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海志愿者
千年古城松江,历史上有一座仓城,位于松江古城十里长街的西隅,地名来源于明清两代松江府的最大漕粮仓储地和漕运始发地。因境内建有明代漕运粮仓,仓城因此而得名。仓城在明清时期是松江府城向西延展的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古松江城遗存的城市风貌的精髓所在。
古代的松江仓城,在今天的松江区中山西路一带。据史书记载,明朝时期,松江府经济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有“东南第一大都会”之美誉,也是中华大地上重要的33个城市之一,时称“苏松税赋半天下”和“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经济的高度繁荣,当时松江已经形成了“东到华阳西跨塘”的十里街市。
从明朝起,仓城一直是松江府漕粮的重要储藏地,也是漕运的始发地。城筑四门,米业兴旺。明宣德八年建水次西仓,嘉靖年间于水次西仓建仓城,座座粮仓连成一片。河流纵横交错,沿老市河而建的桥梁、宅第、店铺、庙宇鳞次栉比。漕粮启运时,漕舟云集,水运繁忙,江淮卫、兴武卫、镇海卫各漕帮数以百计船只至仓城市河排开,装载起运之场面蔚为壮观。
松江因水得名,水既给松江带来了舟楫航运之便、农桑渔牧之利,还带来商业之旺。史载至清代中期,松江府征漕粮41万7千3百余石,半数以上贮于仓城。成为当时松江府城西谷阳门外又一市井热闹中心。许多明清及民国建筑历经沧桑,保存至今。
2005年,经上海市政府批准,在松江沪杭铁路以北、乐都路以南、花园浜路以东、西林路以西的区域内,规划为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仓城核心风貌区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周庄、同里、朱家角相比,毫不逊色。
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中的文物、古建筑数量占据松江半壁江山,有一百多处,其中不可移动文物登记保护单位81 处。目前的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为一路(中山西路)、一河(市河)、一点(水次仓关帝庙)、一单元(大仓桥北侧)、一区间(风貌区A区)。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现存明、清和民国时期古建筑共计128处,有颐园、杜氏雕花楼、费骅宅、葆素堂、杜氏宗祠和赵氏宅等历史建筑和大量保存较好的民居建筑,跨市河有云间第一桥、秀野桥为首的三秀桥和大仓桥等。
通往市河的巷子
仓城内更多保留与传承下来的是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的深宅古院、私家园林、街巷格局、水道古桥风貌和民间传奇。
市河、老城见证着永丰的沧桑变化。
葆素堂,现在是永丰幼儿园。
葆素堂为明代所建,规模为“十埭九庭心”,规模宏大,装饰华丽,为松江现存的明代最大的厅堂建筑。
清代时葆素堂为曾任平湖知县的许嘉德住宅,故俗称许家厅。许嘉德即是历史上著名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的第一审县官,历任浙江镇海、山阴、平湖县知县。葆素堂为许氏宅中的客厅,旧悬有“葆素堂”匾。
走在松江仓城,无论是弄堂里的老房子,还是桥边流水,一步一景,都充满了古色古韵。
杜氏雕花楼
杜氏雕花楼位于中山西路266号,占地约650平方米,是当地名官绅杜岭梅的住宅此楼建于清代嘉庆年间,以其独有的建筑艺术魅力闻名上海。
厅堂内雕梁画栋,榄窗、格扇均是用进口玻璃和蛤蜊镶嵌,栏杆、挂落、雀替、斗拱等装饰小构件均施花卉、云纹、人物、鸟兽等精美木刻浮雕、通雕,绝对让你叹为观止。
费骅宅位于中山西路258号,原有建筑七进,现存五进。山墙为五山屏风墙,俗称“马头墙”,屋脊为哺龙脊,仪门两侧置有抱鼓石,下有须弥座,尺寸之巨在松江屈指可数。费骅,松江叶榭人,毕业于上海国立交通大学,又入哈佛大学深造,抗战前夕,归国报效,主持国防工程建设。
灌顶禅院,又称“水次仓关帝庙”, 坐落于老城大仓桥西侧,市河南岸。始建于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距今已有396年的历史,是为数不多的明代古迹之一。
徐氏当铺
徐氏当铺,清同治元年(1862年)至解放前夕,松江城内先后开设典当行29家,位于永丰街道的徐氏当铺是松江区唯一一座保存至今的古代当铺建筑。
杜氏宗祠
杜氏是清代后期至民国年间松江著名氏族,杜氏宗祠位于秀南街年丰人寿桥南端陈家弄1号,大门为石库门式,两扇木门包有铁皮,钉以门钉。
颐园,也称高家花园,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颐园听雨”曾为松江十二景之一。民国时期,柳亚子等进步人士经常到颐园举行社团活动。
颐园是目前上海现存最小的迷你园林
大仓桥原名永丰桥,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年)重建,桥额刻“重建永丰桥”五字。因桥南有旧时松江府粮仓水次西仓,故俗称:大仓桥。大仓桥为五孔拱型石桥,以南北向跨于松江古市河上,全长54米,宽5米,高8米,是上海地区最大的古桥之一。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曾作《西仓桥记》,以赞此胜迹。
站在500年的大仓桥上,眼前的风景,是那市河的悠悠荡荡,是那街巷的绵绵长长,还有那临水而居的河畔人家,粉墙黛瓦,淡淡苍苍。
在大仓桥旁有一座孟姜亭,大家都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据说在孟姜女北行的过程中,行至大仓桥,天色已晚,便歇于河畔一青石之上,蚊虫不扰其睡梦游思,自此,该石成当地百姓纳凉之胜地,取名“孟姜女坐石”,后来就形成了这座“孟姜亭”。
云间第一桥(跨塘桥)位于中山西路,始建于南宋初。原为石桥,因其跨古浦塘,故俗称跨塘桥。横跨浦塘,三孔拱形,青石砌成,高约10米,长约50米,端庄雄伟、古朴典雅,极具江南古桥特色。
松江仓城有着488年的悠久历史,坐拥明、清、民国128处古建筑,仓城是松江城内自明代以来,仅存的保留最完整、文物单位最集中的城市风貌区。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是松江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也是松江府城文化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