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土玩具


朱岭

早上海志愿者

关注

今天的小孩子有各式遥控汽车、各类玩具枪、各种电子产品,乐高、拼图、太空沙,还会拿着苹果手机、平板电脑等当作玩具,有不少是高科技的产品。当然,玩具不在多,重在有趣,重在益智,重在寓教于乐。由此想到了我童年时的“土”玩具。

那时候,家家户户的经济普遍不景气,大人们忙着在上班工作,小孩子上学回家后的家庭作业也没有现在那么多,一俟做完作业,我们就想着法子去玩,玩毕竟是孩子的天性啊。小孩子的世界是由玩具做天空,糖果做大地,游戏当四季;且小孩子都是时间的富翁,个个精力过剩。

那时的许多土玩具,都是我们自己制作的,也只有因地制宜靠自己来自制各种各样的玩具,才得以解决玩具之阙如,以解燃眉之急。

小时候我玩过滚铁环(桶箍做的),用一根粗铁丝,一头做成弯勾,推着铁环满场跑,铁环上套几个小铁圈,滚动时会发出啷啷啷的响声,似乎风光得很。

自己做风筝,用芦苇扎成“干”字形,并用线固定扎牢,糊上纸,系上鹞须,为了平衡,在鹞子的尾部拴上稻草,鹞子就做成了,在空旷地放风筝,举头望天,一举成功。

那时候口袋里常带弹子(玻璃球),与小伙伴在地上玩,用弹子击中对方弹子为赢;或在地上挖几个小坑,弹子依次进坑后成为“老虎”,可以吃掉对方弹子。

自制水枪,土话叫“闸水竹管”,截取一头有竹节的竹管,竹节中部打个小孔,竹管灌上水,用一根筷子缠上布,塞进竹管,把竹管里水从小孔里用劲挤压出去,成了水枪,飚得颇远。

玩过弹皮弓,用粗铁丝做成“丫”形,两头系上橡皮筋,像皮筋中间连结一块皮,弹弓就做好了,我曾用弹弓弹到过不少鸟。

打香烟牌子。一方将香烟牌子放在地上,另一方用香烟牌子向地上的香烟牌子猛打下去,如果打得地上那张香烟牌子翻转身,那张香烟牌子就归你的了。

自制陀螺,也叫打陀螺(上海话叫抽贱骨头),用树块削制呈圆椎形、上部留个帽滴子、磨光,陀螺绕上几圈线后甩在地上会转;孩子们同时把陀螺甩在地上,转的时间长者为胜。

玩过粘“知了”,在细长竹竿一头绑个如小面盆大的圆环,圆环卷上蜘蛛丝网,可粘知了、天牛、蝴蝶和蜻蜓。

两人以上就可玩斗鸡,一只脚所谓“金鸡独立“,另一只脚向前盘起,双手抓住脚脖,用膝盖互相撞击,如有一方双脚着地就算败者。

犹记得,我看过一本《英国儿童12岁前要做的50件事》。让我惊讶:捉虫子、扑蝴蝶、捞蝌蚪、打水漂、做泥饼、扎草帽、上树摘果、下水捕鱼等等。竟然与我们小时候所做的事何其相似乃尔,有的仅仅是内容上的大同小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街道里人家多,孩子也多,小孩子走到一起就想玩、贪玩。文一点的:看小人书、下军棋、猜谜语、吹竹哨、捉麻将、转竹蜻蜓、转铜板猜正反面、玩飞行棋、折纸飞机比滑翔得远近、折纸船放在河里看谁的飘得远、丢手绢、挑绷绷、玩万花筒、翻香烟牌子、游戏棒,赖起来奇形怪状,争起来面红耳赤。武一点的:地上画格子“造房子”、踢毽子、跳橡皮筋、跳“马”、 骑“马”、跳绳、“老鹰捉小鸡”、削水片、打铜板、打乒乓;野一点的:逮蝈蝈、捉蟋蟀、掏鸟窝、滚在地上打玻璃弹子、打陀螺、投石子比远,常常弄得一身尘土,一身匪气,一个花脸。疯一点的:打雪仗、在街头巷尾挥着木头的刀枪和竹竿、玩捉迷藏、捉“犯人”,自然免不了衣撕裤破,跌打损伤,等等,不一而足。孩童时期聚在一起就是想玩,既有趣又热闹,自娱自乐、其乐无穷。

当年我们的土玩具和土游戏还真不少,虽然贫困,属于“穷开心”;但不失为过了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本文仅代表作者或机构观点
2024-05-30 17:09:36
作者:朱岭
来源:申活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