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岗位“职”等你来,现场直播带岗,还有“猎头天团”揭榜挂帅…上海首届人力资源服务洽谈大会召开 - 周到

2万+岗位“职”等你来,现场直播带岗,还有“猎头天团”揭榜挂帅…上海首届人力资源服务洽谈大会召开


2024-01-12 17:57

小董是上海剑桥学院大四的学生。今早6点多,小董就带着简历,和妈妈一起拖着大大的行李箱从杭州坐上火车出发了。8点多一到上海,就直奔世博展览馆。

上午九点,世博展览馆里已经人头攒动,上海市首届人力资源服务洽谈大会今天在这里召开。

大会以“汇聚英才·激发动能”为主题,除了长三角人力资源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论坛、人力资源服务供需洽谈对接展示、重点企业现场宣讲路演之外,2024年首场长三角地区大型人才招聘会也在这里举行,805家单位参与现场招聘,共提供2.15万个招聘岗位。

“招人不难,招到合适的人还是蛮难的……”

与以往不同,此次招聘会紧紧围绕着上海的产业布局,现场设置了三大先导产业、六大重点产业、长三角地区企业和教科文卫等四个招聘专区,并安排部分企业现场进行直播带岗。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这些先导产业的相关岗位成了求职者眼中的“香饽饽”,不少求职者在展位前投递简历,咨询洽谈,争取面谈机会。

“今天一早,我们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简历。是一位父亲替还在日本留学的儿子投送的简历。专业还挺对口的,我们公司在日本也有研发中心。”

安世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招聘部朱洁介绍说:“我们这个研发中心其实是有一个用人痛点的。我们在当地招的一些半导体人才,和我们国内的研发总部的沟通是有一些障碍的。我们也一直想引进一些中国留学生人才,在当地工作的话,正好打破当前这个痛点。”

作为半导体企业,安世开出的薪资也相当诱人。“比如模拟工程师,通常一个比较好的模拟工程师如果他的工作年限是5-10年,他的年薪大约是60-80万元,如果是10年以上更加资深的,基本就是百万年薪了。”

但因为人才稀缺,竞争激烈,仍然面临着很多用人缺口。“随着我们公司的研发、创新,包括生产制造的部署转移,我们对人才的需求也慢慢从国外转到国内。我们目前希望在国内招的各类岗位大约有100多个,希望通过今天这个平台能够收获一些优质的人才。”

“招人不难,招到合适的人还是蛮难的。”这是不少企业人力资源们的感触。

心态平了、学习能力强,应届生也成了“香饽饽”

小董还在上海读大四,学习数字媒体艺术的她,“希望找一份适合我的工作”。对于“适合”二字,小董赋予的定义并不多,“和我的专业匹配,我可以胜任的工作就好。”至于工作地点、是否名企,甚至薪资都没有过高的期望。

“今年求职者的心态平和了很多。”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人事裴女士透露,今天一上午已经收到了50多份简历,求职者尤其是一些学生的期望值没有那么高。“去年我们在面试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期望薪资很高,尤其是一些学金融、互联网或者房地产类的,动辄要求20万元左右的年薪。今年在交谈中就发现学生的期望薪资下降了不少,15万左右的年薪他们也能接受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过往常常被吐槽缺乏工作经验的应届生也成了“香饽饽”。

“从去年开始,我们就不断走进校园,开展校园招聘。希望能够招到更多年轻人,补充更多新鲜血液。现在的大学生素质都很高,学习能力也强,整个公司的导向就往校园去招了。”

裴女士还特别举例,上午就接待了一位浙江大学法律专业的研究生,昨天刚完成答辩,今天就赶来招聘会了。“交流下来发现他的综合能力很不错,虽然专业和我们现场发布的岗位并不匹配,但我们集团还有人多其他岗位有用人需求,我们也有法务部,所以,我们还是留下了他的简历。日后再做进一步交流。”

“猎头天团”揭榜挂帅,长三角人力资源服务联盟

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业历经四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政府部门主导培育、行业协会规范自律、业内企业共同发展、创新的“上海模式”。

本次大会为人力资源机构和企业牵线搭桥,进一步加速了资源匹配链接,畅通了产业链合作渠道。上海外服(集团)、中智、外企德科、万宝盛华等107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精心布展,“猎头天团”们共吸引600余家重点企业参会,供需双方面对面洽谈、零距离交流,达成合作意向77项,项目金额46.2亿元。

开幕式上同时发布了2024年度本市重点人力资源服务“揭榜挂帅”项目,涉及灵活用工、高端猎才、服务外包、数字化平台、出海业务、项目咨询等多个领域。

据中智股份运营管理部部长张晖介绍,本届大会,中智带来了三个“揭榜挂帅”项目,“答心”是其中之一。

职场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答心”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员工EAP服务解决方案,整合各类专业身心健康资源,为员工提供一系列高质量的心理自助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预约系统,“让每一个职场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口袋心理援助。”

活动现场,长三角三省一市公共人才服务机构“共建长三角人力资源服务联盟”正式启动,旨在进一步健全四地公共人才服务机构合作机制,推进三省一市人才有序流动,实现人才信息资源共享,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作者:沙情奕
编辑:沙情奕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