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味丨你的耳屎是干的还是湿的?这是科学问题,严肃点!


编辑:沈伟锋
时间:2018-01-08 21:08

看过耳内镜下医生掏耳朵的视频吗?头条上“耳科赵医生”的粉丝已经108万了,据说这里面有喜欢掏耳朵的,有喜欢看掏耳朵的,还有为此喜欢赵医生的。

小编估计,喜欢看掏耳朵的应是大多数。

掏耳朵到底能有多好看?

前方高能预警!但小编墙裂安利!看得那叫一个酸爽啊!让人欲罢不能啊!(如没过瘾,请自行搜索)

视频里掏出的“硬菜”叫耵聍栓塞

粉丝们习惯把视频里掏出的一坨坨黄褐色的块状物叫作“硬菜”,意思是很下饭(是不是咽了一口口水呢)。

还有不少粉丝因为看了视频怀疑自己耳朵有“硬菜”,然后特意挂号找赵医生(小编也幻想过哦),据说这占到了他专家门诊量的三分之一。不过,在这些朋友中,“硬菜”其实少之又少。赵医生发布的视频是科室所有门诊的精选,大约每百人才能碰上一个。

据赵医生在头条问答中的解释,视频中所演示的内容,除了一部分外耳道胆脂瘤,主要是堆满了整个耳道的耵聍。

耵聍,就是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的耵聍腺分泌的淡黄色黏稠分泌物,俗称耳屎。耵聍可以保护外耳道皮肤,黏附外物。借助平时的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一般可以自行排出。但如果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于外耳道内,就会形成耵聍栓塞,也就是视频里的“硬菜”。

很多粉丝都想知道,怎样才能拥有如此“性感”的“硬菜”?

赵医生的答案是“天分”。从孩童到老人,从端庄淑女到抠脚大汉,无论性别、年龄、籍贯、生活习惯,能出产“硬菜”的人并没有什么专属特征。卫生条件有限的藏区的耵聍栓塞情况也没比北京多多少。

耳屎有干湿之分,携带种族信息

通俗地讲,耳屎就是耵聍腺分泌物和耳内脱落的角质组成的混合物。它有两种物理类型:潮湿黄褐色蜡状物,即湿耳屎;干燥白色蜡状物,即干耳屎。

■左侧为湿耳屎、右侧为干耳屎

其实在关注耳科赵医生之前,小编并不知道还有湿耳屎这回事;而小编的某同事说,和老婆结婚后才知道,原来耳屎还有干的。干耳屎的朋友有时也会有湿耳屎的情况,那可能是进水、上火、发炎等导致的。

美国费城莫奈尔化学感官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亚裔和非亚裔分泌耳屎的类型不同。位于16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耳屎是“干”还是“湿”,其中决定湿耳屎的是显性基因。

基因ABCC11的突变与干耳屎有关,还和狐臭有关。东亚人(中国、韩国和日本人)和印第安人后裔拥有ABCC11基因,具有干燥类型耳屎,腋下气味较少,而其它种族具有潮湿类型耳屎,和较浓的体臭气味。

研究人员表示,耳屎的气味可以揭晓吃过什么,在哪住过,是一种被忽视的个人信息源。

这以后还敢随便丢弃耳屎吗?

分分钟会泄露个人信息啊!

研究人员还猜测,至少有两种产生气味的新陈代谢疾病(槭糖尿症和黑尿症)可以通过测试耳屎鉴别。这些疾病的传统检测方法,有血液和尿液分析等。

小贴士:

湿耳屎常见于白种人及黑种人,干耳屎常见于亚洲黄种人及印第安人。

亚洲黄种人也有湿耳屎。研究数据显示,以中国为例,北方汉族湿耳屎比例不足5%,满族、汉族和其他几个东北少数民族在10—15%,福建汉族达到20%,广东汉族达35%,台湾原住民在70%以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接近90%。

研究耳屎类型特点,可能有助于揭示现代民族族源、人种构成、人种特点及演化过程。

你是被“吃耳屎会变哑巴”吓大的吗?

小编小时候最喜欢站在沐浴着明媚阳光的阳台上,让麻麻给掏耳朵,而且一定要把掏出的大片儿放在手心把玩一番。麻麻总会严肃告诫——脏,不许瞎搞,赶紧扔掉,吃下去就变哑巴……据说这个说法上榜了大人骗小孩的几大谎言。

耳屎味苦(听说而已,小编可没尝过),但无毒。从化学成分看,耳屎含有油、硬脂、脂肪酸、蛋白质和黄色素,还有0.1%的水以及少许白垩和钾、钠等元素。不难判断,耳屎吃起来肯定挺恶心人的,但不会变哑巴。

关于掏耳朵

虽然小编知道,有事没事就掏耳朵很不好,无论用耳勺、棉棒还是指甲都不对。But,小编真的做不到啊!掏耳朵真的很爽有没有!小编两只耳朵都已经被掏流血了……这是病,得治……

其实,理论上人是不用掏耳朵的。前面讲到,耳屎可借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而且,耳屎对外耳道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防止霉菌等有害菌种感染,并黏住进入耳道的灰尘等。耳屎的特殊味道还可防止小虫接近。

常掏耳朵会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反而促进细菌生长,导致耳道奇痒、流黄水,并使外耳道皮肤长期慢性充血,还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反而会更多。

写到这里,小编已经默默下决心去医院处理一下耳朵……

只有当某些人的耳屎过多,引起耵聍栓塞,堵塞耳道影响听力时,才是真正需要掏耳朵的时候。

咳咳,“硬菜”上场了。有没有“硬菜”怎么判断?

赵医生视频里的那些硬菜主人大多数并没有特殊感觉(包括那些巨大的外耳道胆脂瘤患者)。其中很多人都是无意间觉得耳朵听声音有些小,或者进水后耳朵里闷堵不舒服,到医院检查时才发现。

So,定期体检还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这不只是为了发现“硬菜”,很多疾患的早期都是不能靠自我感觉来判断的。

还有一个“令人发指”的问题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看掏“硬菜”的视频?

这让小编想起另一个粉丝众多的“挤痘痘”视频。总的来说,看掏耳朵和挤痘痘,都离不开一个“爽”字——感觉通畅了、清爽了、干净了等。其实,这种“爽”的感觉,是可以被科学解释的,即“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也就是一般我们说的“颅内高潮”。

粉丝们都承认,这类视频很恶心,但又忍不住要看,看完很爽,然后接着找来别的继续看。

这是大脑在寻求一种新的体验。比如,自己掏耳朵的过程自己是看不见的,而医生用专业设备展示了这一过程。这里面有一个情绪上升的过程:在最终掏出“硬菜”的那一刻之前,大家会有一个紧张和期待、兴奋的交替情绪;掏出的那一瞬间,耳道干净了,情绪抒发了。在这种情绪变化过程中,多巴胺得以分泌,是为“爽”。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