来,溜到门口偷偷往外看。
原来,书精灵们正在开派对呢!他们有的在玩各种游戏,有的在举行运动比赛,有的在唱歌跳舞,还有的在画画,好热闹啊!我好奇地把目光投向了玩游戏的书精灵们。看看这边几个,他们正在跳房子,看看那边几个,他们正在花样跳绳,再看看远处,还有几个在跳皮筋。再看楼梯上面,天哪!他们正在演音乐剧呢,名字叫《小丑罗布》。有一个小丑叫罗布,他每走几步就会摔一跤。罗布去商店买鸡蛋,一边走一边摔跤,鸡蛋都打碎了。
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书精灵们纷纷转头看向了我。我顿时觉得有点尴尬。我以为他们会很害怕,但他们并不害怕。他们开心地向我走过来,邀请我跟他们一起玩。我和书精灵们跳了会儿房子,唱了会儿歌,又画了会儿画,开心极了。
太阳升起来了,书精灵们一个接一个地跑回我的房间,跳上书架,又变成了一本本书。
吃早饭的时候,妈妈笑着问我:“娜娜,昨天你和书精灵们玩得开心吗?”
天呐,妈妈为什么会知道我的秘密?
图/视觉中国
晨报小记者 陈家豪
(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 五年级)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杨浦人,对于杨浦的一草一木,每一个地方,我都很喜欢,尤其是有一个地方,它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流连忘返。它是全球留存最长的滨江工业带,有10多万平米,20年+历史老厂房,它汇集了多个“中国最早”“远东最大”……它的每一栋建筑都是浓缩的中国近代工业史,它是浦西最长的滨江海岸线,它就是我们杨浦的新地标——杨浦滨江。
我喜欢杨浦滨江上的“渔人码头”。它的原址是江浦路鱼市场,始建于1938年,拥有当年“中国第一鱼市场”之称,曾是上海叫得响的老鱼市场。与旧金山的渔人码头一样,在失去了码头功效后,经过精心的规划,它转型成集观光、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的休闲地标,占据上海中轴水脉,名字简单霸气——“东方渔人码头”。
我喜欢杨浦滨江上的“绿之丘”。它原为烟草公司机修仓库,始建于1995年,前身可追溯到1920年由怡和洋行建立的怡和冷库。怡和洋行是最早进入上海的外资洋行,曾与汇丰银行、沙逊洋行、太古洋行合称“外资在华四大集团”。
如今的“绿之丘”,由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改造设计,因为一条环绕树的双螺旋楼梯,以及其他被绿植“镶边”的楼梯围栏而火遍各大社交媒体。整栋建筑纵向延伸,穿插交错,如果游戏“纪念碑谷”有现实版,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吧。
我喜欢杨浦滨江上的“卡其乐园”。它的前身为日本纺绩株式会社所属的大康纱厂,于1921年建成,也是杨树浦地区规模最大的棉纺厂,1950年更名为国营上海第十二棉纺织厂,至1998年关厂,历经78年历史。
如今,这座昔日以制造卡其布闻名的“卡其大王”变身为“卡其乐园”,公园里创意性地融入了“纺织”概念,弯弯曲曲的灌木层仿佛一个意趣盎然的编织迷宫。沙坑、攀岩等设施,深得我们小朋友们的喜爱。
我喜欢的杨浦滨江,从芦苇飘荡、高耸塔吊的“工业锈带”,到亲水、工业风、设计感爆棚的“滨江秀带”,从2019年首次开放杨浦大桥以东2.7公里,到如今杨浦大桥两边5.5公里贯通,已然成为上海工业旅游风景线中的“最美滨江”。
欢迎各位朋友到我喜欢的地方——杨浦滨江来走一走看一看。
图/视觉中国
晨报小记者 马博凡
(上海市徐汇区爱菊小学 四年级)
它们仨又瘦又小,一只黑灰相间,一只身体白色,额头上有一块黑斑,还有一只全身白色。我最喜欢纯白的那一只。它长着一双水灵灵的棕色大眼睛,湿润的小鼻子很是秀气,嘴巴虽小,但是长着锋利的尖牙,一个又粉又嫩的小舌头只在进食的时候可以看见,毛茸茸的身体配上短短的尾巴,就叫它“小云朵”吧。
“小云朵”胆子很大,第一次见我竟然没有被吓跑。另外两只胆子比较小,见到我会被吓回猫洞。自然而然,我和“小云朵”越来越亲近。
小野猫在户外都是饱一顿饥一顿,风餐露宿,非常可怜,我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猫粮给三只小猫吃。每当我晚上带着猫粮走向它们所在的楼梯时,两只胆小的猫立刻跑回猫洞,“小云朵”会保持一米的安全距离,警惕地看着我。我缓缓把猫粮撒在楼梯上,“小云朵”一步、两步、三步,靠近美味,然后开始干饭。它“嘎嘣嘎嘣”地咬着,吃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用呆萌的眼神望着我。坚持了半个月,我和“小云朵”慢慢混熟,便心血来潮问它:“我是不是你的好朋友?”“小云朵”竟然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小脑袋,真让我太激动了!难道它真的能听懂我的话?这下更加坚定了我照顾它们的决心,即使刮风下雨,也不例外。
在和小猫相处的快乐时光中,我交到了新的朋友,它们也有了美味的猫粮填饱肚子,这就是生活中的美好吧。
可突然有一天,只有两只小猫留守在楼梯,并没有看见“小云朵”。至此以后,就再没看见我最好的朋友。我有些伤心,每天去喂猫的时候,依然很盼望能够再次见到“小云朵”。也许它去旅行了,也许它被好心人收养了,也许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我又能和“小云朵”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