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的羊肉烧酒


朱岭

关注

七宝的羊肉,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与七宝大曲成了比翼齐飞的有机的集合物,即七宝大曲发展的同时也郁勃、推动与促进了七宝羊肉的销量。

那时候七宝地区气候温和,水源丰沛,草木茂盛,适宜养羊。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七宝农民普遍饲养山羊和湖羊。那些散养在茵茵碧草、郁郁青翠丛中的羊群,好似一堆堆滚动的白银,又像流云飘落到大地,一片片,轻柔洁白;一群群,飘飘拂拂。上世纪1912年和1931年先后开业的潘复兴菜馆与四如春菜馆,羊肉就特别有名。此外,当年七宝有十多家茶馆,许多爱孵茶馆的男人都有早起的习惯。

在七、八十年代,就笔者所见,尤其在冬季,民谚道“冬令进补,春天打虎”,他们往往先到茶馆喝茶,接着就去七宝“天香楼”酒店或七宝“宝丰饭店”,饱餐饫食一顿新鲜甘美的羊肉烧酒。羊肉既是餐桌上美食又是一味补品。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羊肉具有“暖中补虚,开胃健力,滋肾气,养肝明目,健脾健胃、补肺助气”等功效。

俗话说:“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民间认为,羊肉烧酒的最大功能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故而有“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之谚。羊肉性甘而温属热,既可上天子之席,又可入贩夫走卒之口,不似鲍鱼海参,盘踞庙堂价昂而局限性大。羊肉从肌理到气味以至于口感,皆可上得庙堂下得平房,外柔内刚,那脂膏凝冻,柔滑冷冽,香酥入骨,参差期间,是谦冲温婉的君子肉。啖着可口的羊肉,烧酒一瓯,欣然独坐,醺醺然、陶陶然也。烧酒之于较寒冷的清晨正是驱寒的佳酿、暖心的美味,难觅俦匹,大有孔夫子“有美玉于斯”之慨。

而白切羊肉之于男人则正合口味,其香郁郁,其味馥馥,是滋补身体的佳品,驱寒暖心的上品,酒肉搭配的绝品,可谓适销对路。或来盆羊杂碎,或来盆羊肝,或来个羊腿,或来碗羊肉汤面,个个吃得津津有味,人人嚼得吱吱有声。羊肉最难处理的是它的膻味。七宝宝丰饭店师傅将脆生生的白萝卜和甜滋滋的红枣放进羊肉锅里一起煮,经过数小时的小火慢炖后,汤料里的味道慢慢渗入到羊肉里去,同时羊肉的膻味也渐渐散去。酒与肉,将自己体内点起火来;肉与酒,使自己的一天首先从早晨乐陶陶肇始,简直如圣人闻韶乐,三月不知其它肉味矣。一时间,酒精味羼杂着羊肉味,在七宝宝丰饭店和天香楼的上空袅袅升起。七宝的白切羊肉以百年前小张更浪张永华、张文良父子所制最为正宗。张永华12岁时在七宝北镇东塘滩孙姓羊肉庄当学徒,26岁起自营羊肉摊于七宝蒲汇塘桥南堍,为七宝名产“七宝羊肉”创始人,所庖煮羊肉具有酥而不烂,肥而不腻,皮韧肉酥,香而不膻,糯香可口的特点。其子张文良,子承父业,衣钵相传,并有所创新,改进烹制工艺,自创羊乳饼。七宝羊肉至张文良而名声大振,因此,张家羊肉生意兴隆,常常是一炷香还未烧完羊肉已售罄,故而,人称“一根香”。其斩羊肉一刀即准,又得“张一刀”之诨号。

当年七宝羊肉之所以有口皆碑、遐迩闻名,是由于选用本地或浙江平湖、沈塘、乌镇等地之羊,羊龄在一年左右、沿口长两颗牙齿的上好山羊,身胚不到四十斤,所谓“三季吃青草,冬季食稻草”,庶几可称原生态的绿色食品。然后,将收购之羊不立即“磨刀霍霍向猪羊”的予以宰杀,而是先喂以精饲料,使之膘足肉厚,才有资格献身俎下。宰杀者其取雏年羊龄的山羊或绵羊活杀现煮:陈汤烧开,将整只羊下锅,羊体不能翻身,然后在锅中加入一碗老汤糟卤,锅盖上面重压石块,烧熟后闷锅至翌日;不致漏气,经烧、煮、焖、煨等工序;起锅时不掺冷水,保持原汁原味;出锅后乘热抽去羊的身子骨,不冷藏,不加任何佐料,平放摊开在砧板上,让其自然冷却并保持形状不变;出骨时,手不蘸冷水,从而形成七宝羊肉的色、香、味、形的特色。此时,羊骚腥气荡然无存,而羊肉中应有的诱人鲜味被挖掘得淋漓尽致,发挥得恰到好处。红烧羊肉当年在七宝亦小有名气。它用小锅烹饪,配调料讲究,内有冰糖、茴香、桂皮、甘草、酱油、红糖、红枣、胡葱、生姜、黄酒、白萝卜等。出锅后的红烧羊肉,浓油赤酱,咸中带甜,酥中带香,绵软舒爽,口感十足。七宝市民习惯用百叶包羊肉蘸酱油佐土烧酒,俗称“羊肉烧酒”。

那么到底七宝羊肉的妙处何在呢?其皮色如白玉,形状半透明;其口味嫰、鲜、香、肥而不腻、酥而不烂,口感鲜美,尤其是其腹部的羊肉味最佳。

绍兴有句俗话:“一两黄汤四两福”,将酒尊为“福水”,意思是有福之人才能享用。“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如果说啤酒使人爽口,黄酒使人温暖,红酒使人浪漫,那么,白酒则让人暖心而热烈。高度酒烈火烧心,烧得热血沸腾,慷慨激昂,壮怀激烈,从而可渲染氛围,可调剂情绪,可有助谈兴,可排除心中块垒。这种“感性饮料”,一杯入口,暖气洋洋,浑身燠燠,万虑皆消。肚子的温暖,也是人世的温暖。

他们浅斟细酌悠悠然喝上两盅“空杯尚留满室香”的七宝大曲,“夏天喝一盅暑气顿消,冬天饮一杯寒气尽散”,再来上一盘一块块切得均匀整整齐齐糯软温润的七宝羊肉,盘子里发着微微的热气,好啦,犹如干柴遇到了烈火,“嘭”的一声,马上烈焰熊熊,大有过屠门而大嚼之瘾;你的牙齿会不停地咀嚼,舌头会翩翩起舞,舌尖上荡漾着极其馨香滋润的美味,这是一天中最享受的时刻、最津津有味、咂咂有声的早餐了,口餍腹满,陶然而忘机。他们奉行“辛苦铜钿快活用”的原则。吃热了,脱下帽子,露出热气蒸腾油光光的脑袋继续干杯,有当年晋朝“七林竹贤”好汉之豪气干云。虽然平素有的是平平淡淡的水日子、举步维艰的难日子、缺衣少食的愁日子,风雨飘摇的苦日子;但今天,却是实实在在的美日子,大饱口福的好日子,绝不能错过!酒友不对路,心中别样苦。好男儿既志在四方,又饮在酒坊。一扬脖,杯见底。酒助英雄胆。有的还不过瘾,于是铁血豪情,撸胳膊挽袖,边喝酒边豁拳行令,拿出煮酒论英雄的气概,“哥俩好,五魁首啊”之类的陈词滥调,口中念念有词,吆五喝六,两三分醉气,五六分傻气,七八分豪气,九十分胆气;情绪高亢激昂,骋豪情于桌上,论英雄于酒间,比豪情于餐桌,非得赌个输赢不可,喝得醉醺醺,麻酥酥,人也就飘飘欲仙了,大有“生命诚可贵,人格价更高,若为斗酒故,两者皆可抛”之豪气。直教人看得情自难抑,恨不能与其一道浮三大白!窃以为,在所有吃吃喝喝之中,相谈投机是最好的开胃菜,这样的开胃菜越多越好。与有投机之人一起啖酒,不管吃什么都好吃。所以,有人出门是相公(穿戴整齐)酒后是关公(酒多脸红),回家时是济公(七倒八摇)。

张潮在其《幽梦影》书中说道:“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一派铮铮豪语!豪爽之人大都嗜好“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属于“离酒不成书”《水浒传》中的绿林好汉们;而那些官佐商贾、市井坯子、酒肉朋友爱好猜枚行令、吆五喝六,属于冯梦龙、凌梦初的《三言二拍》;耽爱薄酒一樽,淡茶一盏,小菜一碟,围炉夜话,谈诗论文的,属于《儒林外史》中的文人雅士;开着小车,搂着小蜜,喝着小酒,点着小钱,那属于当代小说中的常规场景。当然也有嗜酒者因贪杯,频频仰脖灌下,由薄饮到酣饮再痛饮乃至狂饮;由开始喝酒时的豪言壮语,继之的花言巧语,一会儿的胡言乱语,再到自言自语,最后的不言不语,“飘飘羽化而登仙”,乃至“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如此一来,七宝大曲的销量也上去了,也享誉遐迩了,再加上天长日久颇为可观的羊肉热销,于是乎,七宝的白切羊肉也渐渐名声鹊起、四海杨波。如今在上海市郊,真正被人称道的羊肉仅四处,一是七宝,一是周浦,一是高桥,一是庄行。

                                                                    

2023-12-27 21:47
作者:朱岭
编辑:朱岭
来源:申活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