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刚出梅,立刻高温酷暑热到爆。如此天气,让市面上的“冰杯”火了起来。其实,冰杯并非今年的新鲜事物,卖了已经有几年了,却在今年引起了大范围的关注,销量也随气温上涨。记者从全家便利店了解到,目前高峰时单个商业门店一天能卖出30多杯。
部门街头饮品店可以免费提供冰水,可以替代这种一小杯要好几元的“冰杯”吗?冰杯到底为什么火了?到底什么人在买冰杯?有冰杯爱好者透露,冰杯只是DIY美味饮料的一部分,乍一看冰杯毫无性价比,但与现制现售的饮料相比,冰杯的性价比就来了。还有人表示,冰杯更能给人喝饮料的“仪式感”。
去年夏季,记者曾进行测评报道,走访沪上14家街头饮品店,发现其中12家免费提供冰水的“隐藏服务”,高温天里为骑手、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户外工作者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不会拒绝普通市民的索取请求。
有这种免费冰水,可以替代便利店的冰杯吗?有冰杯爱好者表示:不太行。
自制冰咖啡的陈先生表示,饮品店免费提供的大多是冰水,而购买冰杯的人,往往有往冰块中添加饮料的需求。“网上有很多攻略,如何自制一杯好喝的饮料,往冰杯中添加咖啡液牛奶、葡萄汁、乳酸菌饮料等等,花样非常多。但如果是冰水的话,已经满杯了,就没办法添加别的饮料了。”
在记者去年夏天走访的店铺中,虽然大多数可以提供冰水,但对于“冰块”,很多店家并不能免费提供。比如MANNER威海路店和COCO中原大润发店均表示冰块不够用,无法提供。
蜜雪冰城三信广场店虽然可以提供冰水,但需要顾客自带杯子。
另一方面,有市民发现,蜜雪冰城的部分门店也在销售冰杯,令买到的顾客欣喜不已。
比如,在蜜雪冰城天钥桥路店搜索冰杯,会跳出“雪王冰杯”的搜索结果,显示660毫升杯容量,“大杯只要1元”,但不支持线上外送,只能线下自提;而在蜜雪冰城宣化路店内搜索“冰杯”,则无搜索结果。
夏日如火,浦东一家工业园内的便利店运转不休,不时有顾客进来购买防暑消夏的饮品,这其中,冰饮最受欢迎。
和传统人们打开冰柜,取出一整瓶饮料或一支冷饮不同,如今,有些顾客会选择从冰柜里拿出一个“冰杯”。这种冰杯用一次性塑料杯,塑封着满满当当的纯水冰块,看上去既没有滋味,也没有“技术难度”,一看价格,却往往要好几元。
就这样,还常常有顾客进门直奔冰杯,刚拿到手上便将冰杯贴在脸边,冰一冰因户外行走而变得发烫的面颊。
“没想到农夫山泉都出冰杯了,看来今年冰杯确实火。”市民陈先生尝试买了农夫山泉的一款冰杯,160克中杯售价3.5元。杯子不大,被红色的盖子封着,外面还套着透明塑封袋,看起来十分可爱。“打算再去打一杯咖啡,喝冰咖啡。”
记者在该园区的全家和罗森便利店都看到了冰柜内的冰杯,根据容量、冰块形状、品牌的不同,总体价格分布在3-6元。“这边也有1公斤装的大袋装冰块,没有冰杯卖得好。”罗森的店员透露。
陈先生在办公室用咖啡机装咖啡时发现,冰杯的使用十分方便,只需要打开杯盖,让牛奶和咖啡液直接滴入冰杯中,最后再用冰杯自带的自饮盖盖牢,就是一杯便捷的冰咖啡了。
记者从全家便利店了解到,自今年以来,冰杯销量增速较快,始终维持在50%以上的增长。而随着近期气温抬升,冰杯销量也逐步上涨,高峰时单家商业门店每天可以卖到30杯以上。
花好几元买杯纯冰,习惯节约的80后小赵直呼不理解。她早先在商超便利店的冰柜里看到一个个冰杯时,还可以是免费提供的“便民服务”,看到价格后傻了眼。
“想不通为什么要花这种冤枉钱,我用白开水在自家冰箱冻冰,根本是零成本的。”
这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市民对于冰杯的想法:冰块不是成本很低吗?为什么卖这么贵还有人买?
“在家冻冰是很便宜,但如果我不在家呢?我就在外面走热了,需要喝冰,家里冻的冰块‘远水救不了近火’呀。”盛夏时分,和朋友逛街逛热了,大学生晴晴选择买个冰杯,自制冰饮。她还自有一套性价比算法:“我买听可乐3元,买个冰杯3.5元,自己快速DIY一杯冰可乐只要6.5元,但去快餐店买冰可乐要十来块,所以冰杯当然是划算的。而且感觉冰杯里的杯,比自家冰箱冻的冰融化得更慢。”
在网上,不少冰杯爱好者都提到了现制现售饮料偏贵的问题,有人调侃道:“我花十几元买杯咖啡,没喝几口就把咖啡液喝完了,剩下一整杯冰,由此可见,冰块卖得贵是有道理的。”
白领江小姐也是冰杯爱好者,中午买个冰杯,回到办公室自己动手做一杯冰块满满的咖啡,为下午的工作注入动力。“三元一小盒便携冷萃咖啡液,加一个冰杯,也就六七块钱。连锁咖啡店9.9元的咖啡都算便宜到底了,自己做当然更划算。”
“以前,人们对冰块没那么重视,一杯从冰柜里拿出来的可乐,和一杯加了冰的可乐,可能大家觉得没什么区别,但现在,满满冰块的饮料更能给人‘仪式感’。这可能也是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江小姐表示,希望今后冰杯的价格也可以更实惠,让消费者得到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