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稳了!话剧《战争与和平》昨晚东方艺术中心“中国首演场”获赞 - 周到

​口碑稳了!话剧《战争与和平》昨晚东方艺术中心“中国首演场”获赞


2024-08-23 20:57:34

因为未来还有广州和北京的演出场次,昨晚魔都的这场“中国首演”的口碑至关重要——从目前为止发酵了一天的观众反响来看,至少首演的观众都表示“不虚此行”。昨晚,记者也在现场见证了这场长达5个小时的马拉松式的演出,直到凌晨将近演员谢幕观众席仍鲜有人离场,可见大家对于这部作品的认可。

昨晚(8月22日),由世界级舞台剧大师、欧洲传奇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Rimas Tuminas)执导的话剧《战争与和平》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拉开中国首演大幕。

作为瓦赫坦戈夫剧院建院100周年的巨制、话剧《战争与和平》此次在东方艺术中心的上演,不仅标志着这一国际经典在中国的震撼亮相,作为“东艺23/24演出季闭幕演出”更彰显着东艺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战略高度与艺术视野。

今年年初,图米纳斯在意大利的医院去世,传奇谢幕,但他的作品依然在全球舞台上熠熠生辉。从再度回归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到刚完成首演的《樱桃园》,图米纳斯的作品在我国接连上演,引发了戏剧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战争与和平》这部史诗巨作从官宣起便备受瞩目,终于与中国观众见面,首演现场更是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在充满历史厚重感与哲学思考的舞台上,观众们仿佛穿越回19世纪的俄罗斯,感受那个时代的动荡与人性的深邃。昨晚首演结束,许多观众表示,没有失望,和预期一样的精彩:

通过演出重新认识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感受到了命运与历史的复杂悖反。

业界同样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战争与和平》的戏剧化呈现,充分展现了图米纳斯的导演才华和对托尔斯泰作品的深刻理解:

“图米纳斯的这部作品,不仅是一场视觉与思想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图米纳斯最后一部作品

《战争与和平》是图米纳斯为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百年院庆特别创作的作品,2023年,该剧因“塑造了托尔斯泰长篇小说独一无二的舞台画卷”而斩获俄罗斯“金面具奖”的“评委会特别奖”,此外还获得了俄罗斯的“戏迷之星”的“最佳大剧场话剧”奖,其不仅是图米纳斯作为艺术总监为剧院留下的最后一部制作,也堪称他职业生涯中规模最为宏大的作品。

“理解托尔斯泰的作品,需要将‘世界’视为‘宇宙’与‘人类’的交汇点。”

《战争与和平》是图米纳斯多年来酝酿的一部重要作品,旨在通过戏剧形式,探索人类命运与历史的变迁。这是一场人类灵魂的探寻之旅,其对于宏大主题的追问贯穿全剧,让观众在戏剧中不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体会到人性的复杂。

一个家族是社会的开始与基石,更是大时代下社会更替的缩影。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的《战争与和平》,描绘了罗斯托夫、博尔孔斯基和库拉金等几个家族的兴衰成败与悲欢离合。这几个名门望族各具特色,罗斯托夫家族宽厚仁爱,博尔孔斯基家族正直严谨,库拉金家族傲慢而魅力四射。其中,皮埃尔·别祖霍夫尤为特别,其纯真、善良与天真无邪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

皮埃尔·别祖霍夫这个角色很受导演亲睐

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每个人的命运,不知去向何方,但每个人都在时代的背景下,做出了自己坚定而勇敢的选择。

年轻的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娜塔莎

经典名著,经典演绎,话剧《战争与和平》无疑是舞台上的“双经典”。图米纳斯将《战争与和平》的核心主题——“家族理念”贯穿始终,将人物的命运置于历史的洪流中,以展示个人与时代、命运与选择之间的复杂关系。故事的重点聚焦于家庭,人与人之间鲜活的情感成为话剧《战争与和平》所要表现的重中之重。托尔斯泰笔下的命运、悖论、疯狂、爱、绝望和快乐被融入话剧,整部小说被放置于舞台,通过删减和修改再现原著思想,打造出了一个充满诗意、轻盈且脆弱的戏剧世界——“仿佛一切都可能被一颗彗星吞没”。


简洁单纯的戏剧形式独具匠心

最伟大的作品往往是既简单又极不简单的。在托尔斯泰的原著中,历史的长河铺陈于纸面,里面有许多关于生活、家庭的描写。如何将这样一部鸿篇巨制在舞台搬演,恰是戏剧改编的难点。在图米纳斯构筑起的“战争与和平”的世界中,“还原原著”与“创造诗意”并存,通过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舞台呈现,话剧令托尔斯泰笔下的家族兴衰、命运动荡尽显。

作为一个以“忠于原著”而著称的导演,从《奥涅金》到《假面舞会》,再到《浮士德》,图米纳斯在创作时,从不虚构原著中没有的情节,所有的情节、人物、对白,都从原作中选取。这一特点同样延续在《战争与和平》中。娜塔莎与安德烈共舞、安德烈与父亲辞行、皮埃尔发现妻子出轨、波罗金诺血战、安德烈与娜塔莎的诀别……这些都是托尔斯泰原著中的“名场面”,在首演的舞台上,它们都得到了戏剧化的呈现,以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手法,触动着观众的每一根心弦。

与此同时,巧妙的舞台设计配合着托尔斯泰原著中的象征意义,也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张力与冲突的世界。空旷的舞台上,没有用以表现19世纪俄罗斯贵族奢华生活的道具,而是由一面巨大的墙体贯穿舞台。这是由著名舞美设计师阿多马斯·雅佐夫斯基斯设计的巧思,在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移动、旋转,当表现恐惧时,舞美会缩小;当表现快乐时,舞美则会放大,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命运的无常,为整场演出增添了哲学的意蕴。

“过去,我们总是用道具来装点自己,现在我们什么都不需要了。一切都被光流取代,这是演员对命运和历史的高度理解。”

独特的戏剧语言、舞台空间的设计、光影的运用以及演员的精准表演,构建起了一幅充满象征意义的戏剧画卷。通过赋予经典以现代的戏剧语言,托尔斯泰原著的哲思之光得以在舞台闪现,其不仅是对托尔斯泰经典的致敬,更是一场对人类历史与命运的深刻反思。

“如果我们丢掉了生活,重要的就是我们还活着,活着我们才有希望,我们才能变得更好。”瓦赫坦戈夫的总经理基里尔·克罗克称,“用演出结尾的话来表达,最重要的是人类纯洁的灵魂,我们要探究灵魂,为了让我们的世界永远和平。这是《战争与和平》的价值,也是当今戏剧存在的意义。”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沉浸在近五小时的观剧体验中,东艺特别推出了多项配套服务。精美纪念周边及油画风格的陈列吸引大批观众留念打卡,联合THE PRESS餐厅的限定套餐与小食带来俄式风情的味觉享受,与上海东怡大酒店合作的观演特惠住宿为观众提供了便利的保障。此外,演出结束,东艺还为观众安排了各个线路的送返巴士。

作者:邱俪华
编辑:邱俪华
来源:周到
图片来源:演出方现场摄影:王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