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上海,美美与共,在这个展览“探索”生态艺术与可持续时尚 - 周到

美丽上海,美美与共,在这个展览“探索”生态艺术与可持续时尚


2024-08-16 14:49:32

2024年8月15日,以“美丽上海,美美与共”为主题的第二届上海生态环保艺术节在徐汇区滨江龙腾大道 3299号西岸漩心Orbit拉开帷幕。今年的艺术节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主旨,通过表演艺术、装置艺术、手工艺术和分享活动,展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海派文化与现代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有机融合。

一步入艺术节的现场,记者就被几件装置艺术吸引,其中一件是来自生态环保跨界艺术家叶青的《WJX·海上青绿》,这是一个高5米的环形镜面装置,两只巨型蝴蝶“盘旋”其上,在环形装置中间的一侧是一件新中式旗袍礼服,由网纱与非遗海派钩针技艺相结合;另一侧则放置了一把融合了植物染T恤和非遗海派钩针技艺的白色新中式椅子艺术作品,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在这里驻足。

“这次,我们以蝴蝶为灵感主体,设计了这样一个‘海上青绿’系列。蝴蝶不仅代表生物的多样性,也象征着上海的城市精神,历经时代的变革与发展,在不断地创新中前行,如同蝴蝶的蜕变。在这个艺术装置上,我们用非遗海派钩针、纱线一起‘编织’了一只巨型的蝴蝶。这些垂下来的纱线将它与下方的大地连接在一起,是一种‘破土而出’,也是一种大自然的‘美美与共’。周围一圈我们用了‘镜面’的元素,希望大家在这里能够看见世界,看见自然,也照见自己,希望唤起大家对人与自然共生的思考。”叶青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诠释此次的创作理念。

另一件吸引记者的是来自青年艺术家袁隆的《欲望之海重塑新生》,它是一个5米长的可动装置,通过气动和机械设计,象征塑料进入生态系统后,与生物结合,形成新物种,突显塑料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及对生态的不可逆影响。

“这里有8000多个塑料瓶,它们是从6000多个家庭收集而来,我们把它设计成一种膨胀的状态,象征着‘欲望’。当人们过度消费时,这些塑料会给大自然带来巨大的压力,我们想通过这样的一件装置艺术,让参观的人能够感受到这种‘压力’,引发大家对于环保的思考。下方的这件作品是《彩虹树》,这是一个将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作品,我们将树木的年轮纹样做成一张张‘年轮唱片’,通过摄像头识别和AI技术,将不同的纹样转换成后方屏幕两侧的诗歌,我们希望用这样一个可视化的形式,让人与树木建立一种对话,也希望人类在应对环境危机时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袁隆在采访中说。

现场还有艺术家宋陈带来的《土宇宙》,它采用各式各样的土块,用艺术的语言重塑了自然地貌的存在形态,代表人与自然的共存共生。这些装置艺术使用废弃材料进行再创作,也传递着物尽其用的人文理念。

除了装置艺术,现场还有很多摄影、书画、手工艺术作品,包括农工党上海书画院以陆春涛和苏金为代表,由十余位画家带来的国画作品;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肖戈带来的野生动物摄影作品,以及中国美院高研班美学导师董健带来的海派建筑绘画《上海生态之美》系列作品......此外,展厅内还有一些互动体验活动,比如气候拼图,参与者可以在互动游戏中探索、学习气候变化的成因及后果。

今年的生态环保艺术节通过各类艺术与科普形式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自然界的多彩与美丽,引发观众对生态和谐与环保意识的深刻思考。据了解,此次活动由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徐汇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员会指导,由上海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徐汇区生态环境局主办,上海中传公共关系咨询有限公司承办。

作者:周到君
编辑:周到君
来源:周到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现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