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1万多元,每天工作8小时、做五休二、还有带薪寒暑假,这样的“上海阿姨”你可羡慕?
24岁硕士研究生,英语过了六级,手里还拿着一堆康复医疗、运动营养的证书,竟也将简历投向了养老机构?
8月28日,长三角公共就业服务示范项目展暨上海市人力资源协作洽谈大会在本市举办。大会为12个特色鲜明、积极助力稳就业扩就业的劳务品牌授牌,“上海阿姨”、“虹口养老照护师”们,已悄然成为上海的特色劳务品牌和就业名片。
在“上海阿姨”特色劳务品牌体验馆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最美家政人胡志红正在展示育儿的被动操。“‘上海阿姨’作为上海市家协打造的特色家政劳务品牌,在全国已有极高知名度。在国内只要说到‘上海阿姨’,都知道是特别好的。”
记者还见到了初中毕业,长在农村,如今早已“脱胎换骨”成长为引人羡慕的“上海阿姨”许阿姨。
2006年刚来上海的时候在饭店做过服务员,去电子厂做工人。2008年经朋友介绍做起了家政。没有接受培训,单凭生活经验做钟点工,尽管勤劳肯干,工作中仍然遇到了不少问题。“我永远记得去客户家做的第一顿饭,我烧了一碗红烧肉,按照老家的做法放了很多香叶、桂皮,并未放糖。结果客户一吃不对。”许阿姨说,尽管客户很宽容,说得也很委婉,但在她心里却种下一个想法,要去接受专业的培训。
至此,她的学习之路一发不可收拾。家政初级、中级、高级证书一路拿下。随后又看准育婴护理,一路集齐了相关证书。
2014年,她又去开放大学读了家政大专、读完大专又继续“磕”本科。除此,还学了商务英语本科。就这样,许阿姨一路“升级打怪”,在职场拥有了越来越大的选择权。
“从2011年起我就开始做涉外家政了。我现在每天12点上班,晚上8点下班,做五休二。遇到圣诞这些节日也是要放假的。最最让朋友们羡慕的就是,除了这些我还能享受寒暑假。”如今的许阿姨早就成为人人羡慕的“上海阿姨”,因为在涉外家庭的主要工作是照顾孩子,接送孩子,辅导作业,所以当寒暑假,孩子们回国或者外出度假的时候,她也就放假了,而这些假期统统都是带薪的。“这次从7月1日放到9月1日,假期里可以学习、休息,也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许阿姨说,即便是做家政,也要不断提升职业技能。“我现在可以自由地选择我喜欢的工作,而不是被动去接受工作,都是不断地学习带给我的。”
近年来,上海人社部门积极推进劳务品牌建设工作,打造了一批富有区域特色、行业特征和技能特点的劳务品牌。“上海阿姨”在扩大家政服务有效供给、推动家政服务提质增效、促进家政服务人员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接云南全省、江苏、甘肃、四川和安徽等劳务大省,对当地愿意从事家政服务且有外出就业意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失业及待业人口采取送教上门,因地制宜地开展家政服务相关技能培训,并根据参加培训人员的实际需求,实现当地就业、区域就业或来沪就业,累计培训4000多人。
开幕式上,本市启动202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对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集中提供政策落实、招聘对接、困难帮扶、能力提升、权益维护等不断线就业服务。
同期举行的招聘会上,近500家用人单位参与现场招聘,提供逾6000个招聘岗位。招聘会聚焦重点企业用工和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需求,设置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及新材料、生物医药、机械设备等8个专区,家政及养老护理为其中之一。
在招聘会现场,一众家政及养老护理企业个个求贤若渴。
“这次招聘会你们准备招几个人?”
“越多越好!”
上海胡志红家政公司的现场工作人员表示,如今家政市场从业人员存在一个年龄层的尴尬,要么太小了,要么年龄太大。30岁-45岁的女性是他们最希望招募的人才。“年龄太小,没有生活经验,年龄太大一方面体力不行,另一方面智能家居、智能养老产品越来越多,年龄太大的人很难掌握。”
上海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养老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其中亦不乏一些年轻人。
时近中午,招聘会现场人流渐稀,可福寿康智慧医疗养老招聘展位前仍排着队伍。现场工作人员指着一沓厚厚的简历表示:“早上从9点开场,人就没断,简历也收了几十份。”
投简历的求职中有不少优秀的人,年龄层次比想象中年轻了很多。工作人员翻出几份印象较深的简历,一位是2000年出生的上海姑娘,本科学历。“这个是学康复治疗学的,在医院康复科和中医科都有过实习经历。条件不错,准备后续安排洽谈面试。”
另一位求职者也是位“00后”,学历更高,是今年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学校拿过各种奖学金、做过科研项目、有过三段不同医院的实习经验。
交谈中,两位“00后”都十分看好养老护理行业,尤其对康复治疗等岗位感兴趣,希望从事这类职业。
除了“00后”们,记者还遇到了一位“80后”蒋先生,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毕业后也在国企做行政工作。因为看好养老护理行业的前景,三年前去日本专门学习养老护理。“在日本学习养老护理,是需要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的,所以我相当于有了一些工作经验,加上理论知识,希望回国在养老行业里有所发展。”
福寿康工作人员介绍,“我们推出虹口养老照护师也是本次大会授予的上海特色劳务品牌,现带动14000余人稳定就业,与全国各地政府、高校达成异地就业合作协议,为务工人员搭建稳定的就业扶持平台。目前已累计解决全国超60个城市共计3万名务工人员就业问题,赋能务工人员就业生产力。”
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人社部门围绕高质量充分就业,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开幕式上,三省一市人社部门签订长三角公共就业服务联盟协议,通过健全区域公共就业服务合作机制,助力营造更优就业创业生态。
虹口区、宁波市、苏州市、合肥市就联袂参加长三角公共就业服务示范项目展。多媒体特效、沉浸式体验等展陈方式,打造了“乐业虹口”等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的城市“样板间”,展现各地“大数据+铁脚板”的公共就业服务模式。
通过“政府搭台+市场参与”,本次大会还聚焦人力资源机构和各类企业发展所需,为双方牵线搭桥,进一步畅通了产业链合作渠道。
全市12家吸纳就业能力强、经济贡献突出的人力资源协作支持机构获得授牌。近20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交流展示,上海外服、外企德科、博尔捷等9家重点人力资源机构开展现场路演,吸引近500家重点企业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