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揭晓,上海2人上榜,他们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卢策吾和氪信创始人朱明杰。这是 MIT TR35 首次落地中国,这份榜单将成为 MIT TR35 历史上规模最大、评委级别最高的国际榜单。榜单共分为发明家、先锋者、创业家、人文关怀者及远见者五大类别。
此次获奖榜单中,聚集了国内一批创业独角兽公司代表,视觉领域旷视科技创始人兼CEO印奇、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徐冰;社交网络领域快手创始人兼CEO宿华;自动驾驶领域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TO楼天城等;科研学界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教授陆朝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技术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查正军等。
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在世界范围内评选出 35 位 35 岁以下的科学技术革新者,评选范围涵盖生物医疗、智能计算、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技术领域。很多如今已经和正在改变世界的名字都曾荣登这份世界级权威性榜单,包括谷歌联合创始人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Facebook 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雅虎创始人杨致远、Linux 之父 Linus Torvards、伊利诺伊大学的材料科学家约翰·罗杰斯、苹果公司的首席设计师 Jonathan Ive、iRobot 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Helen Greiner,前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以及 PayPal 创始人 Max Levchin 等。随着中国科技力量的崛起,该榜单正式进入中国,旨在评选出中国的科技中坚力量,挖掘出最有创新能力的中国科技青年。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计算机视觉
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相关研究,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原斯坦福 AI Lab 博士后研究员(导师:Fei-Fei Li 和 Leo Guibas),为斯坦福-丰田无人车重要研究人员之一。目前也是商汤-交大深度学习联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发表 CVPR/ICCV/TPAMU/IJCV 等 CCF-A 类论文 30 多篇,Valse VIP 会员,gt-CVPR 副主编,CVPR/ICCV 程序委员会 (PC) 委员,PAMI/IJCV/TOG Reviewer,国际会议 CVM 2018 主席,带队在 2014 年 ImageNet 大规模图像识别竞赛 (ILSVRC) 中取得第四名。
他认为,虽然现在深度学习发展非常蓬勃,但想要对计算机视觉基础语义进行深刻理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做很多研究工作。“我们认为让机器能够真正看懂我们的世界,道路还非常之远。希望在未来能做出更多的工作。”
34岁的朱明杰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是有中国AI届黄埔军校之称的微软亚洲研究院与中科大第一届联合培养的博士,后在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院跟随数据界的泰斗Gerhard Weikum从事大规模语义图挖掘的博士后研究。
2015年,朱明杰选定机器学习最具落地价值的金融领域,在上海创立氪信。作为国内第一家专注于金融业务升级的人工智能企业,氪信致力于结合全域知识图谱与机器学习技术,助力金融机构实现用户价值放大、风险控制强化和经营效率提升。氪信独创的行为语言处理技术(BLP)也已孵化出目前唯一面世的基于深度学习的SDK智能风控产品。
氪信创立之初获得真格基金徐小平的天使轮投资后,2016年9月,氪信又获得前IDG荣誉合伙人、火山石资本创始合伙人章苏阳A轮投资;2017年4月,氪信完成由招商局创投领投,美国中经合集团共同投资的B轮融资。
朱明杰表示:“作为一个技术和研究出身的人,我在创业之前就在训练和验证我的商业思维与价值判断。人工智能如果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那么谈产业+人工智能就是一个伪概念。人工智能如果仅仅停留在基础设施或者系统工具的层面,那么也无非是对业务的一种速度型的助推。所以我坚持我的锤子一定要根据钉子的形状来造,要把这个钉子的材质、结构、形状都摸得清清楚楚,不停息地、无止境地深入到业务场景里,去理解业务,变革金融、赋能金融、重构金融。